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治疗孕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

李振武

关键词:中药治疗, 产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严重并发症, 关节外表现, 诊断依据, 修订标准, 门诊患者, 临床资料, 风湿病, 学会, 年龄, 美国, 会议, 发病, 报告
摘要:笔者于2001年6月~2003年6月用中药治疗孕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第51届会议修订标准[1],且均为孕产后发病.年龄23~35岁,病程2个月~3年,均无严重关节外表现,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咽汤治疗咽炎56例

    近年来,笔者自拟利咽汤治疗急、慢性咽炎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6~12岁10例,13~50岁40例,50岁以上6例;急性咽炎33例,慢性咽炎23例.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痒,甚至咽部疼痛,咽下不畅感,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进,可伴有干咳.查咽部充血,或有淋巴滤泡增生.均符合卫生部1993年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诊断标准.

    作者:杨永勤;周艳;李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50例观察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神香苏合丸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西药配合神香苏合丸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10天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功能NYHA评级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药配合神香苏合丸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张忠其;单晓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0例

    近3年来,我们自拟利尿排石方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顺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98例探讨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中药与单纯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及对照组92例,治疗组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4.3%,总有效率9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比单用中药内服疗效好.

    作者:吴向琼;李一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加味当归芍药散治验举隅

    笔者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内科杂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 肠痈 患者,女,34岁,于2000年4月8日就诊.反复右下腹痛4年,每因情志刺激复发,每年发作3~5次,发作时皆抗炎治疗而愈.发作3天,呈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剧,伴小腹胀痛,舌质正常,苔白厚微黄,脉沉弦.麦氏点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白细胞12×109/L,中性0.78,西医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中医诊断为肠痈.处方:当归、赤芍、白芍各10g,川芎9g,茯苓、白术各15g,泽泻25g,红藤、败酱草各30g.每日1剂,水煎,6h服1次,2剂后腹痛明显减轻,白细胞8×109/L,中性0.70,继服5剂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

    作者:方爱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及杏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82例

    笔者自1999年以来运用活血祛风化痰中药煎剂结合杏丁注射液治疗偏头痛8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2例中,男28例,女54例;年龄大62岁,小19岁,平均41岁;病程短2个月,长23年.临床表现为头痛暴作,痛势甚剧,或伴有恶心、呕吐,痛解则如常人.排除器质性疾病及高血压引起的头痛.

    作者:邵勇;黄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1例

    近年来笔者用中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41例均为门诊患儿,其中男27例,女14例;年龄小11个月,大9岁;发病时间1~5d.临床表现为气喘,气急,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喉间痰鸣等.双肺可闻及哮鸣音.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X线检查示肺过度充气,透明度增高.均因气候骤变或接触过敏物而发作.中医辨证为热性哮喘18例,寒性哮喘19例,寒热夹杂4例.

    作者:李风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PH痔上粘膜环切术33例分析

    PPH手术由于不破坏肛垫,不损伤周边皮肤,大限度的保留了肛管的生理机能,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术后肛门疼痛轻,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现对2002年1~12月33例PPH手术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盛朝阳;钱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慢性胃炎辨治心得

    笔者治疗慢性胃炎有所体会,介绍如下.1 肝邪犯胃,安胃必先制肝 肝邪(包括胆)犯胃,症见胃脘胀痛,时而牵连胁背,常因郁怒而痛甚,食少,嗳气频频,或泛吐酸苦水,叹息则舒,苔薄脉弦.治宜舒肝理气,和胃降逆.常用柴胡、赤芍、白芍、枳实、香附、郁金、蒲公英、炙甘草等.若肝气上逆,嗳气较频,可加沉香、旋覆花、代赭石;胃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苏梗、乌药、香附、豆蔻等.用药宜通灵轻巧,疏通气机,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而不宜用阴柔滋腻之品.

    作者:孙素明;李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化疗所致呕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逆止呕汤合枢丹对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39例,中西医结合组用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西药组只有枢丹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效果好.

