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云
神经阻滞疗法是疼痛治疗中重要的方法之一.由于传导痛觉的C类神经纤维的髓鞘较薄,局麻药可迅速阻断其传导而实现镇痛作用,从而终止疼痛的恶性循环.在阻断混合神经的传导时,交感神经亦被阻断故血运不畅引起的疼痛亦得到改善.在神经阻滞的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可缓解疼痛周围组织的炎性水肿、渗出.我们认为神经阻滞的基本用药应包括如下几种.
作者:徐成明;李玉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妇科手术后成年患者40例实施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随机均分为2组:芬太尼组,应用芬太尼0.2 μg·kg-1·h-1;舒芬太尼组,应用舒芬太尼0.02 μg·kg-1·h-1.记录术后PCA治疗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及2、4、8、12、24、48 h各时间点患者的镇痛和镇静评分;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PCA有效按压次数及是否使用镇痛药物;观察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尿潴留、排气延迟等并发症,并记录患者对PCIA治疗的满意度.结果 与芬太尼组相比较,舒芬太尼组的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在术后48 h内各时间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舒芬太尼组的PCA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少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无1例患者在PCA期间发生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尿潴留,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与芬太尼相比较.舒芬太尼能够更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作者:鲁素红;郭红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国产微创电动椎间盘旋切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操作的安全性.方法 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25例,在DSA引导下,经后外侧入路行病变椎间盘髓核旋切减压治疗.观察治疗前、后1、3、10 d和3个月的VAS、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度数差值、患者满意度,评价疗效及观察并发症.结果 术后1 d、3 d、10 d和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3.79±1.61)、(2.84±1.67)、(2.89±1.55)、(2.60±1.31)与术前(6.84±1.64)比较明显降低(P<0.01),术后10 d和3个月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差值分别为(5.79+7.69)度、(4.76±6.50)度与术前(23.68±5.97)度比较降低明显(P<0.01).88%(22例)患者对使用旋切治疗满意.疗效评价:痊愈60%(15例),显效20%(5例),有效16%(4例),无效4%(1例);显效率80%(20例),有效率96%(24例);术中、术后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国产微创电动椎间盘旋切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操作简便、安全.
作者:陈金生;彭志康;黄乔东;刘晓明;黄焕森;高崇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全产程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0例无产科并发症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单胎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全产程组,当进入产程宫口<3 cm时进行镇痛,Ⅱ组为活跃期组,当宫口≥3 cm时进行镇痛.两组硬膜外均给予0.1%罗哌卡因与0.5 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11~13 ml,45 min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药物为上述混合液,背景速度8 ml/h,单次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宫口开全时停药,胎儿娩出后再开启PCA;Ⅲ组为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VAS评分和运动阻滞分级,记录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测定产妇血中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含量.结果 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在潜伏期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Ⅰ、Ⅱ组与Ⅲ组比较,缩宫素使用率明显增高(P<0.05).三组间比较产程时间、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血管紧张素Ⅱ和皮质醇的变化大,其次为Ⅱ组,Ⅰ组变化小.结论 全产程分娩镇痛对比传统分娩镇痛方式,镇痛效果确切,对产程、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无不良影响,可抑制应激反应.
作者:刘玉秋;王野;陈富强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髌上滑囊炎与髌下脂肪垫炎的治疗及其相关性.方法 对26例用传统方法治疗无效的原发性髌上滑囊炎患者,在髌下脂肪垫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并分析其疗效.结果 终止治疗后3~4个月评定效果.治愈17例,好转6例,无效3例,复发3例.结论 髌下脂肪垫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髌上滑囊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且疗效与病程密切相关,并推断原发性髌上滑囊炎可能继发于髌下脂肪垫炎.
作者:沈曙晶;刘厚宁;蒋佑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三叉神经痛是颜面部疼痛常见疾病,其治疗方法很多,但由于病因未明确,至今尚无一种十分理想的方法.本文主要阐述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包括全身药物及局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三叉神经根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周围支撕脱术、颅底神经高位切除切断术、经皮穿刺射频热凝术;伽马刀放射治疗;中医治疗包括针灸、中药治疗以及心理治疗.
作者:曾庆文;马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合剂用于晚期癌痛家庭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具有病理诊断的晚期癌痛患者300例,按传统法镇痛效果不佳就诊后根据其自愿原则分为4组:A组芬太尼经硬膜外间隙患者自控镇痛(PCEA,n=94);B组芬太尼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n=77);C组为芬太尼常规输液镇痛(n=69例);D组对照组(n=60例).由其法定代理人应用VAS标准评价总体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患者生存时间和主要并发症.结果 统计数据显示总体VAS评分以D组高,且组间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及生存时间均以C组为低,且组间两两对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并发症C组高于A、B组,但低于D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芬太尼合剂通过PCEA、PCIA或常规静脉输液途径均可应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家庭治疗,其中PCEA效果更显著.
