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成人重症哮喘患者的护理配合

王敏庆

关键词:哮喘, 无创辅助通气, 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重症哮喘患者采用无创辅助通气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36例成人重症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护理中除常规基础护理外,应注重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体位与面罩的松紧度、管道的密闭性,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加强气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和并发症的预防等配合.结果 34例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结果尤其是PaO2、SaO2在通气2h后明显升高,2例因人机配合不佳,放弃无创辅助通气治疗,1例出现幽闭恐惧症,4例出现局部疼痛、口咽干燥、胃肠胀气等,经积极治疗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无创辅助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细致、周到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不规则抗体筛选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筛选血型抗体的佳方法及意义.方法 11例阳性标本分别用盐水法、凝聚胺法(Polybrene)、抗人球蛋白法、微柱凝胶免疫法进行抗体筛选及特异性鉴定.结果 除盐水法外,其它三种方法均能检测出IgG型抗体,阳性符合率为100%.但灵敏度有所差异.结论 各种血型血清学试验都有其自身的特点,适用于不同范围及不同情况.随着技术不断的发展,微柱凝胶是抗人球蛋白法很好的替代方法.

    作者:李炜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地塞米松、50%GS治疗对比剂大量外渗的效果观察

    尽管留置针取代强化头皮针,可降低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的发生率,但对比剂使用量、浓度、速度、压力的增加,加上患者本身血管条件及配合不当,以及护士和技术员的因素影响,对比剂渗漏仍有发生.

    作者:黄忠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炎症性反应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对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炎症性反应的简易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收治的大小便失禁致皮肤炎症性反应的46例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应用无菌凡士林或达克宁乳膏,观察组则应用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有效率为65.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41,P<0.05).结论 复方磺胺氧化锌软膏应用于大小便失禁患者皮肤炎症性反应的护理,效果明显,操作简便.

    作者:黄玉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并发心室颤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心室颤动发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 本组1 216例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发生心室颤动7例,立即给予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氧气吸入,维持正常血压及电解质平衡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结果 7例患者经及时积极抢救6例获得成功、死亡1例.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过程中,护士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及时观察冠脉压的变化,一旦发生心室颤动,及时准确地采取抢救措施,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后路椎间融合及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滑脱

    腰椎滑脱是脊柱外科常见病之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滑脱症应手术治疗[1],文献对单节段滑脱术式疗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对多节段滑脱的手术方式及疗效的报告较少,现对我院收治的12例多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棣;莫艺忠;罗国富;韦寿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 通过设计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对分娩、剖宫产后新生儿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原始文字记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情,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方法 设计新生儿临床护理记录单,为每日医生查房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结果 通过对新生儿1359例观察指导和护理,缺氧症状103例新生儿及时给予低流量吸氧2~4h和热水袋持续保温后,缺氧症状消失.78例新生儿出生后2~3天,经皮测胆红素值在20μmol/L以上,及时送新生儿科治疗,未延误治疗.心率110~120次新生儿3例,及时转儿科治疗,面色青紫新生儿4例,持续吸氧达6h以上不能改善、肌张力差、呕吐呈喷射状、呈脑性尖叫等症状及时转新生儿科治疗.结论 通过设计和实施新生儿护理记录单后,未发现一例新生儿因观察不到位而延误治疗.

    作者:李捍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的影响

    癫痫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诸多痛苦,还要面对因治疗时间长、经济负担重等心理压力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认知动能下降、依从性较差,终影响病情的控制.

    作者:兰红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43例Ⅱ期压疮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用诺氟沙星胶囊粉末外敷于创面上,观察组2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面均匀涂抹湿润烧伤膏.结果 观察组1周治愈率(90.91%)和终治愈率(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62%和80.95%,P<0.05或P<0.01).结论 湿润烧伤膏治疗Ⅱ期压疮效果明显.

