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华;陈日新
子宫肌瘤是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含少量结缔组织构成.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由基底层向肌层内异位生长,局限于子宫肌层的一种病变.两者是育龄妇女的多发病及常见病.在35岁以上的妇女中子宫肌瘤发生率约占40%[1].
作者:韦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收治突发群体伤害事件的原因和特点,为急诊科制定应急预案,应对成批患者提供资料.方法 统计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突发群体伤害事件的原因;群体患者的人数、性别、年龄等.结果 在所有突发群体伤害事件中,按发生原因件数从高到低的排列分别为:中毒、车祸、治安事件、生产事故;按伤害患者人数排列则分别为:车祸、中毒、治安、生产事故.结论 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生产安全和治安问题是城市中突发群体伤害事件的主要原因.急诊科应根据突发群体事故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可以缩短预检分诊时间,有效提高抢救效率和抢救成功率.
作者:刘季;刘华;陆仁艳;王红婷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下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位居世界前列,但实际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普遍较差,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实验教学环节重视不够[1].
作者:梁丽梅;李雪斌;陆云地;杨尚霖;黄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患肉中减少出血量的方法.方法 将Ⅱ型2期、Ⅱ型3期和Ⅲ型慢性鼻窦炎鼻患内患者135例(225侧)分成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综合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为77.3±31.0ml,对照组为109.8±35.6ml,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综合治疗组的手术有效率为93.90%,对照组为83.0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术前进行围手术前期处理,术中灵活应用电动切割器、咬切钳、双极电凝等措施互相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提高手术疗效,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严飞鹏;王涂路;熊国平;王学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毛茛科植物黄连是中医治疗消渴病的常用药,其味苦、性寒,人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小檗碱(berberine,BBR,黄连素)是存在于黄连根茎中的主要生物碱,含量高达5%~8%[1].可人工合成,常用其盐酸盐,该盐水溶性显著增加,能大大增强疗效.
作者:李文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头面部穴位按摩配合拔火罐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2例面部黄褐斑患者,在头面部的百会、四神聪、太阳、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迎香、颧髎穴位按摩;在背脊两侧及胸腹部选择大椎、肺俞、膈俞、心俞、肝俞、胃俞、天突、膻中、中脘、气海、关元穴位,以闪、滚、游走、摇、着的罐法进行拔罐.结果 有效20例,有效率为90.91%.结论 火罐刺激穴位,起到排毒祛湿,温经通络,舒肝解郁,促进代谢的功效,取诸穴实施按摩、拔罐,能加强调节内分泌功能,减少体内黑色素的分泌,逐步消退面部黄褐斑,促进皮肤康复.
作者:邓春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在医学院校,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独立操作的能力、动眼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动脑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李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探讨CRP与脑卒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确诊的患者,分为脑出血组(ICH组),大面积脑梗塞组(LAI组)及腔隙性脑梗塞组(LI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将患者又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用乳胶凝集比浊法检测患者入院24h内血清CRP.结果 所有病变组的CRP值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ICH组与LAI组较LI组显著升高(P<0.01),LAI组明显高于ICH组和LI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者较轻度者血清CRP明显升高(P<0.05或0.01).死亡患者的CRP值显著高于其他病人(P<0.01).结论 脑卒中的发病与急性炎症反应有关,急性炎症反应标记物CRP可作为脑血管意外的观察指标之一,能反映病人的病情及预后,为临床观察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袁胜山;张骏;陈然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扎格雷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0.025mol/L磷酸二氢钾(pH 3.4)-乙腈(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以左羟丙哌嗪为内标物,检测波长为274nm.结果 奥扎格雷的回归方程Y=0.0023X+0.0165(r=0.9997),其线性范围为4.16~416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值为0.44%).结论 本法可用于奥扎格雷的含量测定,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作者:翁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81例难治性抑郁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用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单用万拉法辛治疗,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2、4、8周末HAMD评分,治疗4、8周末HAMD减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2、4、8周末TESS巳评分与对照组相当(P>0.05),两组治疗4、8周末TESS评分均明显低干治疗2周末(P<0.05或0.01).结论 万拉法辛合并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效果好,安全性好.
