学术投稿

程序降温冷冻保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杨同华;沈晓梅;史克倩;赵仁彬;宋建新;杨艳梅;陆洁;崔黎

关键词:冷冻保存, 造血干细胞, 移植, 恶性血液病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降温冷冻保存对造血干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临床观察比较4℃保存和深低温保存两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造血恢复时间,同时采用台盼蓝拒染法与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标记法检测两组造血干细胞的活性.结果深低温保存移植组移植后血小板上升时间较4℃保存移植组缓慢(但P>0.05),4℃保存对造血干细胞活性影响不大,深低温保存可引起造血干细胞发生大量凋亡和死亡,导致存活率明显降低.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标记凋亡测定法检测造血干细胞活性的敏感性明显优于传统的台盼蓝拒染法.结论目前临床上应用的造血干细胞冷冻保护剂仍有较大缺陷,需开发具有抗凋亡作用的新型冷冻保护剂.造血干细胞活性检测选用流式细胞仪凋亡测定法较为可靠.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21例的诊治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的老龄化,结肠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据文献报道结肠癌导致结肠梗阻的发病率约为7%~29%[1],Lopez-Kostner等[2]报道为8%~30%.结肠梗阻的老年病人中近一半由结肠癌引起.由于结肠癌早期症状隐匿而使许多患者未能得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的发展成肠坏死、肠穿孔而危及生命.而且这些病人年龄往往较大,同时患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者较多,故而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尽早作出诊断、及时抢救是降低本病病死率的关键.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21例,现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一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应用YL-1型针微创治疗颅内硬膜外血肿26例

    我科自1998年12月到1993年7月,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治疗颅内硬膜外血肿2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邬建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急性非Q波型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Q波型心肌梗死(NQ-M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5例有PTCA指征患者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设同期住院的30例NQMI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初步评价介入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25例治疗在严重的冠脉病变、多支病变占84%,病变以严重固定狭窄为主,手术成功率96%,无严重并发症.治疗组1年内总心血管事件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NQMI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少.

    作者:赵燕;张宏;庞明杰;兰炳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乳腺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增长且有年轻化趋势一、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1],2002年4月19日<健康报>载2001年WHO在我国两个登记统计点之一的天津市肿瘤医院报告.1、我国肿瘤发病情况有新变化:乳腺癌,直肠癌发病高峰年龄提前10岁左右;食管癌,宫颈癌发病率降低;肺癌、胃癌及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排在前3位.2、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人160万至200万,现有癌症病人300多万人,并以3%的速度递增且呈年轻化趋势.女性前10位的是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卵巢癌、宫颈癌、胰腺癌、脑癌.3、天津市肿瘤医院专家认为乳腺癌、直肠癌发病率高峰年龄提前的原因与年青人喜摄入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物又缺乏运动有关.

    作者:李飞;黄开祥;郎学员;彭荣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羊水过少的初步探讨

    本文对我院1999年4月至2002年7月的444例孕妇于产前7d内行超声检查,对其羊水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罗利英;朱昆生;张安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复异位妊娠36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重复异位妊娠日渐增多,对妇女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本文就我院4年来收治的36例重复异位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翟淑娟;马兰;张素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疗效评价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是儿童先天性疾患的一种,在我国的发病率为3.8‰[1].此病如果在婴幼儿(6个月~3岁)时早期发现,及时早期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目前在一些地区仍有许多就医晚的CDH患者,手法复位,支架固定等保守疗法已难于达到治疗目的.大龄患者手术并发症明显增多且较严重,如何降低这些患者病残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作者自1989年以来手术治疗326例,378个髋关节,报道如下.

    作者:曹有良;马斌;计实贵;张淑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两种手术方法在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

    临床上在施行阴茎延长术时,耻骨上创面的覆盖常用耻骨上M形皮瓣皮肤延伸法和阴囊基部反向三角形皮瓣法.这两种方法所造成的局部创伤都比较小,但是在考虑到其适应症和远期效果时,针对不同的病例应该区别选择不同的术式.自1996年以来,我们以耻骨上M皮瓣皮肤延伸法和阴囊基部反向三角形皮瓣法为15例患者进行了阴茎延长术,现将应用两种方法进行阴茎延长术的体会阐述如下:

    作者:潘斯俭;赵亚南;李允怡;伍尚敏;夏国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J管置管加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术后残留结石

    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对6例双侧上尿路结石并肾功能衰竭患者在透析肾功改善后行开放手术取石,术后对残留结石置入双J管,1~2月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碎石后结石排出率高,肾功能无进一步损害,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庆;张小德;徐跃文;崔茂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冠脉造影术前后的护理

    我科近几个月成功地为数名患者做了冠脉造影术,我们总结了护理的点滴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和金仙;张建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Charnley关节夹在髌骨下极切除治疗中的应用