作者:史计月;杜江平;侯宝君;平付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科从2007年1年多对100例慢性腰痛患者行小针刀治疗.患者俯卧于治疗床上,腹下垫软枕,暴露腰部,于压痛明显的腰3横突处标记.消毒铺巾,术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拇指定位,刀口与脊柱纵轴平行,针体与皮肤垂直,加压刺入,至腰3横突尖,紧贴骨面行纵行切割,横行铲剥,至针下无阻滞感,出针后加压止血,外敷创可贴,术后平卧10min,休息1周,避免重体力劳动.本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4~75岁,病程1月至10余年,单侧者65例,双侧35例.
作者:吕菊红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报告2例Ramsay-Hunt综合征,均因耳部疼痛伴皮疹起病.二例均有单侧面瘫、神经痛、耳部颜面部水疱及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经止痛、抗病毒、营养神经等治疗,均明显好转.
作者:李美洲;康瑞花;郑凤兰;安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2靶位联合注射胶原酶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法 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突出物≥10mm)患者35例,在CT引导下,Ⅰ型靶针达硬膜外间隙,Ⅱ型靶针通过Ⅰ型靶针刺入突出物内,向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600 U,向突出物表面注射胶原酶1 200 U.结果 治疗结束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按照改良MacNab方法进行评定,结果优24例(68.6%),良8例(22.8%),差3例(8.6%),优良率91.4%.治疗过程中全部患者无严重疼痛及症状加重,无神经根、血管等损伤.结论 在CT引导下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硬膜外间隙与突出物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未见不良反应及严重并发症.
作者:杨长波;李保旺;李春章;候军奎;苏秀芹;王国杰;李荣妹;梁培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应用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治疗膝关节炎102例.膝关节消毒后于内、外侧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处用5号球后注射针与皮肤呈45°角斜刺入关节腔,分别注入复合液各4 ml,然后注入玻璃酸钠20 mg,合并关节积液者先抽出积液后再注入复合液.复合液含曲安奈德40 mg,地塞米松5 mg,维生素B12 0.5 mg,2%利多卡因2 ml,0.9%盐水3 ml混合配制而成.每周1次,3次为1疗程,一般1~2疗程.
作者:管福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刘红,女,祖籍江苏,1955年11月生于武汉市.198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宁夏医学院麻醉学教研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现任宁夏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宁夏医学杂志编委.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数字血管减影(DSA)下经皮穿刺激光气化(PLDD)联合臭氧靶点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激光气化联合臭氧盘外靶点注射治疗.半导体激光器功率调至8W/12W,脉冲辐射时间1.0 S,脉冲间隔时间1.0 a,激光总能量一般控制在800~1500 J之间.硬膜外病变部位旁注射50μg/ml的臭氧气体10~20 ml.通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s评价法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1、6、12个月的显效率分别为26.1%(18/69例)、69.7%(48/69例)、63.4%(44/69例),有效率分别为60.9%(42/69例)、24.6%(17/69例)、24.6%(17/69例),总有效率分别为87.0%(60/69例)、94.2%(65/69例)、88.4%(61/69例).治疗后6及12个月的显效率较1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数字血管减影下经皮穿刺激光气化联合臭氧靶点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宏骞;熊东林;蒋劲;肖礼祖;张强;张德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陈彦青系福建省立医院主任医师、麻醉科及疼痛科主任、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学院麻醉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运用椎旁注射活血化淤药物配合腰椎牵引、超短波理疗等综合治疗此症120例.
作者:贾庆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氯诺昔康(lornoxicam)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其镇痛作用强、半衰期短,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本研究将0.04%氯诺昔康复合0.0005%芬太尼用于经腹全子宫切除的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并与单纯芬太尼比较.
作者:卢尚亭;李爱荣;孙传良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神经阻滞疗法作为疼痛科的主要诊治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其基本的用药有局麻药(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复方倍他米松),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族).另外,根据病情选用神经破坏药(酒精、苯酚),麻醉性止痛药(吗啡、芬太尼)及抗生素(如阿米卡星).注射药液尽量简单实效,不任意组合搭配,以减少副作用.我们科的传统配方是2%利多卡因4 ml,维生素B6 0.2 g,维生素B12 0.5 μg,复方倍地米松(得宝松)7mg(或地塞米松5 mg),加生理盐水5~10 ml配成.
作者:张学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硬膜外和周围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药物主要是局部麻醉药和糖皮质激素类2种.局麻药应采用低浓度,在阻断痛觉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其运动功能.糖皮质激素中以长效的得宝松和利美达松为首选,短效的曲安奈德和泼尼松龙也可应用.镇痛合剂中可加入维生素B12,但其作用尚待证实.如果硬膜外用药不当或误入蛛网膜下腔会造成截瘫或其他严重并发症.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1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结果 本组效果优53例,良65例,差4例,无效2例.优良率为95.1%(53/65例),有效率为98%.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消融术联合臭氧注射治疗,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党靖东;高利强;高成宝;李旭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我认为神经阻滞疗法基本的用药有3种: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类药和神经破坏药.局部麻醉药以利多卡因、氯普鲁卡因、罗哌卡因等为好.
作者:盖成林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