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30例临床分析

余兵;肖文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带状疱疹
摘要:目的 探讨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与无艾滋病的带状疱疹患者对照,分析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患者皮损面积、皮损类型、疼痛程度、疼痛时间、病程等临床特点.结果 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组在皮损类型、疼痛时间、病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复发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容易并发带状疱疹,艾滋病并发带状疱疹临床症状重、病程长、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和反复发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5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的手术应用技术日趋广泛.我院肝胆外科于2011年对154例胆囊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切除术,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邓慧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正交设计优化金樱子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

    目的 优化超声法提取金樱子多糖.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作用时间对金樱子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 超声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20,提取温度70℃,超声功率180W,作用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金樱子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31.01%,RSD为0.33%.结论 超声波强化提取金樱子多糖省时高效.

    作者:潘廷啟;文全泰;肖林彬;张照平;颜祖弟;黄锁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一例脑血管造影支架置入术后脑过度灌注综合征的护理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是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后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头痛、局部性和(或)全身性震颤,严重者可出现治疗侧脑出血[1].多发生在术后3周内,也有时间更长的报道.随着颈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的广泛开展,相关的病例报道逐渐增多.其术后的发生率在1.1%~6.8%之间.本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11月开展全脑血管造影以来,先后为12例患者行脑血管狭窄支架置入术,其中1例出现CHS,经及时处理及精心护理,患者症状消失,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伊曲康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伊曲康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将19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曲康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组(联治组)103例和单用伊曲康唑治疗组(对照组)91例,分别进行2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并对疗效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两组治疗1周后随访复查比较临床疗效,联治组无治疗无效者,治愈79例,治愈率为76.7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联治组总有效率高达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治疗1个月后随访复查比较临床疗效,两组治愈例数均有增加,联治组治愈率升至83.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伊曲康唑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伊曲康唑,总有效率高达100%.联合应用起效迅速、治愈率高、杀真菌作用强、可以防止真菌反复感染.不但可以快速缓解各种临床症状,减轻瘙痒症状,还可以把阴道表面及深层的真菌同时杀灭,是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一种较理想方法,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黄康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CT 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的常见类型,在所有骨折类型中的比例达1%,而在老龄人群骨折中的比例则达8%[1].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量的损伤,骨折表现复杂,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压缩与移位,影响膝关节的对合、稳定性与运动.同时复杂的类型变化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计划的制定和成功的治疗,重要在于术前对骨折的正确诊断和分型[2].相对于X线平片,螺旋CT三维重组影像更能作出准确诊断和分型[3].笔者对CT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前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卢建斌;黄培观;韦茂清;蒙宏俊;何思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对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的护理

    重症急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setype,ACST)是外科常见的严重急腹症,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及时有效地解除胆道梗阻并通畅引流,是治疗ACST的重要、基本的方法[1].自2009年1月起我科通过C臂机透视引导下行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biliary drainage,PTCD)治疗ACST,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春秋;韦彩捌;赵继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7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评分)及血肿、水肿体积的改变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 <0.001),但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血肿体积较对照组小(P<0.001);观察组脑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减轻(P <0.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治疗脑出血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预后.

    作者:潘耀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校本在线口语训练系统的应用研究

    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英语口语辅助学习系统的应用是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以广西师范大学的校本在线口语训练系统的应用为例,探讨校本在线口语训练系统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莫玉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并肝硬化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硬化是慢性肝炎发展的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结节形成.在前期过程中,广泛性的结节尚未形成,病理学检查以肝脏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纤维增生为主,这是肝纤维化期,这时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包括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胶原、层黏蛋白等指标明显异常,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肝硬化的早期.

    作者:蒋映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急性腹痛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腹痛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岁98例急性腹痛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细致的护理观察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急性腹痛患儿的痛苦及促进康复.

