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本树;刘晟;庞国生;潘慧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出现脑卒中后抑郁(PSD)对康复预后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后对102例脑卒中患者,其中治疗组(抑郁组)52例,对照组(非抑郁组)50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对治疗组同时还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经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较对照组差(P<0.01).结论 PSD是阻碍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有不利影响,在临床治疗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韦仕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探讨其危险因素,寻找预防应对措施.方法 对1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大面积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病人死亡5例,占33.33%,植物生存1例,重残4例,轻残3例,良好2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微循环障碍、血管损伤、脑血管痉挛、颅高压、手术中持续低血压为颅脑损伤术后大面积脑梗塞的高危因素,各因素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早期发现的关键在于仔细观察病情、及时复查颅脑CT.术中妥善处理、麻醉深度控制及术后维持内环境稳定,有效控制颅高压,早期行脑保护;保持稳定正常血压和早期应用钙离子拮抗剂及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等综合治疗能防止颅脑损伤术后脑梗塞的发生,从而降低残死率.
作者:林中平;黄建龙;王雪涛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寒战(shivering)是骨骼肌收缩增加热能以抵抗机体温度过低的保护性应激反应,表现为战栗、肌强直或躁动不安.麻醉后寒战(postanesthetic shivering,PAS)是临床麻醉的常见并发症.现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PA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唐进辉 刊期: 2010年第02期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CO)后,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四肢无力或短时昏厥等症状,重者可伴有四肢肌张力增强、阵发性惊厥,昏迷时间较长较深,甚至死亡.我科于2008年9月收治1例急性CO中毒合并全身重度烧伤的患者,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精心护理,治愈出院.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凤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13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50例正常人进行SF测定.结果 乳腺癌术后未复发组SF含量为(79±63)μg/L,与正常对照组(69±65)μg/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复发局部转移组及术后复发局部伴内脏/骨转移组SF含量分别为(183±156)μg/L和(312±155)μg/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乳腺癌患者病情越接近晚期,SF含量越高.结论 SF测定对乳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监测、病情观察、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监测疗效、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刘露;张木坤;余小青;张逸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路径的选择,以减少术后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方法 选择甲状腺肿瘤较小的病例33例,内镜下采用胸骨前路径,Trocar直接穿刺到胸骨上窝,分离颈前筋膜进行手术.结果 3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6±13)min,出血量为(68±9)ml,术后均无明显皮下瘀斑及麻木感.结论 此方法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局部皮肤麻木感及皮下瘀斑的发生.
作者:陆涛;浦涧;汪建初;罗永庠;韦忠恒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点,探讨IFI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IFI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部位、真菌学特征及治疗结果,随机分为氟康唑组及伊曲康唑组,每组29例.结果 58例患者均有发热,感染部位以肺部及口腔多见,致病菌以白色念珠菌及曲霉菌为主.伊曲康唑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氟康唑组(P<0.01).结论 伊曲康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
作者:李云;潘海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原发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结外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病理分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灶在胃肠道17例,占40.47%,头颈部15例,占35.71%,发生于其他部位少见,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结论 原发结外淋巴瘤临床上并非少见,但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及时活检或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可减少或避免误诊,提高诊断率.
作者:韦爱芳;韦嵩;张发恩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及护士的自我防护措施.方法 对14例HIV/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行保护性隔离,给予心理支持,严密观察和护理化疗不良反应,做好职业防护.结果 14例患者中9例好转,3例死亡,2例转回当地医院治疗.结论 由于护理措施得当,未发生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有效的护理使病人能坚持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覃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 B超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56例72个病灶,肿瘤直径1.6~6.8cm.应用无杆温冷循环微波治疗仪行肝脏转移瘤MWA治疗.对直径<3cm结节单针插入单点消融,>3cm结节双针插入两点消融,>5cm结节插入3~4针、多点复合消融.术后辅以经化疗泵脐静脉介入化疗.随访观察病灶影像形态表现、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病人病情缓解率与生存时间.结果 MWA经过均顺利,并发出血2例(3.57%),均保守治愈,无相关死亡.随访率为92.86%(52/56),随访期18~65个月,缓解率为89.29%.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6.43%、75.00%和44.64%.结论 MWA联合经脐静脉介入化疗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有效微创局部治疗方案.
