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探讨

林中平;黄建龙;王雪涛

关键词:神经外科手术, 脑梗塞
摘要: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应对措施.方法 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人死亡5例,占33.33%,植物生存1例,重残4例,轻残3例,良好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手术中持续低血压为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发现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术中妥善处理、麻醉深度控制及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有效控制颅高压,早期行脑保护;保持稳定正常血压和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能防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的发生,从而降低残死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产科分娩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妊娠分娩是生殖健康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对分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产妇清醒、无痛苦地分娩,分娩镇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近年来开展病人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PCEA)用于分娩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珩;郑容华;刘源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改良拔尿管法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

    留置尿管是泌尿外科病人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传统的拔尿管法拔管时常致病人尿道不适、疼痛等,拔管后常有尿痛、尿胀、尿短等感染症状,甚至出现血尿、排尿困难而需重新置导尿管等.我科2008年5月~12月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根据循证结果[1,2]及临床经验制订出改良拔尿管法并实践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国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田东县祥周镇肝癌发病及防治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田东祥周镇人群肝癌(HCC)的发病及防治情况;探讨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宣传肝癌的防治知识,提高防治意识.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并适宜开展HCC防治知识的宣传与讲解.结果 祥周镇2007年5月~2008年4月肝癌共发现肝癌52例,发病率是117.8/10万;肝癌患者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84.62%,88.46%的患者以易污染黄曲霉毒素B1(AFB1)的玉米及花生为主食;多数患者具有嗜好烟酒及食生鱼习性,分别占46.15%、50.00%和53.85%;92.31%的患者及家属缺乏对HCC的正确防治知识.结论 田东县祥周镇属于肝癌高发区,肝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这可能与高AFB1暴露污染、高HBV感染、不良生活习性及防治意识的缺乏有关.

    作者:马爱敏;罗义雄;万奇灵;龙喜带;黄永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广西平果县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对平果县2009年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平果县2009年手足口病共发病1 649例,死亡6例,发病率为33.70/万,病死率为0.36%.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夏秋季多见,5岁及以下幼儿发病多,占总病例数的95.63%.结论 早发现、早隔离治疗病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是防控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蒙启飞;蒋文芬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青年大学生自发性气胸40例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青年大学生自发性气胸的护理.方法 对40例青年大学生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青年大学生心理反应良好,临床痊愈快.结论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做好心理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保持呼吸、循环正常是自发性气胸护理措施的重点.

    作者:夏平波;曹明霞;张巍;李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开腹及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128例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和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为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指导.方法 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128例,将其分为开腹全子宫切除术组(开腹组)60例和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组(腹腔镜组)68例,两组病例术前临床资料有可比性.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开腹组(P<0.01),术后3h、24h、48h疼痛评分腹腔镜组均低于开腹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时间短(P<0.01)、术后体温低(P<0.01)、住院天数短(P<0.01);腹腔镜组术后病率为0,开腹组为5.0%.结论 对于单纯性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在术后疼痛、术后排气、腹部创伤上明显优于开腹组.

    作者:孙秀萍;王爱芬;李蔚心;张建亚;温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31例疗效观察

    目的 总结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的经验,探讨其手术操作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31例大型听神经瘤均经CT和MRI扫描确诊,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对大型听神经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面神经和听神经的功能评估.结果 肿瘤全切除23例(74.19%),次全切除8例(25.81%).面神经解剖保留24例(77.42%),术后2周功能保留21例.听神经解剖保留6例,术后2周功能保留2例.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较好方法,对面神经、听神经可获得解剖与功能的保护,明显降低并发症与病死率.

    作者:张勤;顾建军;高广忠;鲁峻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14例化疗的护理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及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对14例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行保护性隔离,给予心理支持,严密观察和护理化疗不良反应,做好职业防护.结果 14例患者中9例好转,3例死亡,2例转回当地医院治疗.结论 由于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有效的护理使病人能坚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覃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肺复苏后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酶对比研究

    目的 研究心肺复苏后、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复苏后及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酶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鉴别提供思路.方法 选择急诊心肺复苏病人16例,心肌梗死心跳骤停并行心肺复苏病人8例,心肺复苏成功当时及以后每2h抽血测CK、CK-MB,同期入选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人16例,在入院当时及以后每2h抽血测定CK、CK-MB,比较三组CK、CK-MB变化规律.结果 心肺复苏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心肺复苏组CK、CK-MB时间浓度曲线分别呈单向抛物曲线、单峰曲线、双峰曲线,其峰值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CK、CK-MB升高程度和时间变化曲线类型可作为鉴别心肺复苏、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病人的依据.心肺复苏后心肌酶较心肌梗死显著升高.