    作者:楼银妹;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经皮肝穿刺局部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观察

    目前对原发性肝Ca<3cm单发者仍首选手术切除,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发现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对中晚期不能切除或无手术适应症的患者则以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为主,又有些病人因年迈、体弱、家族性疾病、术后复发,不能耐受反复肝动脉灌注治疗.1999~2002年,我们在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给予肝动脉化疗1次后,进行局部药物注射姑息性治疗,取得较好近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鸿飞;李庆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证治体会

    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马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药结合治疗重症呃逆72例观察

    笔者自1996年以来,针药并用治疗重症呃逆7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25例,观察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年龄小20岁,大76岁;病程短1天,长12天,平均6天;单纯发作35例,脑血管病或脑外伤后16例,腹部手术后15例,胃癌1例,其它原因5例.对照组49例,男37例,女12例;年龄小22岁,大75岁;病程短1天,长15天;单纯发作23例,脑血管病或脑外伤后11例,腹部手术后患者12例,食道癌1例,其它原因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依据为呃声连连,声短而频,不能自止,服药1天仍不能缓解.

    作者:黄小燕;温乃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阳盛格阴证治体会

    笔者在临床上遇阳盛格阴而用温热药误治之案,报道如下.例1:曾某,女,31岁,于2003年4月就诊.反复头痛伴形寒肢冷3年,加重1周.3年来无明显原因反复头部隐痛、掣痛,阵发性加重,每次发作1~2h,头痛逐年加重,间歇头昏耳鸣伴形寒肢冷,颈椎摄片示颈椎退行性变,脑血流图、脑CT检查均无异常.他医辨为寒证,用九味羌活丸及川芎茶调散等药物治疗无效,服散力痛片及曲马多片可缓解,有时亦可自行缓解.近1周来头痛发作频繁,每次持续4~5h,服上述药物仍不缓解.刻诊:头部掣痛,间歇性耳鸣,形寒肢冷,纳差打呃,口干喜冷饮,两胁肋痛,性急易怒,大便干结、3~4日一行,舌尖红苔薄黄少津

    作者:胡陵静;李配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小儿肺炎并发急性心功能不全护理体会

    我院1998年2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42例,治愈率达100%,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42例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小2个月,大5岁,平均1.7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儿科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平均住院天数10天,无1例死亡.

    作者:李桂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耳穴压丸治疗肩周炎64例

    笔者1999~2002年间,应用自制理气活血祛风镇痛丸贴压耳穴治疗肩周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共64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6例,女38例;40~48岁5例,48~55岁52例,55~65岁7例;右肩36例,左肩28例;病程短1周,长2年;风寒湿型26例,气血不足型23例,气滞血淤型1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以下午及夜间为甚,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常因受凉或劳累而诱发,多为慢性起病,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明显受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9年版)诊断为肩周炎.

    作者:杨进廉;吕克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观察

    2001年3月~2004年1月,我们采用针灸配合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310例,按就诊时间顺序在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男70例,女85例;年龄6个月~86岁,平均44.2岁;病程1d~9a.对照组155例,男68例,女87例;年龄4~72岁,平均40.5岁;病程13h~7a.192例有受风寒史,105例有或曾有侧耳后痛,118例无明显诱因.两组患者在性别(经χ2检验)、年龄、病程(经t检验)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符合<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学>[1]面神经病的诊断标准.

    作者:李纯;陶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23例

    笔者用无水酒精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2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1岁;病程3~8年;三叉神经第2支和第3支发病者9例,单纯第2支发病者14例;伴牙痛者5例.对照组17例,其中男3例,女14例;年龄45~67岁,平均53岁;病程3~7年;三叉神经第2支和第3支发病者6例,单纯第2支发病者11例.两组临床表现均有同侧口角、面颊区放电性剧烈灼痛,夜间不能入睡.

    作者:张洪建;朱志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慢性副鼻窦炎100例

    儿童鼻窦结构发育尚未完全,炎症造成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障碍可逆性比较大,而且难以耐受创伤性手术.笔者以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并配合西药治疗儿童慢性副鼻窦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吕金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硝矾散浸泡治疗手足癣体会

    手足癣多由感染湿热毒气、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所致,症状为手足皮肤浸渍、水泡、脱屑、溃烂、瘙痒难忍,且具广泛的接触传染性.笔者于70年代得一民间老中医验方硝矾散,多年来用其浸泡治疗手足癣,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现代研究资料表明,手足癣为浅部真菌病,其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红色毛癣菌致病力强,不易控制,成为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常分为浸渍型、水泡型、鳞屑型,浸渍、水泡型极易发生继发感染,如继发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作者:何定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