    作者:农小群;屈坤敏;文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推拿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对比推拿为主结合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探求更简廉效高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推拿为主结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推拿为主.两组推拿每次20min,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推拿为主治疗结合护理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作者:黄金媛;李科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的护理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采用经肛门Ⅰ期根治术,术前做好各种准备,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管道、饮食及肛门护理,给予扩肛治疗,进行出院指导.结果 3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小肠结肠炎、吻合口漏、肛周感染、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经肛门Ⅰ期根治术创伤小,术后通过精心护理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宁献芬;邓忠霞;宁志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天等县2008~2010年HIV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40 279例病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结果分析,为完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病人血清进行筛查,阳性者用胶体金法进行复查,标本送广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结果 共对40 279例病人进行HIV抗体筛查,阳性59例,阳性率0.15%,其中男42例,女17例.年龄段以21~50岁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水平,减少高危性行为,以达到控制艾滋病的目的.

    作者:梁廷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关系研究概况

    1995年,Sakaguchi等发现了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近年来有关CD4+CD25+Tr细胞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其在肿瘤的相关研究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都在不断涌现,现将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吴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丙泊酚麻醉无痛胃镜检查126例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对门诊及住院患者126例行无痛胃镜检查.观察用药前、中、后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等数值的变化并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胃镜检查126例中,1例老年女性出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未能完成无痛胃镜检查.受检者3例出现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下降,经减少丙泊酚剂量、增大吸氧流量后,无严重不良后果发生.125例受检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前后受检者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时,能使患者感觉舒适,提高诊断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黄敏娴;殷敏华;俞宪民;薛育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妊娠结局,评价该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应用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35例,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患者月经恢复及妊娠结局.结果 本组病例33例能有效改善症状.30例月经恢复正常,3例正常妊娠,2例因粘连较重行再次手术后失败.结论 宫腔镜是诊断及治疗宫腔粘连的安全、可靠的方法.

    作者:王瑾;李静;谭清国;王海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护理体会

    关节镜是近年来应用于关节疾患和损伤的一种新型诊疗器械.关节镜术是一种比较安全实用的新技术,它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切口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功能好等优点,改变了传统手术创伤大、关节功能恢复慢等缺点,此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临床病理观察

    目的 报道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进行临床表现、组织形态、特染等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病,病理形态学主要表现为表皮假上皮瘤样增生,化脓性肉芽肿性炎及机化现象,直接镜检或组织学找到具特征性棕黄色厚壁孢子为其明确诊断依据.结论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较少见,易误诊为皮肤疣状结核,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掌握.

    作者:胡碧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16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引起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的相关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116例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因素及预防措施.结果 116例中,因幽门螺杆菌复发48例(42.38%),冬春季节复发66例(56.86%),夏秋季节复发50例(43.14%),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复发43例(37.06%),因不良生活习惯复发15例(12.93%),因心理精神因素引起复发10例(7.63%).结论 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效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加强患者的季节调护、慎用或禁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减少或避免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李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32例脑囊虫病治疗中的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目的 了解脑囊虫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及针对并发症采取的相关对策.方法 对32例住院诊断为脑囊虫病的病例,住院期间均给予阿苯达唑或吡喹酮或两者联合应用驱虫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头痛、抽搐、精神障碍、肝功能损害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分析原因,针对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 并发症症状大部分均消失,并能继续驱虫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脑囊虫病能否治愈的关键是驱虫治疗过程中是否能有效预防及处理并发症.

    作者:韦礼华;杨正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肺功能的研究

    目的 评价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人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后肺功能的变化,为COPD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 将70例经住院治疗达缓解期后出院的COPD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给予主动护理干预,干预组则执行一套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查.结果 出院后6个月干预组各项肺功能检查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促进其肺功能康复.

    作者:农小芬;刘敏晖;周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理学》网络课程应用与需求情况问卷调查与分析——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为了解右江民族医学院<生理学>网络课程的应用和学生的需求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右江民族医学院2007、2008级临床医学、护理学英语方向两个专业本科层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时或偶尔才上网,上网利用<生理学>网络课程来学习生理学知识的也不到1/ 3,应用情况欠佳.对网络课程的需求,66.18%的学生认为建设<生理学>网络课程很有必要;网络课程的建设从内容及内容编排、设计制作等方面均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

    作者:阳秀英;何显教;赵善民;王映;黄丽娟;王彩冰;梁祚仁;黄俊杰;黎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