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61例女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调查

赵成清;王雪梅;于杰

关键词:女性, 精神分裂症, 精神科药物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现状.方法:对我院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进行时点调查.结果:临床单一用药只占33.54%且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占90.74%.联合用药占66.46%,以非典型抗精神药2药联合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用情感稳定剂为主,占67.28%,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占32.72%.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我院治疗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线用药,情感稳定剂作为治疗分裂症的增效剂,效果较明显.单一用药多用于首发病且病程短的患者.联合用药多用于病程长,发病早,反复住院,预后欠佳及难治性分裂症患者.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 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给患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结果:入组时两组对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研究结束时观察组对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黄碧琴;林雪梅;蔡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状腺疾病的新实验室诊断指标及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甲亢及甲低各诊断指标的平行性和其他甲状腺疾病各诊断指标的不平行性.方法:观察组为225例已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患者,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素(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指标差异显著,50.6%的诊断指标具有平行性,49.4%的诊断指标不具有平行性.结论:血清甲状腺各指标的检测对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类型、病情评估、疗效检测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对那些指标不平行的非典型的甲状腺疾病的鉴别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丽华;杜双迎;许秉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70例焦虑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疗效可靠.

    作者:王金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患者积极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将14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指导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足分别为2.7%(2/74)和19.12%(13/68);两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华;彭兴梅;李爱国;李燕;曹萌;海洁;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丁螺环酮合并基础药物(文拉法辛缓释片Venlafaxine XR,舒必利,多塞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基础用药随机对照法,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难治性复发性发作的104例,随机入组,其中研究组为丁螺环酮合并基础药物治疗共53例,对照组为基础药物治疗共51例;均门诊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总粗分7因子分,抗抑郁药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周 HAMD 量表总粗分、焦虑/躯体化、日夜变化、绝望感均P<0.001;治疗8周末总体疗效相近,而研究组在总粗分、焦虑/躯体化、认识障碍减分率偏高.不良反应主要为便秘、口干、躯体疲倦、嗜睡,而无显著消化道反应.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合并丁螺环酮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依从性好,只要对便秘、口干、无力等不良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并不影响治疗.

    作者:冯尔越;戚建明;戴旭艳;罗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0例新生儿窒息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谱的变化与窒息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0例窒息新生儿及同期出生的50例足月顺产儿进行心肌酶HBDH、LDH、CK-MB、CK、AST测定,进行对照.结果:新生儿窒息后心肌酶增高与窒息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窒息后检测血清心肌酶能发现心肌损伤,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作者:冯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云南省大理州精神与智力残疾鉴定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大理州近年来精神和智力残疾的情况.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的残疾鉴定病例资料653例,进行回顾统计分析.结果:精神残疾 342例,占52.4%;智力残疾298例,占45.6%;多重残疾13例,占2%.精神分裂症285例,占43.6%;精神发育迟滞237例,占36.3%;其他131例,占20.1%.结论: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是残疾鉴定中的主要病种,是精神疾病中致残率高的病种.

    作者:张迎锋;杨跃涛;马红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88例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原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2012年88例ADR病例,按照ADR发生的关联性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例ADR中,男性20例,女性68例;31~50岁患者发生率较高,有48例(54.55%);以神经系统受累为多见;利培酮引起的不良反应多见,有39例,占44.32%.结论:临床应重视精神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须定期监测、及时上报,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以期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昀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浦东新区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4年随访结果

    目的: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首次就诊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4年的随访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将数据输入SPSS11.5,采用参数及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为74.6%~82.7%,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且随访的病例逐渐减少;复发组患者的依从性较首发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个体化心理干预,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对治疗依从性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首发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需要提高.

    作者:秦虹云;王振萍;张洁;闵海瑛;陈福珍;严彩英;傅伟忠;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水肿、坏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需要紧急抢救处理[1].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内科临床急症之一,发病凶险而迅速,早期死亡率很高,而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很多患者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所以临床上除了争分夺秒地抢救,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结合临床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胡凤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7例流浪精神发育迟滞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评价治疗效果.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住院临床特征、治疗用药物等,对入组对象逐项填写并统计分析,并以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在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者除智能损害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外还存在精神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合并癫痫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ADL量表治疗前后评定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精神行为障碍主要是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有助于病情改善.

