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有机化学口诀教学法的探讨

黄世稳;黄锁义

关键词:有机化学, 医用, 口诀教学法
摘要:医用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学好这门课对医学生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医用有机化学教学中尝试口诀教学法,创编教学口诀40多条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无创呼吸机在开胸术后治疗低氧血症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 总结探讨无创呼吸机在开胸术后治疗低氧血症的应用与护理,以提高其在开胸术后的应用技术及护理水平.方法 对19例开胸术后出现低氧血症患者,先给予加大氧流量吸入处理,症状无明显改善则接无创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在上机后1h、2h、4h、8h测血气分析,并严密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和SpO2变化.结果 上机后动脉搏血气指标pH、PaO2、PaCO2较上机前差异有显著性.17例患者治疗后缺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动脉血气明显好转;2例患者因病情逐渐加重,改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好转.结论 无创呼吸机在开胸术后治疗低氧血症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周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2例报告

    肱骨髁间骨折是肘关节的一种严重损伤,好发于成人,因其解剖关系常难以处理,治疗不当常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承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曲安奈德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使用曲安奈德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近5年诊治的49例(56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及激素治疗资料,治疗组(27眼)术后使用曲安奈德及短期口服泼尼松龙;对照组(29眼)单纯口服泼尼松龙.56眼均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分析术后葡萄膜炎复发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6个月,有14眼出现前葡萄膜炎复发,其中治疗组6眼,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8眼,复发率为27.59%.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使用曲安奈德眼部注射治疗,在减少全身使用激素的情况下亦可获得较轻的术后炎症反应、较少的并发症和减少葡萄膜炎的复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

    作者:阳昇;陈光胜;李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妊娠分娩是生殖健康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产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分娩镇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近年来开展病人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PCEA)用于分娩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珩;郑容华;刘源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1].精神分裂症病程长,易复发,有些患者需长期服药,甚至丧失劳动能力,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除了临床上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外,健康教育在患者康复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它疾病患者相比又有其特殊性,故如何做好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促进病人康复、重返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精神科护理界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进行了许多研究,现综述如下.

    作者:谢鸿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导管检查在法乐四联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法乐四联症(TOF)是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约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8%.早在1888年法国内科医生 Etienne Fallot 首先指出该畸形的四个基本病变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室肥厚.1945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Alfred Blalock 医生完成了第一例成功的TOF手术.近年来,随着对TOF病理改变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以及婴幼儿TOF手术的开展,TOF 根治术的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术仍有一定的风险,其影响因素包括术前对TOF病情的认识.TOF心导管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术准备,判断哪些患儿可做根治术,哪些患儿需先做姑息性手术.为提高 TOF手术成功率,笔者就心导管检查在TOF 根治术的术前评估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媛;严华;符春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52例中重度肺功能障碍肺切除术的护理

    肺切除术切除了有功能的肺组织,使肺组织减少,肺功能降低.通常一侧全肺切除术后用力肺活量(FVC)下降36%~40%;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下降34%~36%;肺叶切除术后FVC下降7%~11%,FEV1下降约9%~17%[1].对低肺功能患者行肺切术,患者的肺功能会进一步下降,从而增加术后呼吸衰竭、肺水肿及心律失常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导致病死率增加.低肺功能肺切除术的围术期处理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我院胸外科对52例中、重度肺功能障碍患者行肺切除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日凤;廖燕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汕头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汕头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延误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就诊于医院的16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就诊延误定义为≥2个月的时间没有就诊于医疗机构.结果 165例患者中,仅53例(32.12%)在出现明确的精神症状1个月内到医疗机构就诊,96例(58.18%)就诊延误≥2个月,8例(4.85%)≥3个月;8例(4.85%)≥6个月.影响患者就诊延误的主要因素是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文化程度低、求救于迷信活动和非专科医院、没有稳定的婚姻关系.结论 汕头市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严重的就诊延误.针对就诊延误的影响因素,应通过健康教育和精神障碍筛查等手段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就诊率.

