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华;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取精方法及护理.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性睾丸活检组18例、经皮附睾穿刺组110例和经皮睾丸穿刺组22例,行取精术及相应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开放性活检、附睾穿刺、睾丸穿刺的获精率三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疼痛和出血的发生率开放性活检明显高于附睾穿刺和睾丸穿刺组(P<0.05);无一例发生感染.结论 经皮附睾、睾丸穿刺取精术是无精子症患者的简单有效取精方法,可取代开放性睾丸活检取精.
作者:王丽;陈家仙;彭先敏;胡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建设(2006~2010年)为例,介绍了预防医学精品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总结民族地区预防医学精品课程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对预防医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提出建议,以促进师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提高.
作者:郭蕊;邓树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文章就如何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作者:高洁;蒙山;赵爽;卢露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笔者分析了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英语教学现状,介绍了模拟情境对话在护理英语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内容.教学实验数据显示:模拟情境对话能提高学生护理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护理英语教学模式.
作者:李培隆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引导下无痛人流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腹部探头及阴道探头对800例早孕产妇联合观察术前宫腔内孕囊位置、术中清除孕囊情况、术后有无残留等方面来评价其安全性、成功率及实用性等临床价值.结果 无痛人流清宫术成功率为99.63%,无一例漏吸及子宫穿孔;宫腔粘连、术后宫腔感染、子宫大量出血未见发生.术后宫腔残留、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经量明显减少.结论 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下的无痛人流术,具有实时监测的独特优势,大大提高手术质量,使手术过程变简单化,手术时间变短、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减少、病人痛苦减轻,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超声与临床密切结合的诊疗方式.
作者:黄冬梅;谭建春;邹烨;陈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免疫学”精品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这一主题,从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能力,为其它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陈永富;钱国英;汪财生;张捷;包永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正压接头是一种无针密闭的输液接头,因其在拔出注射器或输液管瞬间产生正压,具有操作简单、避免针刺伤、有效减少回血堵管发生,延长置管时间等优点,常用于连接静脉置管.但在使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应该引起注意.现针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防范对策,以供同行借鉴,现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周婉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结合硕士研究生公共课“医学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体会,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从培养研究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研素质出发,重点介绍该课程建设中课程教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教学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思路.
作者:漆光紫;黄高明;刘勇;黄志碧;黎燕宁;林树刚;苏晶;方益敏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近三届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试卷,为提高诊断学理论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校2007~2009级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试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效试卷共236份,总平均分67.59,总及格率89.34%,标准差8.72,平均难度为0.78,总区分度为0.25,考试成绩近似正态分布.结论 近三届诊断学试卷难易程度适中,试卷内容与考核大纲相符,基本上可以反映学生对诊断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记忆性知识点考核分值稍高,应用性知识点考核分值稍低.
作者:柯箫韵;孙小琼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检验与临床有效沟通是医学检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和检验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更是成为合格检验医师的新要求.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右江民族医学院检验实习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现状,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的建立提供针对性的支持.
作者:王俊利;农乐根;韦叶生;王春芳;卢东;罗斌;滕元姬;李北林;曾永龙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骨髓细胞形态学实践课是“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骨髓细胞形态千变万化,学生难以掌握.现就右江民族医学院血液学教研室在骨髓细胞形态学实践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进行简要总结,以提高骨髓细胞形态学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作者:梁丽梅;黄燕;韦莹慧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48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诊断、治疗方法及相应疗效,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综合分析.结果 颈内动脉TIA共33例,椎-基底动脉TIA15例;发作时间持续5~60min,经彩超、CTA、MRA或DSA检查可显示多数患者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相关血管出现狭窄.通过抗血小板、抗凝和介入治疗等综合治疗,48例患者中临床控制25例,好转18例,无效5例,加重发展终发生脑梗塞者2例,总有效率89.58%.结论 对TIA作出诊断主要通过其特异性临床表现,发作时间在1h之内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后应积极采取急症处理措施,防止疾病进展.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可采用病因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医学免疫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但免疫学理论抽象,学生感觉晦涩、难懂.所谓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个医学免疫学教师所面临的难题.笔者就教师如何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初学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在我院经笔者初入门时独立完成的500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类型、发生率和处理方法.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20%,手术相关病死率为0.40%.主要并发症包括非致死性Q波心肌梗死(0.60%)、冠脉夹层(0.20%)、冠脉血栓形成(0.80%)、冠脉痉挛(2.00%)、严重心律失常(0.40%)、造影剂过敏反应(0.20%)和周围血管并发症(1.40%).结论 本组以初学者为术者独立完成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较文献报道低,可能与严格掌握适应证,积极防治并发症有关.提示初学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并发症是可以控制的.
