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币奖酬疗法应用研究

阎雪飞

关键词:慢性精神分裂症, 代币奖酬
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代币奖酬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者采取代币奖酬疗法,经代币奖酬疗法训练6个月后,采用精神患者观察表(NOSIE)与症状自评表(SCL-90)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NOSIE与SCL-90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均<0.01).结论:代币奖酬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生活及工作能力,值得应用于临床.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7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

    目的:研究p7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的关系.方法:采用链霉素抗生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p73蛋白的表达,观察p7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等的关系,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结果:p73基因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尤其是在乳腺癌发展的中晚期所起的作用更明显.结论:了解p73参与肿瘤发生、发展,在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方面能有所帮助.

    作者:王智勇;杨学成;魏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SOX方案联合热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SOX方案联合热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我院94例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给予SOX方案联合上腹部深部热疗;对照组48例,直接外科手术.分析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及两组患者的R0切除率.结果:实验组主要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周围神经毒性,无Ⅳ级不良反应;疾病控制率为76.1%.实验组与对照组R0切除率分别为87.8%和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X方案化疗联合热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中不良反应较轻,提高了局部晚期胃癌的R0切除率.

    作者:黎启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低体质量儿的临床血糖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低体质量儿的临床血糖变化.方法:分别在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1h、12h、24h、48h、72h从其足跟采血0.3ml,采用微量血糖仪检测.观察两组新生儿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糖含量,对比两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在出生后的1h、12h、24h、48h,观察组新生儿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低血糖率44.9%,对照组低血糖率为14.3%.结论:低体质量儿出现低血糖的几率大于正常体重儿,加强低体质量儿的血糖检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爱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循环水毯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环水毯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室温加热灌洗液保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循环水毯保温.结果:两组体温于手术开始及手术30min时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60min及手术完成时实验组体温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相较于手术开始时体温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寒战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实验组术后血压情况及术中心率情况均较为平稳,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循环水毯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中应用效果确切,可以有效保证患者体温的稳定,保障手术质量.

    作者:王琳;彭莉芳;王小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卵巢囊腺瘤62例CT和MRI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卵巢囊腺瘤CT及MR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卵巢囊腺瘤的临床诊断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2例,对所有患者行MRI、CT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影像检查诊断与终病理诊断符合率,评估MRI与CT检查在卵巢囊腺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MRI、CT检查在卵巢囊腺瘤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应用于卵巢囊腺瘤诊断具有更大价值(P<0.05).结论:临床上相当数量的卵巢囊腺瘤具备典型的影像学特点,MRI、CT表现特异,但仍有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需多项检查、综合分析.

    作者:张建飞;陈秋妍;张巧仪;罗建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精神科34例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提出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的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1~12月住院患者中发生的34例护理不良事件.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护士执行力差、评估不足;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不够;中夜班为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期.结论:医院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整体风险意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徐玉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盐溶液1 000ml+唑来膦酸5mg,1次/d,治疗3个月;对照组口服雌二醇环丙孕酮片,1片/次,1次/d,治疗3个月.采用DEXA仪对L2-4前后位及股骨上端的股骨颈(Neck)、三角区(Wald's)和粗隆(Torch)处的骨密度(BMD)进行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Wald's处的BMD均有显著增加(t=6.81,P<0.01,t=1.65,P<0.05);AKP明显升高(t=25.35,12.55;P<0.01),Ca/Cr和HPr/Cr明显降低(t=37.95,20.24;P<0.01.t=43.93,28.24;P<0.01),观察组变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14.12,32.00,18.00;P<0.01).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卵巢早衰继发骨质疏松症能够有效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增加骨密度,效果显著.

    作者:董建美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甲状腺全切术80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行甲状腺全切术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出现手足抽搐3例、声嘶1例、皮下血肿1例,无明显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病例,无甲状腺危象,无死亡病例.结论:把握合适的适应证,掌握手术要点,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疾病不仅安全有效,而且切除了病变组织,降低了残留组织病变复发率,值得选择性开展.

