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对血糖的影响研究

邓文杰

关键词:美托洛尔, 舒张期高血压, 血糖
摘要: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对血糖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2012年收治舒张期高血压100例,其中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另5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4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舒张压分别为(108.5±8.9)mmHg、(78.2±7.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0,P<0.05).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舒张压分别为(112.8±10.8)mmHg、(67.4±1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糖比较,两组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6个月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0.05),12、24个月差异显著( P<0.05).结论: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好,但可引起血糖升高.如长期使用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应注意血糖的监测与处理.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护理记录中的缺陷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记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7月我院精神科在院及出院病历260份,对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精神卫生法>要求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干预对策.结果:护理记录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有记录不完整;记录不及时,连续性差;与其它医疗文件记录不一致;记录中带有主观判断;保护性约束记录缺陷.结论:必须规范精神科护理记录书写,以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作者:朱兴延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盐溶液1 000ml+唑来膦酸5mg,1次/d,治疗3个月;对照组口服雌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治疗3个月.采用DEXA仪对L2-4前后位及股骨上端的股骨颈(Neck)、三角区(Wald's)和粗隆(Torch)处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Wald's处的BMD均有显著增加(t=6.81,P<0.01,t=1.65,P<0.05);AKP明显升高(t=25.35,12.55;P<0.01),Ca/Cr和HPr/Cr明显降低(t=37.95,20.24;P<0.01.t=43.93,28.24;P<0.01),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14.12,32.00,18.00;P<0.01).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效果显著.

    作者:董建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小板活化因子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在川崎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川崎病患儿40例,根据超声心动图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0例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30例;另选择3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测量三组儿童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含量.结果:川崎病患儿急性期与恢复期的PA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川崎病患儿急性期PAF含量显著高于恢复期(P<0.05);急性期冠状动脉损伤患儿PAF含量显著高于无冠状动脉损伤组(P<0.05);川崎病患儿的PAF含量与冠状动脉扩张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川崎病患儿血浆PAF可能参与了该病病理生理过程,与患儿冠状动脉损伤有一定联系.

    作者:徐宝华;束进;刘昕;朱红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52例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我院普外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行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52例,认真做好围术期评估及护理.结果:52例手术切口均达到甲级愈合.其中,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阴囊血肿2例,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强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伟;郭宇;杨静东;孙树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颈椎损伤合并截瘫的临床护理及体会

    颈椎损伤是骨科严重的创伤之一,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或截瘫.对颈椎损伤合并截瘫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抢救生命、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均十分重要.我院1996 ~2006年收治颈椎损伤合并截瘫74例,治疗效果均较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凤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不育10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孕症的原因和宫腔镜、腹腔镜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对108例不孕症进行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相应的宫腔镜和腹腔镜不孕不育手术治疗.术后一年的妊娠率44%.结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对于女性不育不孕症的评价、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姜鸿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对血糖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对血糖的影响.方法:我院2010~2012年收治舒张期高血压100例,其中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另50例为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4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舒张压分别为(108.5±8.9)mmHg、(78.2±7.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0,P<0.05).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24个月后舒张压分别为(112.8±10.8)mmHg、(67.4±1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8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糖比较,两组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6个月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0.05),12、24个月差异显著( P<0.05).结论:使用美托洛尔治疗舒张期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好,但可引起血糖升高.如长期使用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应注意血糖的监测与处理.

    作者:邓文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协同护理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CCM)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女性流浪精神病患者60例实行CCM模式.入组时和半年后利用NOSIE和SDSS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半年后该组患者NOSIE量表中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抑郁等因子分和SDSS量表评分较入组时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CCM能提高女性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的全面康复.

    作者:李文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6min步行试验评价短期给氧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

    目的:比较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给氧前后6min步行试验结果,评价短期给氧的价值和意义.方法:纳入20例心力衰竭患者,比较患者吸入60%氧气30min前后6min步行距离、心率、SaO2和心功能分级的差异.结果:给氧治疗后,6min步行的距离由原来的(324±26)m提高到(378±3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功能Ⅲ级患者较Ⅱ级患者步行距离改善明显.但心率和Sa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给氧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min步行距离,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活动耐力.

    作者:徐绍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方法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综合性治疗及针对性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病情均明显好转,趋于缓解期而出院.结论:精心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系统性红斑狼的缓解.

    作者:吕金凤;孙春荣;夏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及应对策略

    目的:研究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20例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病历和现场调查.结果:完成病历调查和现场调查的316例患者中,服药完全依从127例(40.19%),部分依从93例(29.43%),不依从96例(30.38%);部分依从和不依从主要原因为患者认为自己病已经痊愈,不需要再服药,占45.50%;服药种类、服药数量与服药依从性之间有关联.结论:加强社区医疗服务质量、选用服用简便及单一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减少副反应是提高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何爱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社区实施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的2 254例适龄在册儿童、接受保健及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家长2 068例的相关资料.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家长对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明显加强.儿童预防接种覆盖率由2009年的83.98%上升到2012年的98.00%;儿童保健覆盖率由2009年的73.05%上升到2012年的95.03%;儿童家长满意度由2009年的87.05%上升到2012年的99.00%.结论:在社区开展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可增加家长的保健知识、提高社区儿童保健及预防接种的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张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39例进行护理.结果: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专业、有效的精心护理,对提高高龄股骨近端骨折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作者:杨艳;王广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患者疾病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与患者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关系.方法:调查100例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1年内的复发率,采用家庭危机个人评价量表(F-COPES)比较复发与未复发患者父母的家庭危机个人应对能力.结果:精神分裂症复发患者父母F-COPES总分为(84.29±12.52)分,明显低于未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127.46±16.61)分(t=13.45,P<0.01).精神分裂症复发率与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家庭危机应对能力能够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复发.

    作者:刘立芬;郭瑞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2011年1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加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凤君;常继英;夏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对精神科患者探视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患者探视家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性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结论:利用家属探视时间对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作者:卞佳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消化科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半年内的恢复程度及并发症的相关情况.结果:手术治疗后6个月内无患者死亡,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其中,术后出血2例(2.94%),手术切口感染2例(2.94%),胃瘫1例(1.47%).经及时治疗均有好转.经胃镜检查证实胃溃疡复发3例(4.41%),愈合良好65例,治愈率95.59%.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抢救应选择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吉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安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常见的安全隐患有误吸、误服、跌倒、走失、烫伤、自伤或伤人等问题,其发生与环境、责任心不强、疾病自身影响等因素有关.结论: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存在诸多安全问题,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加强护理知识培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护理干预,可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恒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炎性肠梗阻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炎性肠梗阻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炎性肠梗阻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行非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1.12,P<0.01);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上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6.69,P<0.01).结论:炎性肠梗阻应以采用非手术治疗为主.

    作者:杞映华;李志军;赵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重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实验组采用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HAMD评分、HAMA评分、CG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4.22,3.36;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喹硫平治疗双重抑郁症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