    作者:郭赛玲;陈世珍;巫妙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不同血样采集管对全血微量元素测定的影响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血样采血管对全血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0例健康体检成年人,分别用肝素钠抗凝管、EDTA-K2抗凝管和空白真空采血管各留取全血2ml,进行Cu、Zn、Ca、Mg、Fe五种元素测定,以评价不同抗凝管对全血五种元素测定的影响.结果 肝素钠抗凝管和空白管比较各元素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EDTA-K2管与肝素钠管结果比较Cu、Ca、Mg、Fe四种元素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Zn元素结果明显增高(P<0.01).结论 EDTA-K2抗凝管对Zn元素测定结果影响很大,所以不能用EDTA-K2抗凝管留取样本进行全血五元素测定.而肝素钠抗凝管与空白管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梁廷中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AF内固定与Dick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差异,为基层医院临床选择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等数据库,检索从1995~2009年有关AF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文献资料.Review Manager4.2专用软件比较AF内固定与Dick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对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并与传统的手术进行比较,用Meta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估计各指标的加权均数差(WMD)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共3篇文献.术后椎体前缘高度的WMD为6.39,其95%CI为(4.86,7.92),P<0.01.结论 AF内固系统系统具有更强大的轴向撑开力及椎体前方张力,椎体前缘的高度恢复更好,操作更简易,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陈灼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持续性枕后位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当S≥+3时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儿结局的分析.方法 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住院分娩的128例第二产程持续性枕后位且S≥+3中选择产钳助产66例(产钳组)和剖宫产62例(剖宫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比较两组年龄、孕周、胎次、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住院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吸入综合征、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NICU.结果 两组年龄、胎次、孕周、产褥感染、新生儿吸入综合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软产道裂伤、产后出血、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产妇住院时间、新生儿颅内出血及窒息、NICU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持续性枕后位时低位产钳助产与剖宫产相比产钳助产方法优于剖宫产术,及时处理并选择佳分娩方式对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减少产科纠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灵芝;李桂锋;郑少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蜂螫伤43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蜂螫伤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43例住院蜂螫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多器官损伤特点,并对早期就诊(螫伤24h内)和延迟就诊(螫伤24h后)患者对照比较,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之比为4.38∶1,其中22例(51.16%)出现急性肾损伤,21例(48.83%)出现急性溶血,19例(44.19%)出现中毒性肝炎,15例(34.88%)有心肌损害,共有16例(37.21%)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21例延迟就诊患者与22例早期就诊患者相比,发生急性肾损伤(100.00% vs. 4.55%)、急性溶血(66.67% vs. 31.82%)、心肌损害(52.38% vs. 18.18%)、中毒性肝炎(71.43% vs. 18.18%)比例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蜂螫伤可累及肾脏、肝脏、心脏、血液系统等多器官损害.肾脏及血液系统损伤为严重;所造成急性肾损伤的原因可能与溶血和肌溶解所导致的肾小管堵塞有关;早期就诊治疗可阻断蜂螫伤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内脏器官损害.

    作者:韦喆;牙秋艳;覃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0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病的临床分析

    结核病是艾滋病常见和先发生的机会性感染之一,随着HIV感染的流行,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在回升.HIV感染者感染结核杆菌后,结核病的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30倍[1].为了解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医生的认知水平和防控能力,现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我院感染性疾病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20例HIV/AIDS合并肺结核病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梁翠玲;吕善东;刘蓉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概况

    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与结合蛋白组成的复合体称为端粒.其功能是维持染色体稳定,防止染色体降解、融合、重组和丢失.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苷酸蛋白酶(RNA),其作用是以自身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端粒的重复序列并接到染色体末端而维持其长度.除生殖细胞和少数造血细胞外,正常体细胞的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当端粒酶被激活时,不断合成端粒重复序列DNA,补充细胞分裂时缩短的端粒,导致细胞无限增殖、永生化、转为恶性.研究表明,人类70%~95%的恶性肿瘤端粒酶活性增高,而癌旁或正常组织端粒酶无或低表达[1~3].故端粒酶作为目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而倍受关注.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占中国女性癌症的第二位.端粒酶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现就端粒酶活性与宫颈癌的关系予以综述.