作者:张其顺;刘雷;黄世锋;卢海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诺扬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寻求一种更佳无痛人流麻醉方案.方法 选择9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无痛人流病人,随机分为 A、B两组,每组45例.A组予静脉推注异丙酚2.0mg/kg,B组静脉推注诺扬1mg,1min后给予异丙酚2.0mg/kg.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呼吸、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术后记录呼唤应答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 两组病人诱导后的血压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手术开始后恢复,两组术中MAP、呼吸、HR、SpO2以及呼吸抑制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手术结束后B组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结论 诺扬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蒙元劲;莫莉;曾琼珍;戎尚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灵山县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灵山县2005~2008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灵山县共报告肺结核1 094例,发病率为77.49/10万,痰检阳性率为44.63%;2006年报告肺结核1 255例,发病率为88.97/10万,痰检阳性率为34.48%.2007年报告肺结核1303例,发病率为90.76/10万,痰检阳性率为33.61%;2008年报告肺结核1 072例,发病率为72.80/10万,痰检阳性率为33.30%;地区分布不均衡,发病率高是丰塘镇,为239.08/10万,其次是平山镇,为177.06/10万.发病率低是陆屋镇,为36.35/10万.3~10月登记的病例较高,其中以5月份为显著共有447例,占9.46% (447/4 724).1月份登记的病例少为283例,占5.99%.年龄分布主要在壮年组(20~69岁),占发病总数的80.44%;男性发病数明显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2.568∶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9%(4 355/4 724).结论 应加强广西灵山县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采用现代肺结核病控制技术,控制肺结核病疫情.
作者:邓肖英;李齐芳;龚明成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胃肠道并发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颅脑损伤病人根据GCS评分分重型组33例,特重型组27例,两组入院24~48h内鼻饲肠内营养液,观察鼻饲耐受量、过渡全肠内营养(TEN)时间、相关胃肠道并发症及第1、7、14天相关营养指标.结果 重型组EN支持耐受好,大多数能实现TEN胃肠道并发症少且能纠正营养不良;特重型组耐受差,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营养不良难以纠正.结论 EN胃肠道并发症与创伤严重程度、喂养速度、喂养量有关.
作者:姚柱炜;蒙剑锋;钟东;郭文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护生沟通能力,适应现代护理职业素质的需要.方法 随机抽取护理专业2007、2008级各2个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角色扮演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结果 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学习兴趣、学生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进行护患沟通训练,能有效提高护生沟通能力.
作者:王桂荣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对于人文医学教育的解读,目前存在着泛伦理化的倾向,有的人将人文医学教育理解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以生成一种对病人的同情心和悲悯心.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狭隘的.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仅仅是人文医学教育的底线要求,而不是它的全部,更不是它的核心和高要求.人文医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而且要使他们过一种有尊严和有意义的生活,担当起对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和人类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对人的生命的敬畏姿态与终极关怀.
作者:王华生;宁泽晖;农乐颁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手术之前着重在于改善心脏及呼吸功能;手术之后维持稳定的循环功能,适时脱离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结果 本组30例中有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例发生切口感染.结论 着重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达到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目的 .
作者:苏惠霞;肖海霞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留置尿管是泌尿外科病人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传统的拔尿管法拔管时常致病人尿道不适、疼痛等,拔管后常有尿痛、尿胀、尿短等感染症状,甚至出现血尿、排尿困难而需重新置导尿管等.我科2008年5月~12月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根据循证结果[1,2]及临床经验制订出改良拔尿管法并实践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国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使图书馆的基础服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基于实体馆藏的服务拓展为基于全球信息资源的读者服务.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仅仅是典藏文献和为读者提供书刊借阅的地方,而已经发展成为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的综合性知识服务系统,成为学校教学和科研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二课堂.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读者服务工作已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服务已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唯一选择.为此,图书馆读者服务需要在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和人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中应有的作用.
作者:黄正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食管穿孔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27例食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中治愈23例(占85.19%),其中2例一期修补术后发生再瘘,经积极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14.81%).结论 感染性休克是食管穿孔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早期诊断、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黄耀联;韩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8例(72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术后视力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视力≤0.1者6眼,~0.3者12眼,~0.5者30眼,≥0.5者24眼.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内皮水肿、房水浑浊、纤维素渗出、色素播散,无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在有效、严格、稳定控制血糖的前提下,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符艳丽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