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焕
相对于肠外营养而言,肠内营养因具有更加符合生理过程,有利于危重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维护,以及操作简便和费用低廉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然而,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输注途径的选择仍是一大难题,这些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均不愿或不能接受口服摄入方式进行肠内营养,通常的鼻一胃管途径往往又有胃潴留,易致呕吐和误吸等缺点.
作者:赵春生;李云峰;张莹;张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根除幽门螺杆菌(HP)是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主要措施之一,临床上以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PPI)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为其常用根除方案.
作者:姜汉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例 患者,女,48岁.突发头痛、恶心、呕吐4h入院.查体:T36.4℃,P 82次/min,R19次/min,Bp 126/6mmHg.
作者:熊海洋;徐蔚;曹毅;靳仓正;傅西安;应建有;唐一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众所周知在2型糖尿病(T2MD)发生前10~20年就已伴有肥胖、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情况的胰岛素抵抗(IR)[1].
作者:何宇梅;苏苹;郭庆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科自2002年8月以来,采用自体离体颅骨瓣回纳修补颅骨缺损5例,并对离体骨瓣保存方法、回纳时间、颅骨的微生物学检测、病人的心理反应等进行了研究,现将临床研究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邬建中;赵来云;白文雄;赵一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多年来,手术一直是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由于β-hcG检测及阴道超声的应用,使异位妊娠得到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机,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普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对应用喉罩置人与气管内插管(Endotracheal intubation)对新生儿窒息呼吸复苏的有效性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兵;王燕琼;孙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长期以来,β-受体阻滞剂作为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之一,倍受重视,高血压防治指南将β-受体阻滞剂列为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1-3].
作者: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病例 女,30岁,主因外伤后双眼内斜9个月就诊.患者9个月前因车祸昏迷1d后出现双眼内斜,复视,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自患病以来,内斜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复视现象消失,考虑视网膜已形成单眼抑制.
作者:许静;郭立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再手术技巧.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105例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既往手术、复发情况、再手术方式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既往单侧手术73例,同侧复发14例,对侧复发25例,双侧复发34例;既往双侧手术者32例,单侧复发22例,双侧复发10例;2次术后复发7例,3次术后复发3例.单侧复发者行侧叶次全或全切除,双侧复发者行双侧次全切除或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2次及3次复发者全甲状腺切除.术后规律TSH抑制治疗.100例随访1年~10年,复发4例.结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与其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和术后不规律TSH抑制治疗有关.认识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多发性特点,规范化手术和术后规律TSH抑制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
作者:张建明;苏艳军;程若川;刘其雨;刁畅;黄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荧光定量)对肺结核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直接涂片检测抗酸菌法和FQ-PCR法对我院临床诊断为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病人的168例痰和57例支刷物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菌体和基因分别同时检测,对两方法检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痰直接涂片法阳性率为16.75%,FQ-PCR荧光法阳性率为30.4%,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支刷物涂片阳性率15.8%,TB-PCR荧光量阳性率31.6%,二者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FQ-PCR荧光定量法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涂片法,提示FQ-PCR荧光定量法特异较强、敏感性较高,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在结核的诊治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施巧霞;李晓非;杨惠仙;吴芳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患者女性,44岁,因腹部包块1年,伴腹痛、腹胀3d就诊,无发热、黄疸等症状,无外伤史.查体:腹部扪及巨大包块,边界不清,表面尚光滑,质地柔软,有压痛.
作者:冯跃红;王强;郭静芳;饶慧;刘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109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进行华法令抗凝治疗的病人,探讨服用双香豆素(华法令)的安全剂量及抗凝期间的注意事项.方法 病人均在术后72h口服华法令,首剂5mg,48h后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PT维持在18~24秒,INR为1.8~2.5.结果 全组术后出现皮肤紫癜4例,随访中月经期间经量过多导致贫血2例,血尿3例,反复鼻衄或牙龈出血共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终生抗凝治疗.正确地服用华法令,及时的监测,及抗凝期间注意各种干扰因素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晓松;王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LVAS)是一种先天性内耳畸形,自1978年由Valassori和Clemis报告该病以来,已引起人们愈来愈多的重视.笔者曾诊治2例,其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听力减退,报道如下.
作者:张铁松;林建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分析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以期降低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 分析2003年1月至今我科成功封堵治疗96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心律失常类型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96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共有28例心律失常,均表现为束支阻滞.术后共有30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7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中,2例出现新的心律失常.分析其发病原因,与封堵器直径≥10mm具有密切相关性,与合并膜部瘤及操作时间无关.结论 心律失常是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尽量避免选择过大的封堵器可能是降低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律失常的有效措施.
作者:喻卓;丁春丽;潘家华;顾云;王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临床心电图工作中,经常遇到难以确诊的心律失常.而明确快速心律失常的性质,诊断疑难心电图,需要显示心房电活动,描记出清晰的P波进行分析.笔者使用食管导联心电图显示P波[1],但检查时插管反应常使检查告辍.为此探讨胸肢导联对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秀琼;宋芬;雷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表现,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病症.当代心力衰竭的治疗已从单纯的血液动力学改善转向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脏重塑,不仅限于缓解临床症状,更注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笔者采用培哚普利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25例,设对照组25例进行比较,总结如下.
作者:何红霞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院自2003年2月~2005年6月对36例肾囊肿患者用B超引导经皮穿刺抽液后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BFG)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健;李文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58例子痫前期孕妇,102例正常妊娠孕妇的ACE I/D,AGT M235T,AT1R A1166C位点多态性.结果 子痫前期组ACE DD型占48.3%(P<0.05,优势比[OR]2.04),Ⅱ型占8.6%(OR 0.34),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相比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加(P<0.01,OR1.9).AGT M235T,AT1R A1166C多态性与子痫前期无明显相关.子痫前期三个基因的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协同作用.结论 ACE DD型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病风险,ACE I/D,AGT M235T,AT1R A1166C多态性在子痫前期发病危险性上无明显协同作用.
作者:黄燕;李燕雄;邵剑春;孙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是一种复杂的消化道畸形,是小儿尤其是新生儿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手术治疗肠旋转不良4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克刚;游海;闻有贵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