作者:杨立华;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 刊期: 2012年第01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1].我科对16例压疮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联合TDP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2008年3月~2011年9月收治合并压疮病人16例,大面积4.2cm×3.8cm,小面积2.2cm×1.2cm,Ⅰ度6处,Ⅱ度15处,Ⅲ度7处,Ⅳ度1处,两处及两处以上者9例.1.2方法16例患者入院确诊为压疮即时用药联合TDP治疗.①操作:Ⅰ度、Ⅱ度压疮,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疮面,TDP(生产厂家: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TDP -L-I-2)照射20min,2次/d,照射距离约30cm,皮肤感觉温度40℃,或以患者自感舒适为宜.照射后局部用无菌压舌板轻柔而均匀地外涂湿润烧伤膏(北京光明中医烧伤创疡研究所汕头经济特区美宝制药厂生产),厚薄约1mm,暴露疮面.Ⅲ度、Ⅳ度按外科换药法清洗疮面,TDP照射后外涂湿润烧伤膏,厚薄约3mm,涂药范围超过压疮疮面边缘0.5cm,外敷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4~ 6h更换新药,换药前须将残留在创面上的药物及液化物拭去,疮面干燥结痂后不再使用TDP照射,继续使用湿润烧伤膏直至结痂脱落.
作者:何美兴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双气囊电子小肠镜在小肠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有消化道症状经电子胃镜、肠镜、全消化道钡餐、腹部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结合手术、病理检查、并发症等分析其应用价值.所有患者均在静脉麻醉及心电监测下进行.结果 37例患者中仅有2例出现因麻醉所致的轻度呼吸抑制并发症,1例因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出现血压持续下降而终止检查,无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出现.36例患者中经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有24例发现病灶,病变检出率66.67%,包括非特异性炎症及溃疡8例(22.22%)、克罗恩病4例(11.11%)、恶性肿瘤3例(8.33%)、嗜酸性胃肠炎1例(2.78%)、寄生虫3例(8.33%)、息肉1例(2.78%)、血管畸形1例(2.78%)、淋巴管扩张3例(8.33%),12例未检出病灶.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可以直接检查全消化道,尤其对小肠病变检出率高,同时可以做镜下治疗.
作者:唐艳波;黄文鹏;谢胜;颜春艳;胡雄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舒芬与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ASA Ⅰ~Ⅱ级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丙泊酚组A组单纯静注丙泊酚麻醉下手术,舒芬组B组为丙泊酚复合舒芬0.1μg /kg,氯胺酮组C组为丙泊酚复合氯胺酮0.4mg /kg.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意识消失后、麻醉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脉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RR)的变化及丙泊酚的总用量、苏醒时间、术后宫缩痛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3组术中的MAP均较术前下降,A组下降较明显(P<0.05),C组的HR显著增快(P<0.05),B组的RR下降值大(P<0.01).丙泊酚总用量B组、C组比A组明显减少(P<0.01);苏醒时间B组比A组、C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宫缩痛等不良反应B组、C组比A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舒芬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安全有效,能减少丙泊酚的用量,术后苏醒快,患者术后宫缩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少,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燕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总结老年入骨折卧床患者肺部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明确预见性护理对保证老年人手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122例老年入骨折卧床患者,针对患者容易发生肺部并发症以及病情可能突然加重的特点和机理,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入骨折卧床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和救治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以提高老年骨折卧床病例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严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毓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42例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同样的降糖药物在治疗前血糖及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两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后,降糖药物疗效(35.71%)不如单纯糖尿病者(68.86%),需增加用量、二药联用或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甲亢控制后,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减少,血糖稳定.结论 糖尿病合并甲亢,均需二者兼治,均应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兼治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甲亢时,控制血糖,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需增加;治疗糖尿病方面可早期应用胰岛素.
作者:林秀雯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高职护理教育属于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育,是培养面向临床护理和社区卫生保健第一线、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病理实践教学中,通过设置观察指标,采用类比式、问题式及病例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交流、协作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技能;有助于高职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作者:赵时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