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乳头状癌冰冻切片诊断的体会

谭永兴;彭旭光;普苹

关键词:甲状腺, 乳头状癌, 冰冻切片, 诊断
摘要:冰冻切片诊断中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不可回避,而乳头状癌占甲状腺癌的74%~80%[1~3].复习我院近几年冰冻切片诊断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例,总结经验要点及相关问题以提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冰冻诊断能力.
云南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原发性肠系膜非霍奇金淋巴瘤11例临床分析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较为常见的儿童恶性肿瘤性疾病,但侵犯小肠的小肠系膜非霍奇金淋巴瘤较少见[1],为提高对小儿小肠系膜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认知.我们总结了我院普外科自2001年1月1日~2007年6月30日所收治的11例B细胞性NHL(B-NHL)患儿的临床持点、病变部位、和预后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作者:毕品端;曹光琼;李晓凯;杨斌;梁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细胞凋亡与肝肿瘤的基因治疗相关研究进展

    肝细胞性肝癌(HCC)是世界范围内常见高发恶性肿瘤之一.世界上每年平均死于HCC的人数约有1,250,000左右[1].约百分之九十的病患其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与肝脏炎性疾病和肝硬化密切相关[2].肝移植手术虽然广泛开展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对肝癌的治疗作用并没有取得突出进展,不能成为肝癌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式,其原因是主要是供体肝的短缺与肿瘤复发,因此其治疗仅限于小肝癌患者[3].

    作者:陆启瑜;谭晶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Alvogyl 软膏预防干槽症的临床观察

    干槽症为常见的一种拔牙术后并发症,实质为骨创感染.据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0%~30%(国内报道为14.1%),多见于下后牙,占58%~92%,发生率依次为:下颌智齿、下颌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其他牙少见[1].临床预防干槽症的方法很多,均有肯定的效果[1],作者对196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给予Alvogyl干槽症治疗软膏,更加有效的控制了于槽症的发生,并有效减轻术后症状.

    作者:阎川;董芳;韩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02例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发展快;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病势凶险,死亡率仍高达15%~30%或以上,其治疗仍是目前临床讨论中的热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9月近3年间收治急性胰腺炎102例,采取个别化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收入102例,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提出的诊断及分级标准[1.2],其中AP 83例(81.4%),SAP 19例(18.6%).全组男58例,女44例,男女比58:44,小年龄17岁,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51岁,>55岁的视为老年组,计38例(37.3%).

    作者:周粼;张家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1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致单瞳散大影响其预后的临床因素分析

    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颅脑损伤硬膜外血肿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硬膜外血肿合并单瞳孔散大31例,占同型颅内血肿的31%左右.现将影响其预后因素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和崇军;吴宗艳;和雄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芦头中三七素的含量

    三七素(dencichine),又名田七氨酸[1~3],是五加科人参属名贵中药材三七中的主要止血活性成分.三七素首次于1981年由小菅卓夫提取分离并命名为dencichine,其化学名为β-草酰基-L-α,β-二氨基丙酸[4],鲁歧[5]等又相继对其做了研究.目前主要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2~3],对三七素进行分析测定,该方法由于仪器价格昂贵未广泛应用.本文采用HPLC法对三七素进行含量测定,该法准确、简便、快速.

    作者:刘光;刘云江;胡炜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温度控制的临床研究

    体外循环技术是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其在心血管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手术要求的温度不同,流量也不同.为了更好的配合手术,减少各器官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应严格控制好转流中的温度.特别是应用深低温、中低温技术时复温过程尤为重要,必须掌握好复温时机,严格控制复温速率.本文对100例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转流中温度控制情况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赵苏丽;于鸭全;侯波;李盈;吴兴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清扫术后开放后腹膜对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

    淋巴囊肿形成是妇科恶性肿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后主要并发症之一.盆腔淋巴结清除后,腹膜后留有死腔,回流的淋巴液潴留,盆底引流不畅而形成腹膜后淋巴囊肿,通常需腹膜外或阴道引流管持续负压引流3~5d,可使淋巴囊肿发生率下降.我科2007年2月以前通常采用腹膜外负压引流的术式,自2007年2月以来施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时,采用了不放置腹腔引流同时不缝合后腹膜的术式.笔者回顾并对比分析了2006年2月~2007年1月及2007年2月~2008年1月2年内在我科行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患者的资料,探讨不缝合后腹膜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淋巴囊肿形成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谢兰;杨宏英;张红平;卢玉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

    万古霉素是糖肽类窄谱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盐酸万古霉素静脉滴注适用于葡萄球菌属(包括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所致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败血症或软组织感染等.

