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流;曾祥娥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在48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7天;对照组用维生素C 1.5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7天;第8天后两组治疗方案相同.在治疗前后用ESS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因子、血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治疗90天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结果 21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显效率分别为92.00%、52.00%(P<0.001);9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显效率分别为92.00%、56.00%(P<0.001);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锦英;温强;吕秋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法安明)和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UAP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阿司匹林加低分子肝素)和对照组(阿司匹林),疗效为1周.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硝酸甘油日耗量(P<0.01),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UAP效果肯定,且安全,并优于单用阿司匹林.
作者:郭文哲;覃春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整体护理是适应护理改革和社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新模式、新方法.现结合我院手术的护理实践,对2002年1846例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体会到要保证整体护理在手术室顺利开展与深化,必须认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作者:黄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盐城市离休老干部主要疾病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应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盐城市离休老干部1986~2005年866例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盐城市离休老干部的前5位死因构成比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31.29%)、心血管疾病(22.06%)、多脏器功能衰竭 (14.20%)、呼吸系统疾病(11.66%)、脑血管疾病(8.89%),占全部死亡例数的88.11%.与前10年比较,后10年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死因构成比明显上升,而心血管疾病下降(P均<0.01).结论应加强老年人的早期健康保健工作,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重视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的防治工作,积极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作者:仇玉臣;周建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实验教学是获得新知识的源泉,是实验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1].为了让学生能更多了解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新理论、新技术,适应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我们对本科生的生化实验教材及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增加了综合性、探索性及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农嵩;李韬;李朝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私营企业员工对传染病知识的知晓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及制定相关措施.方法在小榄地区内随机抽取30间私营企业,每间企业随机抽取10~30人(包括负责人、管理人员、普通员工等)进行传染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调查.结果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7.00%.60分以上人数共49人,问卷总知晓率为10.10%.负责人与管理人员的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8,P>0.05),但负责人、管理人员的知晓率高于普通员工(χ2分别为6.88、15.76,P均<0.01).结论私营企业员工对传染病的防控知识知晓率较低;知晓率与学历及职位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作者:梁雪军;梁立群;李宝安;陈泽燕;邓必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为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持续的护理服务和帮助.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由责任护士负责对出院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而对照组出院后未进行电话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出院后均由责任护士采用电话访谈、面谈、复诊时询问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出院后能否遵守医嘱进行饮食控制、运动、用药、监测血糖、做好并发症的防治等,比较两组患者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对饮食控制、运动、用药、血糖监测、做好并发症的防治等治疗的依从性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或0.05).结论电话随访可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蒙连新;黄惠清;蒙丹彬;韦惠云;马春节;覃永朴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开展星级护理服务是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第一,确保护理安全,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途径.从2001年~2005年10月,我院儿科按照护理部试行星级服务的部署,对病人实施星级服务,经过临床实践,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宝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层次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篮球课成绩的可能性.方法将61名同级男生分为2个组,实验组29人,对照组32人,测定初始指标后用层次法与传统法进行训练,一个学期后分别对两组运投技能、定投、折返跑、传接球、运投五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比对照组均有较大提高(P均<0.01).结论分层次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有较明显的优势,学生篮球技术进步更显著.
作者:潘宁敏;杨有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3例ADHD患儿分为三组,每组31例.A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B组给予利他林治疗,C组予心理咨询治疗.结果 A组治疗有效率(54.84%)低于B组(83.87%),但高于C组(29.03%),三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对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ADHD儿童,生物反馈治疗效果较好,综合治疗(药物、行为干预及加强训练、生物反馈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吕冰聪;刘郴州;黄碧茵;黎红梅;邓秀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hinPrep TCT)与巴氏涂片对宫颈上皮内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IN)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对1283位妇女同期做TCT、普通巴氏涂片检查及阴道镜活检术.细胞学诊断采用TBS诊断报告方式(the Bethesda system, TBS).以阴道镜活检诊断为标准,比较TCT和巴氏涂片对CIN检查的准确性.结果 TCT检查的敏感性为93.18%,特异性为97.20%,TCT 对CIN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显著高于巴氏涂片(P<0.05和0.01),取材标本的不满意率降低了82.35%.结论 TCT对CIN检查的准确性较高,可作为宫颈癌筛查优先选用的方法.
作者:漆明;蒋瑜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 9例脑血管母细胞瘤均位于后颅窝,大囊小结节型7例,实质型和单纯囊型各1例.大囊小结节型囊性部分T1WI、T2WI信号均高于脑脊液信号,壁结节常位于靠近脑表面壁上,强化明显;实质型瘤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应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和转移瘤等鉴别.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诊断.
作者:梁有禄;黄永杰;宋国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病的效果.方法将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一般治疗相同,对照组予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金双歧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比较χ2=12.73,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思密达口服治疗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可提高总有效率,且无副作用.
作者:韦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非糖尿病所致慢性肾病3~4期患者胰岛素抵抗(IR)状态.方法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数值分为肾病组和非肾病组.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总胆固醇(TC)等生化指标测定;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计算IR指数和GFR.结果两组在GFR、胰岛素水平、IR指数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在治疗早期慢性肾病时,加强对IR的治疗,对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可能有益.
作者:刘军;张忠;贾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5例流行性腮腺炎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应用干扰素α-2a治疗.结果观察组在腮腺肿胀减轻时间,退热时间和降低血、尿淀粉酶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干扰素α-2a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妙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NFGNB)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ICU患者感染NFGNB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别占NFGNB 33.91%、24.50%、12.3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耐药性较低.结论根据细菌病原学和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经验性抗菌药,控制感染,并减少新的耐药菌株出现.
作者:李伟;林旭常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及对左心室肥厚(LVH)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治疗时间4个月,治疗前后测血压及UCG.1级者口服厄贝沙坦150mg,2级者口服150~300mg,3级者口服300mg.结果治疗后LVDd、IVST、LVPWT、LVW、LVWI均有下降(P<0.01).治疗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前后偶测血压结果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结论厄贝沙坦可降低血压同时能逆转左心室重构,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作者:黄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2岁.因多尿、多饮1周,双下肢瘫痪1天入院.入院前1周无诱因出现口干多尿、多饮,尿量与饮水量各约有2500~3000ml/24h,入院前1天出现双下肢瘫痪,不能站立,无头晕头痛,无呕吐发热,无肢体麻木、抽搐,无排尿困难及大小便失禁.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未规则服药,余病史无特殊.
作者:吕以培;黄载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硬性输尿管镜和钬激光对1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作碎石治疗.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36例,中、下段120例.结石大小(3mm~15mm)×(5mm~35mm).结果一次操作成功142例(91.03%),其中127例(81.41%)2~6周内结石全部排净.发生并发症7例,结石移位8例.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效果好、创伤轻微.
作者:王祥林;徐伟;刘成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不断满足患者需求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了解本院护理人员在编制、年龄、学历及职称结构等方面的配置现状.结果护理人员编制不足,病床与病房护士之比仅为1∶0.35;护士年龄在30岁以下者占53.60%;学历以中专为主,占75.68%;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77.03%;合同护士占全院护士35.59%.结论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年龄、学历、职称分布欠合理.建议按工作需要配置护理人员,重视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加强合同护士管理,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及服务质量.
作者:胡迎春;姜华;黄少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