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应用价值

刘静;王桂山

关键词:冠心病糖尿病, 2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和不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并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ET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NO水平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组FMD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一项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7岁,退休工人.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突发右眼视力下降,到眼科治疗诊断为左眼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检查视力左眼0.1,右眼1.0.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左眼视力保持在0.1.入院前2周患者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到0.1,左眼0.1,眼科诊断右眼急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右眼视乳头水肿,左眼视神经萎缩,做头颅MRI未见异常.予以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等治疗2周视力无明显恢复,视力左、右眼0.1,右眼视乳头水肿.

    作者:王维勇;褚洪伟;肖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大肠息肉临床、镜下、病理特点及息肉恶变过程中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大肠息肉246例临床资料,分析大肠息肉的临床表现、检出率、病变部位、息肉大小、数目、形态、病理类型等特点,并与同期中青年人大肠息肉132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结肠息肉无特异性临床症状;结肠息肉发病率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多发性息肉、腺瘤性息肉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恶变率高;中青年组以单发性息肉、炎性息肉为主,恶变率低.息肉越大、基底部越宽及腺瘤性息肉易恶变.结论:需加强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尽量行全结肠检查,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及息肉恶变,改善预后.

    作者:曲淑华;朴海超;于晶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尽管疗效和安全性仍存争论,电痉挛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目前仍然是精神科领域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其中,无抽搐电痉挛治疗(临床有称为:改良电痉挛治疗,简称MECT)作为电痉挛治疗方法之一,正在被我国精神科医疗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电痉挛治疗抑郁症患者可达到80%~90%的有效率[1,2].下面就无抽搐电痉挛治疗在临床实践和作用机制方面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知源;刘克祥;陈峰;谭晓蕾;杨立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0.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和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硬膜外注射0.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ug/ml),B组注射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 ug/ml)进行分娩镇痛;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给药,采用首量+持续背景量+PCA模式,宫口开全时停药.C组自然分娩做为对照组.观察三组产痛情况、运动神经阻滞情况、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与对照组比较痛觉明显减弱(P<0.05),生命体征更趋平稳,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P<0.05),第二产程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0.1192%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是一种安全可行经济适用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贺兴义;刘辉;宣慧仁;封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1骨折原因分析与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福利机构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的成年孤残人1发生骨折的原因,以寻求针对性地干预措施,提高成年孤残人1的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本院2005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28例成年孤残人1发生骨折的病例进行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福利机构的成年孤残人1发生的骨折中以股骨颈和肱骨骨折多见,其发生率与年龄、躯体状况、住院时间、服用药物、环境和风险防范等因素有关.结论:为了在减少福利机构成年孤残人1骨折的发生率.积极寻找成年孤残人1引发骨折的各种因素,寻找有效干预对策,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春花;刘惠珍;顾瑜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丁螺环酮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的疗效.方法:70例焦虑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SAS、SDS评分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螺环酮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焦虑症疗效可靠.

    作者:王金环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的护理

    目的:观察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美沙拉嗪口服联合八味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乙状结肠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进行6个月的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院内的综合康复治疗,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SANS评分、SSPI评分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社会功能.

    作者:金鑫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7例流浪精神发育迟滞者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深入了解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评价治疗效果.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住院临床特征、治疗用药物等,对入组对象逐项填写并统计分析,并以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在入院时及治疗6个月后评定.结果:精神发育迟滞者除智能损害与生活自理能力低下外还存在精神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合并癫痫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改善(ADL量表治疗前后评定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神发育迟滞者的精神行为障碍主要是行为障碍、个性障碍,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有助于病情改善.

    作者:朴轶峰;谢志海;欧阳少维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糖尿病足患者积极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方法:将14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健康指导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积极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糖尿病足分别为2.7%(2/74)和19.12%(13/68);两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对减轻或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彭华;彭兴梅;李爱国;李燕;曹萌;海洁;王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利培酮导致胆汁淤积综合征1例报道

    1 病例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反复疑人害己、自笑等6年,再发2个月入院.患者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及长期饮酒史.患有精神分裂症,曾经使用氯氮平治疗病情好转,因体质量增加、月经失调等而停用氯氮平6月,病情再发入院.入院体检未发现阳性体征.诊断精神分裂症,使用利培酮能控制病情(剂量为5 mg/d).治疗第6周末皮肤、巩膜出现黄染;大便呈白陶土色,小便呈浓茶色;一般情况尚可,诉纳差、乏力、尿黄;无恶心呕吐,无发热.体检: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黏膜、球结膜黄染.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