    作者:朴轶峰;谢志海;欧阳少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惠州市杨侨镇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惠州市杨侨镇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2010年8月20日至9月20日整群抽样杨侨镇5个办事处400户(其中200户为越南归国华侨,200户为非华侨)为调查对象.由具有5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医生采用1982年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编写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手册>进行逐户筛选,以CCMD-3对可疑精神障碍者进行诊断与分类.结果:1 420人完成筛选,83人完成诊断,精神障碍时点患病率57.75‰,终生患病率58.45‰,15岁以上人口时点患病率为65.92‰,终生患病率为66.72‰.精神分裂症男性患病率是女性的3.67倍(P<0.05),≥55岁以上人群的器质性精神障碍是所有人群的10倍,排在前三位的是精神分裂症、酒精依赖、抑郁症.结论:与1982年全国流调数据相比,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各类精神障碍有其相应的年龄分布特点.

    作者:周映平;何坤中;陈映妹;刘文先;林勇强;贾福军;欧阳景威;刘华;周东胜;颜良东;王兆平;陈蓝宝;陈虹;朱建婷;陈嘉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1骨折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福利机构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成年孤残人1发生骨折的原因,以寻求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高成年孤残人1的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本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28例成年孤残人1发生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福利机构的成年孤残人1发生的骨折中以股骨颈和肱骨骨折多见,其发生率与年龄、躯体状况、住院时间、服用药物、环境和风险防范等因素有关.结论:为了在减少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1骨折的发生率.积极寻找成年孤残人1引发骨折的各种因素,寻找有效干预对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春花;刘惠珍;顾瑜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培酮导致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反复疑人害己、自笑等6年,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饮酒史.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使用氯氮平治疗病情好转,因体质量增加、月经失调等而停用氯氮平6月,病情再发入院.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精神分裂症,使用利培酮能控制病情(剂量为5 mg/d).治疗第6周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大便呈白陶土色,小便呈浓茶色;一般情况尚可,诉纳差、乏力、尿黄;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黏膜、球结膜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

    作者:程琳;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观察,从而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确诊患儿病例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黄芪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清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竭胶囊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肿瘤患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竭胶囊配合小剂量阿斯匹林对肿瘤患者静脉置管后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1年10月入住河南省肿瘤医院的800例深静脉置管的肿瘤患者,研究组432例和对照组368例,研究组自置管之日起,给血竭胶囊2粒,1日3次;阿司匹林100 mg,睡前1次口服.同时加用奥美拉唑20 mg,1日2次口服,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阿司匹林和奥美拉唑.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两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检验水准α=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对照组显著高于研究组(7.6% VS 0.7%,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竭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可以降低肿瘤置管化疗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且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茂君;张顺英;姜静;高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的护理

    目的:观察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临床、镜下、病理特点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检出率、病变部位、息肉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等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人大肠息肉1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结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结肠息肉发病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恶变率高;中青年组以单发性息肉、炎性息肉为主,恶变率低.息肉越大、基底部越宽及腺瘤性息肉易恶变.结论:需加强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尽量行全结肠检查,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及息肉恶变,改善预后.

    作者:曲淑华;朴海超;于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成人Kaposi水痘样疹1例

    患者女,61岁,因面部红斑丘疹伴痒6天加重2天,于2011年5月28日来我院就诊.6天前患者因面部红斑丘疹于外院就诊,诊断为湿疹,予0.03%他克莫司软膏外用,皮疹无明显好转,2天前皮疹突然加重,来诊入院.既往史:50年前患肺结核,已愈;支气管哮喘病史20年;高血压病史17年,未治疗;糖尿病史的7年,口服二甲双胍、格华止降糖,未定期监测血糖;心绞痛病史3年,长期服用拜新同;慢性支气管炎病史3年,近4个月患者时有咳嗽、咳痰,间断不规律应用抗生素.患者否认有单纯疱疹病史及单纯疱疹患者接触史.有青霉素、头孢过敏史.皮肤检查:面部见片状红斑、肿胀,上见粟粒至米粒大丘疹、水疱、脓疱、糜烂面及黄痂,水疱、脓疱上见脐凹(图1).

    作者:李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责任护士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墙报、图片、知识讲座、个别宣教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对患者实施全程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原来的94.62%提升到9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港;周永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