    作者:周春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孕产妇院前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孕产妇院前健康教育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 年6 月至2013 年4月在我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院前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院前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分娩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阴道自然分娩80例,剖宫产20例(20%);对照组经阴道自然分娩68例,剖宫产32例(32%).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程比观察组长;观察组贫血发生率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观察组尿潴留和哺乳失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产期积极开展院前健康教育,对母婴的健康、提高自然分娩率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余力;余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心理护理组在早期康复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护理前后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分、Fug-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心理护理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Fug-Meyer量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均有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症状及神经缺损功能恢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瑞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泌尿外科临床感染分析及对策探讨

    目的:总结泌尿外科临床感染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感染患者48例,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感染部位.结果:以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占68.6%.结论:在泌尿外科感染中以尿路感染为常见,主要多发生在留置尿管和住院时间长的患者中,有合并症的患者也容易罹患感染.

    作者:计加禧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赞美与认可技巧对建立良好护患沟通效果的影响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转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在临床上有上升趋势.许多纠纷与护患关系不良、沟通障碍等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则微乎其微.作为一个帮助者,护士有责任使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效果,而起到治疗作用, 护患关系也就成为治疗性关系.促成良好治疗关系的前提就是信任,信任是患者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除了充实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增加患者信任度之外,高质量的沟通技巧也是获得信任的基础.其中,通过赞美与认可患者来打开心灵沟通的纽带,是获得信任的第一步.

    作者:于荣;夏美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护理观察

    精神病患者的病情观察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环节,严密观察病情的目的是能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使护理活动有目标、有针对性.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妨碍护理人员观察患者的躯体疾病.现将我院观察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廖清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肿瘤术后化疗患者312例,其中,肺癌109例,乳腺癌121例,食管癌21例,胃癌52例,甲状腺癌9例;男性135例,女性177例;年龄32~80岁,中位年龄56岁.

    作者:刘岩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社会技能训练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强社会技能训练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社会技能训练干预组(观察组)与精神科常规方案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预后.结果:出院时两组各因子都有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社会技能训练,对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刘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制度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40例住院患者,按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进行一般管理护理和风险管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风险事件及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的85.0%(χ2=11.74,P<0.01);观察组意外事故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7%;投诉率3.3%,也低于对照组的17.5%(P<0.01).结论: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拉近护患关系,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对护理人员也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高耀秀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对精神科患者探视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精神科患者探视家属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精神科住院患者家属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2个月后比较两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家属满意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家属健康教育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家属知识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性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结论:利用家属探视时间对精神科患者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作者:卞佳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是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预后不良及危害社会的特点.由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会出现生活懒散、行为退缩、意志减退等表现.康复护理就是要使患者受损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是与临床治疗相互贯通的整体过程.作为医护人员,有责任帮助患者消除自卑、树立信心、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做好家庭、社会人群的工作,消除对患者的歧视,重新接受患者,鼓励患者热爱生活、重返社会,达到战胜疾病、减少社会危害的目的.我院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耿哲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周围性面瘫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干预组加用特殊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15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08,P<0.01).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及一般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规范、合理实施穴位按摩及康复训练,具有提高疗效、经济简便、患者乐于接受等优点.

    作者:冯皓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伴有手部皮肤缺损的急诊拇指和手指再造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伴有手部皮肤缺损的急诊拇指和手指再造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接受治疗的拇、手指缺损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进行修复,对照组采用带足背皮瓣的躅甲瓣组合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甲皮瓣进行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拇指和手指恢复时间、坏死率、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坏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进行修复比采用带足背皮瓣的躅甲瓣组合带足背皮瓣的第二趾甲皮瓣进行修复的效果好,能准确配合治疗,且对患者的危害相对小.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大量应用双足带足背皮瓣的趾甲皮瓣修复拇指和手指.

    作者:童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