    作者:周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与管理策略

    抗生素作为抗感染治疗的重要药物,在外科手术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合理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在围手术期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和降低SSI发生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事实上不恰当的或者无区分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不仅浪费医疗资源,增加患者费用,而且易导致细菌耐药菌株的增强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解我院围手术期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加强抗生素的使用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本资料就我院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围手术期患者优化使用抗生素及管理策略的建议.

    作者:王丽;汤子孝;殷秀惠;沈艳华;任明静;李文红;鲁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枕后位的探讨

    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而枕后位是头位难产之首[1],并可引起诸多母儿并发症,已跃居剖宫产指征的第2位.因此矫正枕后位是目前降低围产期母婴发病率.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我科在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60例产妇在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护理,促使枕后位逐渐转至枕前位自然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隽;张励;许友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溃疡性结肠炎232例内镜及病理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直肠和结肠的慢性疾病,我院1993~2007年结肠镜检查8 566例,检出溃疡性结肠炎232例,现就其内镜下表现、病理和治疗后的转归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曙红;罗春丽;刘惠萍;张峡静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合并糖尿病的110例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治疗实际上包括术前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处理3个环节,围手术期处理是否恰当、及时、直接关系到外科治疗终结果.目前越来越多的病人合并糖尿病,手术风险也日趋增加.因此,如何评估糖尿病人手术危险性、保证其顺利渡过围手术期、降低其更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施兆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声心动图在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其易感人群、致病微生物的变化、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等因素,使得该病的临床诊断阳性率低.而超声心动图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临床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了重要依据.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和超声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鹂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咪唑安定对全麻病人术中知晓的预防

    全麻患者术中知晓/术中感知以及对术中情况的记忆可对患者造成长久的精神和心理伤害,此问题一直受到麻醉医生和患者的关注.随着麻醉技术的发展,其发生率有下降的趋势,但尚不能完全避免.目前为了降低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常使用镇静药咪唑安定,但其佳使用剂量和时间还未明确,由此,本文通过在全麻诱导时使用一定剂量的咪唑安定,来评价咪唑安定对全麻病人术中知晓预防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李德光;彭佩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择期肠道手术,因肠道准备,机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脱水,加上全身麻醉吸入高浓度干燥氧气,使得气道分泌物粘滞性增加,纤毛摆动减弱,这些因素均增加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1].盐酸氨溴索能增加气道内浆液分泌,纤促进毛运动,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2].本研究通过对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评价术中使用盐酸氨溴索对这类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作用.

    作者:辜迎红;袁凌跃;马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大肠息肉内镜微创治疗的体会

    大肠息肉系指结肠粘膜的局限性隆起病变,可发生与任何年龄,目前研究认为其属癌前病变,故一旦发现应予积极治疗.2006年6月~2007年1月我院在电子肠镜下高频电电切治疗大肠息肉57例,切除息肉80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寸永葵;李雯;唐木兰;郭蜀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磁性固位总义齿的临床应用

    患者全口多数牙缺失,仅在口角附近有少数倾斜移位、伸长的余留牙存在时,为对缺牙进行有效的义齿修复,传统采用的方法往往是拔除余留牙,常规全口义齿修复,对于这种拔除余留牙觉得可惜,保留它又影响修复效果的两难选择,我们采用磁性固位覆盖总义齿修复这种方法,因其能显著改善义齿的固位[1],对基牙侧向力小[2],易于取得共同就位道[3],是这类患者在进行缺牙修复可供选择的较佳方法之一.

    作者:林云红;汪厚希;李本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误诊为胆囊癌五例分析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是一种以胆囊慢性炎症为基础,伴有黄色肉芽肿形成,重度增生性纤维化及泡沫状组织细胞为特征的炎性病变,临床上非常少见.由于XGC的胆囊壁不断增厚,并与周围器官或组织发生粘连而形成肿块,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易与胆囊癌混淆,术中探查所见也极似胆囊癌,因而易被误诊为胆囊癌进行治疗.现将本院2000年~2005年收治的5例总结如下.

    作者:段彦红;杨燕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临床特点及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系属头伤后3周以上始出现症状,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1].由于老年人慢性病程的特点,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多不明显,早期诊断困难.本病钻孔引流术治愈率很高,但术后仍然有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我科2001年1月~2008年4月收治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52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杨永华;罗志伟;董建平;顾伟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云南医药杂志

云南医药杂志

主管:云南省卫生厅

主办:云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