    作者:程琳;周芳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行为分析与护理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对近10年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为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暴力行为的发生主要与精神症状相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刘竹芹;张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责任护士通过口头宣教,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墙报、图片、知识讲座、个别宣教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等方法,对患者实施全程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原来的94.62%提升到9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石港;周永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切除术后患者超前镇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切除患者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50例全麻下胃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F组,25人)和对照组(C组,25人).切皮前,F组静脉注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mg/kg;C组注入生理盐水1 ml/kg.观察术后患者2 h、8 h、24 h及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F组术后2 h、8 h和24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但术后48 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能有效减少胃切除术患者手术后的疼痛.

    作者:吕之勇;李传定;张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民政医疗系统应率先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加快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培育人才队伍首当其冲

    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正呈加速发展、各领域加快推进的态势.作为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医务社会工作需要优先发展,而加快制度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培育人才队伍首当其冲.我们应该结合国情, 立足民政、面向社会、融合发展,在民政系统医疗社会福利机构中更应率先通过提升转换现有从业人1, 加快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标准化建设工程, 充分发挥医疗社会工作服务的作用, 从而全面提高机构服务水平.

    作者:张新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浦东新区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4年随访结果

    目的:调查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首次就诊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进行4年的随访研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量表,将数据输入SPSS11.5,采用参数及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为74.6%~82.7%,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且随访的病例逐渐减少;复发组患者的依从性较首发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个体化心理干预,精神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对治疗依从性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结论:首发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需要提高.

    作者:秦虹云;王振萍;张洁;闵海瑛;陈福珍;严彩英;傅伟忠;张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放松治疗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放松治疗(RT)对广泛性焦虑症(GA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2例GAD患者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研究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辅助以RT,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对两组治疗后的的焦虑情绪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比较,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综合评定量表(CGI)评定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治疗前后比较,两组HAMA及CGI评定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HAMA及CGI评定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T可明显改善GAD患者的焦虑症状,对提高其疗效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成军;寇振芬;张朝辉;陈佐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麻痹性痴呆误诊1例

    患者男 48岁,已婚,高中.5年前逐渐出现睡眠差,2010年8月眠差加重,伴紧张焦虑、猜疑、疑人陷害,坐立不安,2010年9月就诊浦东医院门诊:查头颅CT,心电图均无异常,诊断:神经衰弱,予氟西汀20 mg/d,艾司唑仑2 mg/d,治疗1月余,症状无好转;2010年11月25日首次就诊我院门诊,患者表现焦虑紧张、心慌、浑身不适,诊断:焦虑症,予文拉法辛75 mg/d,扎来普隆5 mg/d治疗5个月,症状持续存在.2011年4月20日因2周前出现疑人跟踪,坐立不安,殴打家人,坚信某银行欠他50万存款再次就诊我院并收治住院治疗,入院后生命体征正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检查均未见异常.精神检查:存在明显的被害妄想,夸大妄想,被跟踪感,情感反应平淡、不协调,行为紊乱,自知力无.

    作者:王海华;金春蕾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甲状腺疾病的新实验室诊断指标及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实验室各诊断指标的相关性,甲亢及甲低各诊断指标的平行性和其他甲状腺疾病各诊断指标的不平行性.方法:观察组为225例已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患者,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素(s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指标差异显著,50.6%的诊断指标具有平行性,49.4%的诊断指标不具有平行性.结论:血清甲状腺各指标的检测对甲状腺功能紊乱的类型、病情评估、疗效检测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对那些指标不平行的非典型的甲状腺疾病的鉴别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丽华;杜双迎;许秉权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法对老年痴呆患者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法对老年痴呆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老年痴呆合并高血压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研究组施行综合护理法护理患者(在施行一般内科护理同时加强病房管理,并结合图片、实物、多媒体、健康教育等方法指导患者服药,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及强化记忆);对照组采用老年内科患者常规护理.以上2组患者,均记录护理干预前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患者的精神状态、遵护嘱行为等进行评定,以确定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干预后 MMSE及ADL评分、遵护嘱行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日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及干预前 (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护理方法的综合性、个体化,对AD患者的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失衡有明显改善作用且能明显提高A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糜盘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