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建;朱志金
自2000年以来,笔者应用滋阴活血益气法治疗32例血淤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2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ADA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治疗组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30~81岁,平均58.9岁;病程长30年,短2年,平均5.1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2~79岁,平均58岁;病程长32例,短1年半,平均5.3年.按中国中医药学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通过的<消渴病(糖尿病)中医分期辨证疗效评定标准>及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中医分型,均符合血淤型.主症为肢体麻木或刺痛,肢端暗红,胸中闷痛,面色黯,唇紫,舌黯或有淤斑,或舌下脉络青紫或怒张,苔少或白,脉沉涩.
作者:鲍红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以黛力新、西比灵及安定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头痛持续时间缩短(P<0.01),头痛程度减轻,睡眠明显改善,精神紧张缓解.结论:逍遥散对紧张性头痛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黄年斌;邱联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冠心病心绞痛,尤其是心绞痛频发阶段,多以实证为主,治当理气活血,疏通血脉为宜.我们用自拟化淤血方,治疗气滞血淤型冠心病心绞痛,取得较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孙书森;时长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药配合神香苏合丸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西药配合神香苏合丸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观察治疗10天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心功能NYHA评级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功能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西药配合神香苏合丸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
作者:张忠其;单晓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疑难杂病,效果较好,举例如下.1 低血压 张某,女,56岁,1998年12月11日诊.3年时发头晕,特别是久立或蹲下起立时更明显,但未引起重视,只间断服用维脑路通片、杞菊地黄丸等效果欠佳.近1月来头晕日趋严重,有时不能站立,且下午、晚上更重,晨起后明显好转.素有低血压,胃下垂,精神不振,体倦乏力.诊见形体瘦弱,精神倦怠,面色少华,舌淡苔白,六脉俱虚,血压10.64/6.65kPa.此乃中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精微输布失权,清阳之气不能上荣充脑,血脉鼓动无力,元神失养,髓海空乏而头晕.治疗应补中益气,升举中阳,养阴生脉.方用补中益气汤合生脉散化裁:黄芪30g,党参、白术各20g,陈皮、当归、菊花、五味子、蔓荆子各10g,柴胡9g,升麻8g,甘草5g,麦冬15g.
作者:周志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逆止呕汤合枢丹对肿瘤化疗所致呕吐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各39例,中西医结合组用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西药组只有枢丹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降逆止呕汤合枢丹治疗肿瘤化疗所致呕吐效果好.
作者:楼银妹;徐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3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9例均为1999~2001年住院及门诊病人,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6例,女23例;年龄19~46岁,平均35.7岁;病程1~7年,平均2.6年.血清HBV DNA、HBsAg、HBeA均阳性,并排除血清HCV、HDV阳性.谷丙转氨酶(ALT)>正常4倍,谷草转氨酶(AST)>正常2倍.其中CHB轻度29例,中度40例.治疗前心电图、肾功能、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近6个月内未接受干扰素及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69例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5例.
作者:于培龙;刘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以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痤疮13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30例中,年龄小15岁,大45岁;病程0.5~3a.其中肺经风热型45例,脾胃湿热型49例,冲任不调型36例.
作者:王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3年来,我们自拟利尿排石方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顺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自2000年3月~2002年5月,用穴位点刺放血的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38例,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3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5例;年龄小6岁,大25岁;病程长3d,短5h,扁桃体表面有灰白斑点者16例,无灰白斑点者22例;体温高于38.5℃者21例.
作者:王秋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卡介苗及葡萄糖酸锌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与对照组用药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作者:林黎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1999~2002年间,应用自制理气活血祛风镇痛丸贴压耳穴治疗肩周炎,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 共64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6例,女38例;40~48岁5例,48~55岁52例,55~65岁7例;右肩36例,左肩28例;病程短1周,长2年;风寒湿型26例,气血不足型23例,气滞血淤型1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以下午及夜间为甚,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常因受凉或劳累而诱发,多为慢性起病,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外展功能明显受限.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9年版)诊断为肩周炎.
作者:杨进廉;吕克潜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们从1999年采用针灸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均为1999~2001年收治的住院病人,男1例、女5例,年龄30~55岁,病史5~35d,每年发作5~15次,每次病程2~6d.
作者:蔡露凤;刘文彦;黄亚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以黄芪为主药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VMC)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67例,为1999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患者,均符合1992年卫生部制定的<病种质量控制标准>中VMC的诊断条件,一般情况较好,无严重的心律失常,或虽病情较严重,经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但心电图仍显示ST段或T波低平或倒置未恢复正常.67例分两组.观察组47例,其中男35例,女12例;年龄20~46岁,平均33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8例,女2例;年龄18~46周岁,平均32周岁.病程1个月以下29例,1~3个月20例,4~6个月16例,6个月以上2例.有心悸、胸闷、胸痛观察组31例、对照组18例.乏力观察组45例、对照组20例.频发性室性早搏观察组17例、对照组9例.频发性房性早搏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阵发性心动过速观察组3例,对照组无.ST段或T波低平或倒置观察组11例、对照组5例.
作者:刘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针刺配合中药与单纯中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探索针刺在慢性前列腺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9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8例及对照组92例,治疗组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4%,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54.3%,总有效率94.6%.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比单用中药内服疗效好.
作者:吴向琼;李一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米非司酮序贯米索前列醇片用于终止早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服药后仍存在出血多,出血持续时间长,流产不全等缺点.笔者自1998年以来,自拟清宫化膜汤治疗药物流产不全8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5例均为药流不全而建议清宫手术者.年龄20~25岁35例,25~30岁39例,30~35岁11例;未育者58例,已育者27例;孕期为38~49天;均口服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药流后阴道持续或反复出血,出血时间为10~22d.B超检查示宫内胎膜残留.
作者:张群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手足癣多由感染湿热毒气、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所致,症状为手足皮肤浸渍、水泡、脱屑、溃烂、瘙痒难忍,且具广泛的接触传染性.笔者于70年代得一民间老中医验方硝矾散,多年来用其浸泡治疗手足癣,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现代研究资料表明,手足癣为浅部真菌病,其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红色毛癣菌致病力强,不易控制,成为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常分为浸渍型、水泡型、鳞屑型,浸渍、水泡型极易发生继发感染,如继发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作者:何定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1992~2003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开放性骨折3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大61岁,小10岁,平均36岁.损伤部位以小腿为多见.
作者:陈小英;杨玲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自1999年以来,以中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心衰4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78例,均为住院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50~81岁,平均59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8例,高心病13例,风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对照组38例,男22例,女16例;年龄55~76岁,平均60岁;原发病为冠心病19例,高心病12例,风心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治疗组中心气阴虚者9例,心肾阳虚者10例,气虚血淤者21例.
作者:杜宗礼;李正兰;王笑梅;翟艳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笔者用无水酒精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2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1岁;病程3~8年;三叉神经第2支和第3支发病者9例,单纯第2支发病者14例;伴牙痛者5例.对照组17例,其中男3例,女14例;年龄45~67岁,平均53岁;病程3~7年;三叉神经第2支和第3支发病者6例,单纯第2支发病者11例.两组临床表现均有同侧口角、面颊区放电性剧烈灼痛,夜间不能入睡.
作者:张洪建;朱志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