    作者:丁燕玲;赵应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内镜下胸乳路径不分离胸前皮瓣甲状腺手术体会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路径的选择,以减少术后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方法 选择甲状腺肿瘤较小的病例33例,内镜下采用胸骨前路径,Trocar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分离颈前筋膜进行手术.结果 3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6±13)min,出血量为(68±9)ml,术后均无明显皮下瘀斑及麻木感.结论 此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局部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

    作者:陆涛;浦涧;汪建初;罗永庠;韦忠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实习中护生自我管理能力存在问题与对策

    自我管理,对大学生而言,主要是指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卓有成效地利用和整合自我资源(价值观、时间、心理、身体、行为和信息等),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从而趋向于自我完善的活动[1].临床护理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学习护理专业理论及技能之后,从学校转到医院,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护理工作能力的学习方法.而护理临床实习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与护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我们拟对护理本科生在临床护理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思考.

    作者:黄玉兰;赵小平;何兰燕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社区门诊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妇科就诊患者3年来阴道病发展情况.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观察清洁度、炎症细胞、霉菌和滴虫.结果 2007年4 344例阴道物检查中,炎症反应898例,占20.67%,霉菌742例,占17.08%,滴虫52例,占1.19%;2008年5 650例阴道物检查中,炎症反应1 785例,占31.59%,霉菌991例,占17.54%,滴虫56例,占0.99%;2009年5 987例阴道物检查中,炎症反应2 235例,占37.33%,霉菌1 216例,占20.31%,滴虫60例,占1.00%.结论 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作者:赖国健;唐萍;谢佩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279例油漆工人过敏性鼻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油漆工人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易感因素以及与工作环境的关系.方法 对279例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油漆工人,主要从事油漆喷涂操作,有明确吸入致敏原史;过敏性鼻炎组血清总IgE阳性检出率高于非过敏性鼻炎组(P<0.01).结论 血清总IgE测定对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油漆工人是变应性鼻炎的好发人群,采取积极主动的防护措施,及时有效的抗过敏治疗是当前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凌天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时机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慢性肾功能竭衰(CRF)患者开始透析时肾功能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选择合适的透析时机提供依据.方法 查阅1999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CRF住院患者的病案共865例,统计CRF患者开始透析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其他相关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预测值(eGFR),并按不同条件分组.结果 45岁以下患者占60.20%,自费患者为80.60%.患者进入透析时eGFR为(4.01±3.63)ml/(min·1.73m2),Scr为(1235.42±513.52)μmol/L;90.65%患者有明显尿毒症症状,低白蛋白血症患者62.80%.与国内外资料比较,患者eGFR预测值分别低于美国患者和国内长沙地区患者(P<0.01).结论 CRF患者以年轻、男性患者多见.肾小球肾炎患者仍居高不下,慢性梗阻性肾病患者占该院第二位原因,与该地处边远山区有关.绝大部分患者在肾功能非常差,尿毒症状相当明显才开始透析.本组患者开始透析时机要较美国患者和国内长沙地区患者晚.透析时机过晚原因主要是发现CRF时机过晚、经费困难、对疾病认识不足;退出透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费问题.因此,在我国,尤其是老、少、边、山、穷地区如何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疾病,从而如何提供早期防治措施,如何建立更广泛的医疗保障体系是解决延缓透析时期、解决透析时机过晚的关键.

    作者:林栩;尤燕舞;杨发奋;王洁;黄鹏;郭鹏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没有备血的情况下如何对失血性休克的孕产妇实施抢救

    目的 探讨在没有备血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在紧急情况下如何对失血性休克病人实施手术抢救.方法 采用限制性输液方法,结合多巴胺的调节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32~6.65kPa,紧急实施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结果 34例休克病人经过2h左右的抢救、手术的彻底止血后,休克症状很快改善,无一例出现DIC、肾功能衰竭,或输液过多过快引起肺水肿、脑水肿、黏膜水肿、电解质紊乱等现象,34例病人按正常手术预期拆线出院.结论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彻底止血前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 结合多巴胺的调节把平均动脉压维持在5.32~6.65kPa,紧急实施确定性手术,控制活动性出血,可减少出血量,减轻酸中毒,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休克期组织器官的灌注和氧供,提高早期成活率,减少创伤后期的并发症,术后康复好.

    作者:韦湛影;严萍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