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涛;浦涧;汪建初;罗永庠;韦忠恒
目的 探讨臂式电子血压计与水银血压计对脑卒中患者监测血压值的差异.方法 用臂式电子血压计和水银血压计分别对100例脑卒中患者同时进行两种方法测量,记录分析每次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结果 两种方法测得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臂式电子血压计与汞柱血压计测量的血压值相近,可代替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作者:韦兰春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在治疗儿童急性喉炎合并Ⅲ度及以上喉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0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监护病房(PICU)收治儿童急性喉炎45例,其中Ⅱ度喉梗阻21例(47.67%),Ⅲ度23例(51.11%),Ⅳ度1例(2.22%),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16例(35.56%).患儿均选用较正常年龄对应管号小1~2号导管行经口气管插管.插管指征:Ⅲ度喉梗阻经雾化及静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短期症状不缓解或进行性加重,存在威胁生命的呼吸衰竭15例;Ⅳ度喉梗阻1例,其中1例在院外行气管切开.结果 除2例为院外气管插管带入外,余患儿插管过程均顺利,操作时无窒息.患儿插管后均行呼吸机机械通气,带管时间平均3.2天(24h~10天).所有患儿拔管后常规使用经鼻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平均1.8天(6h~3天).初次拔管失败者1例.患儿均好转出ICU,1周内无再次入ICU,平均住ICU天数2.73天(1~10天).结论 在雾化及静脉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不缓解的情况下,气管插管治疗可用于急性喉炎所致严重喉梗阻,多数情况下可取代气管切开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作者:黄赛虎;谢敏慧;张庆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1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50例正常人进行SF测定.结果 乳腺癌术后未复发组SF含量为(79±63)μg/L,与正常对照组(69±65)μg/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局部转移组及术后复发局部伴内脏/骨转移组SF含量分别为(183±156)μg/L和(312±155)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乳腺癌患者病情越接近晚期,SF含量越高.结论 SF测定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监测疗效、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露;张木坤;余小青;张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穿孔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27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中治愈23例(占85.19%),其中2例一期修补术后发生再瘘,经积极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14.81%).结论 感染性休克是食管穿孔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早期诊断、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黄耀联;韩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医用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对医学生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尝试口诀教学法,创编教学口诀40多条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黄世稳;黄锁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病理所见及诊断方法,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 7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预后良好,随诊无复发.结论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肿瘤的发现依赖于B超、CT、MRI影像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的唯一办法.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
作者:胡碧清;阳桂丽;廖芝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好发于成人,因其解剖关系常难以处理,治疗不当常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承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路径的选择,以减少术后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方法 选择甲状腺肿瘤较小的病例33例,内镜下采用胸骨前路径,Trocar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分离颈前筋膜进行手术.结果 3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6±13)min,出血量为(68±9)ml,术后均无明显皮下瘀斑及麻木感.结论 此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局部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
作者:陆涛;浦涧;汪建初;罗永庠;韦忠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分脑内型及脑外型,大多为脑内型,只有少数为脑外型.脑内和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治疗难度和预后差别均很大.我科自2004年12月~2008年10月手术治疗各种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4例,现结合文献作一总结.
作者:刘桂彪;陈家康;黄河清;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薛建荣;李学东;陈鸿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结外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病理分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在胃肠道17例,占40.47%,头颈部15例,占35.71%,发生于其他部位少见,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原发结外淋巴瘤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及时活检或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可减少或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率.
作者:韦爱芳;韦嵩;张发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结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1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和物理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42例,明显改善75例,改善3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5.00%.结论 护理干预结合理疗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效果明显.
作者:梁菜清;张薇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肾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传统的经皮肾镜手术多采用俯卧位,此体位在摆放时比较难摆,患者肢体容易受压,而且需要全麻,给麻醉观察也带来不便,2008年1月~12月我们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采用斜仰卧位,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梁柳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症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816例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816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类型及好发年龄:①以单纯性增生多见,共719例(88.11%),复杂性增生50例(6.13%),单纯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3例(0.37%),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44例(5.39%);②以围绝经期多见,40岁以上共675例,占82.72%.结论 子宫内膜增生症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诊刮标本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及分类的方法.单纯性增生及复杂性增生可用孕激素保守治疗,不典型增生除有生育要求外,建议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庞朗;韦毓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肺切除术切除了有功能的肺组织,使肺组织减少,肺功能降低.通常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用力肺活量(FVC)下降36%~40%;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34%~36%;肺叶切除术后FVC下降7%~11%,FEV1下降约9%~17%[1].对低肺功能患者行肺切术,患者的肺功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增加术后呼吸衰竭、肺水肿及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导致病死率增加.低肺功能肺切除术的围术期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我院胸外科对52例中、重度肺功能障碍患者行肺切除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日凤;廖燕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应对措施.方法 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人死亡5例,占33.33%,植物生存1例,重残4例,轻残3例,良好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手术中持续低血压为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发现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术中妥善处理、麻醉深度控制及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有效控制颅高压,早期行脑保护;保持稳定正常血压和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能防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的发生,从而降低残死率.
作者:林中平;黄建龙;王雪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BET)的可行性.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的规定,确定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进行BET的干扰试验,并测定大非干扰浓度.结果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在2倍稀释时,无干扰作用.结论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可用BET法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并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谢本树;刘晟;庞国生;潘慧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方法 筛选医学生34名,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训练方式,运用卡氏16种人格因素(16PF)测验和主观评估量表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效果.结果 团体训练后,成员16PF量表和能力改变自我评价表的各项得分前测与后测、追踪测量之间相比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结论 团体心理咨询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改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
作者:李丹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没有备血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实施手术抢救.方法 采用限制性输液方法,结合多巴胺的调节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32~6.65kPa,紧急实施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结果 34例休克病人经过2h左右的抢救、手术的彻底止血后,休克症状很快改善,无一例出现DIC、肾功能衰竭,或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黏膜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现象,34例病人按正常手术预期拆线出院.结论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彻底止血前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 结合多巴胺的调节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32~6.65kPa,紧急实施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可减少出血量,减轻酸中毒,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提高早期成活率,减少创伤后期的并发症,术后康复好.
作者:韦湛影;严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高中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即时效果,为制定适宜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百色市祈福高中高一学生实施短期的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用相同的问卷在干预前后随机抽取学生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前后共发放问卷496份,回收有效问卷496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63.20%提高到干预后的77.97%(P<0.01);干预后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较干预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在当地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的即时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苏蓬勃;李俊;邱玲;韦救;梁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蜂螫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3例住院蜂螫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多器官损伤特点,并对早期就诊(螫伤24h内)和延迟就诊(螫伤24h后)患者对照比较,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之比为4.38∶1,其中22例(51.16%)出现急性肾损伤,21例(48.83%)出现急性溶血,19例(44.19%)出现中毒性肝炎,15例(34.88%)有心肌损害,共有16例(37.21%)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21例延迟就诊患者与22例早期就诊患者相比,发生急性肾损伤(100.00% vs. 4.55%)、急性溶血(66.67% vs. 31.82%)、心肌损害(52.38% vs. 18.18%)、中毒性肝炎(71.43% vs. 18.18%)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蜂螫伤可累及肾脏、肝脏、心脏、血液系统等多器官损害.肾脏及血液系统损伤为严重;所造成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可能与溶血和肌溶解所导致的肾小管堵塞有关;早期就诊治疗可阻断蜂螫伤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内脏器官损害.
作者:韦喆;牙秋艳;覃勋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