    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不能复位固定,常需将下极切除,髌韧带固定在髌骨上极的骨断面上,需膝伸直位石膏固定[1].利用Charnley关节夹牵引下极已切除的髌骨上极,治疗1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一民;王文仙;太祖华;王琨;关宏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藜芦集体中毒40例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2年收治藜芦集体中毒40例患者经洗胃导泻、解毒等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抢救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云芬;陈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儿脓胸早期手术治疗体会

    我科1997年2月~2003年5月早期手术治疗小儿脓胸2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洪伟;曹辛;吴骏;白强;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小骨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约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1].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治而导致不良后果.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共收治CSDH42例,均行小骨窗引流治疗,收到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志伟;董建平;董辉;顾伟红;张晖;师然;李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亚低温脑保护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际上将低温分为轻度(33~35)℃、中度(28~32)℃、深度(17~27)℃、超低温(16℃以下)4种.由于轻中度低温(28~35)℃都有良好的脑保护作用,江基尧等[1]于1993年首先将28~35℃的轻中度低温称为亚低温.随后,亚低温这一概念被国内外学者所广泛引用.由于32℃以下低温可能引起低血压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所以,目前国内外临床多采用32℃~35℃亚低温治疗急性颅脑损伤.

    作者:司马秀田;王廷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临床分析

    室性心动过速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是导致病人猝死的因素之一.按照发生室速的病因,可分为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或先天性心脏异常等引起的室速,而把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定义为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随着特发性室速认识的逐步深入,对特发性室速的机制,起源部位和临床治疗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已成为可治愈的室速之一.我们收治了1例特发性室速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价值

    下肢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病,我们应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患者进行检查,能迅速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或动脉闭塞部位或真假动脉瘤,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现报道如下.

    作者:庞兴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双大腿内侧带蒂皮瓣修复感染性阴囊缺失睾丸外露1例

    2001年7月至2003年6月第10批中国援外医疗队在乌干达金贾市医院治疗的1例患者,42岁,以阴囊、阴茎皮肤感染坏死,睾丸外露1月入院.查体:阴茎根部及腹侧皮肤缺损,创面约3cm×3cm;阴囊皮肤由中心向四周坏死缺损,创面约16cm×12cm,未坏死残存的少量有活力皮肤呈环行一圈,宽约1.0cm;双侧睾丸外露,大小质地正常;暴露组织包括睾丸表面有脓苔.实验室检查:血糖正常;HIV呈阴性.术前1周进行支持治疗,同时清洗创面、换药、敷料保护裸露睾丸.待创面清洁,有健康肉芽生长.术前3天使用全身抗生素,给予常规会阴部术前准备.在腰麻下切取双侧大腿内侧接近阴囊创口蒂外部在大腿外侧的U形皮瓣,面积各为12cm×6cm.适当作剩余阴囊及阴茎根部皮下潜行分离,以备缝合.将两皮瓣向内旋转,覆盖裸露的睾丸,上端缝合于阴茎根部创缘;下端与残余阴囊皮肤缝合.两皮瓣尾端在中线处会合缝合,阴茎根部皮肤相互缝合两针以消除剩余的创面,后缝合两侧股部取皮创面.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第4周将蒂部离断.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有正常性生活.但双侧睾丸体积较术前变小,质地变软;新阴囊松弛度较正常阴囊差.精液常规:排精量2.5ml,液化时间28min,精子数65×1109/L,活动率60%;1年后复查:排精量1.5ml,35min不液化,精子数30×109/L,活动率20%.

    作者:谢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致阴道大流血1例

    病例:女,21岁.因剖宫产术后2月,阴道大出血2次入院.孕妇于2003年5月19日因孕41周,2/0,头盆不称致第一产程延长行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宫缩乏力致产时出血约600ml,经肌注催产素,按摩子宫,补液治疗,母婴安返病房,切口Ⅱ/甲级愈合,按期出院.出院后阴道流血不多,量少,色红,无腹痛.于2003年7月27日晚间无诱因出现阴道大流血,量约300ml,伴凝血块,口服消炎止血药物后阴道流血减少.1周后再次出现阴道大流血,量约400ml,即到我院就治.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8kPa.面色苍白,神清,腹部平软,下腹正中轻压痛,肠鸣音可.妇检:外阴正常,阴道血污,宫颈柱状,子宫呈前位,饱满,压痛,双附件(-).B超示:子宫7.8cm×5.7cm×4.8cm,子宫前壁切口处可探及0.5cm液性暗区,子宫直肠窝少量积液.诊断为子宫下段切口愈合不良.予抗炎,止血治疗,症状缓解,随访至今,病人健康,无再次流血史.

    作者:李明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脊髓内结核瘤1例

    病例男,13岁,2000年8月1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8个月出现原因不明的腰腹部隐痛,近1周来感疼痛加重,双下肢麻木、无力,伴2便失禁.

    作者:陈灿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