    作者:王光耀;何汉康;石磊;陈剑;黄华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社区更年期妇女性活动调查

    目的 了解社区更年期妇女性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医疗机构有效提供保健服务和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由专人对社区40~55岁共1 512例已婚妇女以访问形式进行性活动调查.结果 80.35%更年期妇女仍有性要求;81.08%更年期妇女认为绝经并不标志性生活终结.94.37%更年期妇女认为性生活在婚姻中的作用是重要的;68.78%更年期妇女对性生活感到满意.结论 生理、心理和社会是影响更年期妇女性活动三个主要方面的因素.

    作者:桂琴;郑建军;吴荣初;吴耀华;李剑霜;梁丽禅;蒲术耘;黄益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评价

    目的 通过实验探讨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并作初步评价.方法 采取经EDTA-K2真空管抗凝的静脉血高、中、低值标本,参考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SH)的有关规定采用XT-1800i对常用指标,从准确度、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各项参数线性变化等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全血样品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变异系数(CV)均<1%.红细胞压积(HCT)的CV为1.47%,血小板(PLT)的CV为2.73%.互染率:WBC、Hb为0,RBC为0.33%,HCT为0.32%,PLT为0.46%.相关性在0.995以上,线性及线性范围较好.结论 XT-1800i血细胞分析仪具有较高的性能,适宜在基层医院检验科推广使用.

    作者:赵卫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8592例院前急救分析

    院前急救是指患者从现场到医院之前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包括现场抢救和运送途中的救治[1].为了解百色市区院前急救病例的疾病分类和死亡病种构成,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笔者就百色市急救中心2006年11月~2009年11月院前救治的8 592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产科休克26例分析

    产科休克是发生在妊产妇的休克,与妊娠或分娩有直接关系,以失血性休克为主.为探讨造成产科失血性休克的原因,减少产科休克的发生,以及早期诊断、及早处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时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现对我院26例产科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余盛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心导管检查在法乐四联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法乐四联症(TOF)是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其发生率约占全部先天性心脏病的8%.早在1888年法国内科医生 Etienne Fallot 首先指出该畸形的四个基本病变为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及右心室肥厚.1945 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 Alfred Blalock 医生完成了第一例成功的TOF手术.近年来,随着对TOF病理改变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以及婴幼儿TOF手术的开展,TOF 根治术的成功率有明显的提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手术仍有一定的风险,其影响因素包括术前对TOF病情的认识.TOF心导管检查主要目的是为了手术准备,判断哪些患儿可做根治术,哪些患儿需先做姑息性手术.为提高 TOF手术成功率,笔者就心导管检查在TOF 根治术的术前评估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媛;严华;符春晖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原发结外淋巴瘤42例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结外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病理分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在胃肠道17例,占40.47%,头颈部15例,占35.71%,发生于其他部位少见,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原发结外淋巴瘤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及时活检或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可减少或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率.

    作者:韦爱芳;韦嵩;张发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尿液培养检出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与分析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确诊尿路感染患者采取中段尿培养分离出的病原菌进行细菌分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85株病原菌中66.49%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168株占43.64%)居首位,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5株,11.69%).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而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噻吩、氨苄青霉素/ 舒巴坦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96.40%、94.60%、92.30%和92.3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为100.00%,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尿路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呈上升趋势,临床医生应关注尿液培养分离菌的变迁及药物耐药的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抗生素.

    作者:夏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抗甲状腺药物与升白细胞药物联用的观察

    目的 探讨抗甲状腺药物(ATD)与升白细胞药物联用对预防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作用.方法 将204例Graves病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在ATD治疗的同时加用升白细胞药物,B组单纯使用ATD,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发生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例数及病情好转例数.结果 A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率少于B组(P<0.05),两组病情好转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ATD治疗的同时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可使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降低,且对甲亢疗效无影响.

    作者:吴标良;韦华;何明杰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72眼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72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0.1者6眼,~0.3者12眼,~0.5者30眼,≥0.5者24眼.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浑浊、纤维素渗出、色素播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有效、严格、稳定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符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1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50例正常人进行SF测定.结果 乳腺癌术后未复发组SF含量为(79±63)μg/L,与正常对照组(69±65)μg/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局部转移组及术后复发局部伴内脏/骨转移组SF含量分别为(183±156)μg/L和(312±155)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乳腺癌患者病情越接近晚期,SF含量越高.结论 SF测定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监测疗效、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露;张木坤;余小青;张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 P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见习课的实施体会

    为了适应新形势对医学教学的要求,右江民族医学院传染病学见习课试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将P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的体会总结报告.

    作者:覃雪英;覃后继;周耀南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