    作者:黄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Vitapex 糊剂用于根尖诱导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Vitapex糊剂用在根尖诱导成形术3年的临床效果.方法 68颗牙根尖孔未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分成两组,实验组Vitapex糊剂,另一对照组选用氢氧化钙糊剂.结果 随访3年治疗效果发现,Vitapex糊剂有效率为91.18%,而对照组氢氧化钙糊剂有效率为73.53%,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把Vitapex糊剂用在治疗各种原因致年轻恒牙根尖孔未闭,即根尖诱导形成,有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管理在基层医院母婴同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管理在基层医院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母婴同室病区2010年发生的护理差错、护理缺陷、不良事件、护理安全隐患等进行原因分析,确立护理安全质量管理目标,2011年我们对母婴同室病区应用护理安全质量目标进行管理,比较2011年和2010年母婴同室病区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结果 2011年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安全隐患均明显低于2010年,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母婴同室病区进行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管理,能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廖琴;陆柳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开胸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肌酶谱的变化

    目的 观察无心脏病史开胸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55例择期开胸食管癌、肺癌和纵隔肿瘤手术患者,于术前、术毕、术后6h、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采集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心肌酶谱.结果 肌酸激酶同I酶(CK-MB)于术后6h显著增高(P<0.05),术后第一天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同I酶-1(LDH-1)、肌酸激酶(CK)、CK-MB、a-羟丁氨酸转氨酶(α-HBDH)、肌红蛋白(Mb)显著增高(P<0.05).结论 心肌酶谱在开胸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变化显著,CK-MB的变化出现早.

    作者:黄绍华;兰碧洋;罗强;叶海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构建高效务实的本科生导师制,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本科生导师制有特殊的要求,现结合中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探讨了如何构建高效务实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策略,并介绍了右江民族医学院导师制在医学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及完善导师制的建议等.

    作者:廖品琥;许世华;黄锁义;周岐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5例射频消融左后分支治疗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窦性心律下标测P电位为消融靶点的射频消融临床效果.方法 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8~62岁,LVT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左后分支阻滞图形心电轴左偏,以窦性心律下标测到P电位与局部V波两者之间无明显等电位线,结合X影像消融电极位于左心室后间隔前、中1/3周围进行消融.结果 15例均在X线影像指导下于左心室后间隔左后分支分布的范围内找到P电位与局部V波之间无明显等电位线处消融成功.成功消融后体表心电图均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结论 在窦性心律下标测P电位为消融靶点,以消融后体表心电图出现左后分支阻滞图形作为消融终点,治疗左后分支起源的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是可行的,具有非常高的成功率.

    作者:岳锦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42例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损害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相关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42例窒息新生儿的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行机械通气,对比疗效.结果 窒息后各个器官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依次为:脑(52.38%)、肾(40.48%)、肺(35.71%)、心脏(26.19%)、胃肠道(11.90%);分娩方式、羊水情况、窒息程度和胎内窘迫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有关;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x2=4.73,P<0.05).结论 对新生儿窒息要密切监测重要脏器的情况,早复苏,早治疗,恢复呼吸通气,降低窒息患儿死亡率.

    作者:薛碧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胃癌是世界上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64.7万人因胃癌死亡,位居癌症死因第二位[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新发胃癌病例数呈逐年增加,目前胃癌在我国已居各种恶性肿瘤中首位[2].

    作者:曾绍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科学知识图谱在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中的尝试

    “自然辩证法概论”是硕士研究生的一门选修课.科学知识图谱是对科学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种科研方法,能够探测学科前沿及演化,以及分析学科的结构及科学共同体等,对于研究生的科研选题有很大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以科学知识图谱为线索,把“自然辩证法概论”的教学组织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提出一些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作者:赵玉鹏;王华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其发展的短短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以损伤小、效果显著且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使用,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刀、激光、微波、液电冲击波等新技术不断出现与进步,扩展了ERCP的临床应用范围;另外,随着肝移植和胃旁路手术的开展,给ERCP也带来了新的适应证,为了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笔者对ERCP近年来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作如下综述.

    作者:吴江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硝酸甘油联合维拉帕米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经桡动脉路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时联用硝酸甘油和维拉帕米预防桡动脉痉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3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鞘管内注入生理盐水10ml;实验组注入硝酸甘油200μg加维拉帕米2.5mg,观察注药前及注药后2、5、10、30 min患者的血压、心率及桡动脉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桡动脉痉挛31例(20.67%),实验组发生桡动脉痉挛7例(4.67%),实验组发生桡动脉痉挛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实验组注药前、后心率及舒张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注药前、后收缩压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注药后不同时间点组间收缩压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硝酸甘油200μg联合维拉帕米2.5mg预防经桡动脉路径行PCI中桡动脉痉挛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李霖;黄创;郭鹏;陈艺钊;林文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