作者:黄承繁;柏彩云;潘润德;潘丽妹;韦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疟疾在多数热带地区仍然是一种多见的公共健康问题,仅在撒哈拉周围的非洲地区每年发生恶性疟原虫性疟疾疫情就超过5亿,并导致超过百万的儿童死亡[1].
作者:农乐根;韦传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为2%~11%[1].剖宫产作为产科临床的常用手术,在解决难产、胎儿宫内窘迫、臀位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报道[2]剖宫产率在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后出血在产后出血中占70%~80%.
作者:兰淑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前列腺癌的病理组织学是前列腺正常组织学的偏离.分化差的前列腺癌,其组织像远远偏离正常前列腺的组织学,诊断并不困难.但分化好的前列腺癌非常接近正常前列腺的组织学,往往引起诊断困难,其偏离主要表现为导管-腺泡结构的紊乱、瘤细胞核的间变及浸润现象.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的开展,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作者:李松远;廖志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做出针对性个体化护理.方法 对住院35例AMI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5例病人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否认心理、自卑心理、幼稚心理,经过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使AMI患者在住院期间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 了解老年AMI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AMI病人的康复.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经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常规采用右肘部静脉进行穿刺,而根据解剖特点,左侧静脉路径较长、较弯曲,插管时容易损伤血管内膜,增加并发症发生率[1]等因而极少使用.
作者:黄凤荣;周艳东;覃美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位居我国妇癌第一位,由于防治工作的大力开展,20世纪70年代我国妇女子宫颈癌的死亡率为10.7/10万,90年代为3.89/10万,下降了63.64%[1],显示了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但是,有研究表明[2],虽然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下降了,早期宫颈癌的发生,特别是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这对宫颈癌的防治提出了新问题.
作者:罗小琼;雷志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痔瘘术后有效的止痛方法.方法 对观察组(亚甲蓝局封)与对照组(不予特殊处理)各60例行痔瘘术患者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1‰亚甲蓝局封痔瘘术后创面是安全有效的止痛方法.
作者:黄海魂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HIV(+)患者与肺结核病人的CD4+、CD8+细胞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结果 HIV/AIDS与肺结核患者存在以CD4+T淋巴细胞下降为突出表现的细胞免疫受损,HIV/AIDS患者的CD4+细胞降低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均<0.01),HIV/AIDS患者的CD8+细胞升高明显高于肺结核病人(P<0.01或0.05).结论 HIV/AIDS患者与肺结核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CD4+T淋巴细胞异常,CD4+T细胞是HIV/AIDS重要指标;CD4+T细胞对肺结核病人是用来估计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是一个指标,但不是一个绝对指标.
作者:韦启后;陈柳军;蒲渝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前庭大腺囊(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52例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方法治疗,A组采用手术治疗、B组采用CO2激光治疗,C组采用Leep刀治疗.结果 B组、C组手术时间比A组显著缩短(P<0.01),术中出血量减少;C组临床治愈率高于A组(P<0.01);复发率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采用Leep刀治疗前庭大腺囊(脓)肿效果明显优于手术治疗,且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华;陈江鸿;李晶晶;贺红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经肋上缘切开与肋间切开在胸后外侧切口中的运用,寻求不须切除肋骨进行胸后外侧切口的理想方法.方法 将经胸后外侧切口进行手术的128例患者分为肋上缘组(n=64)和肋间组(n=64),对比两组开、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等指标.结果 肋上缘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肋间组(P<0.01),开胸时间亦短于肋间组(P<0.01),术后VAS评分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采用不切肋的胸后外侧切口并紧贴肋上缘入胸,具有进胸快、出血少、手术视野充分、切口缝合简便、肋骨断端无需特殊处理、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根社;潘毓标;陈景繁;莫钢;王跃军;韦力;蒙建强;祝家兴;吴昌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