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28例观察

黄年斌;邱联群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 逍遥散, 对照治疗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以黛力新、西比灵及安定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头痛持续时间缩短(P<0.01),头痛程度减轻,睡眠明显改善,精神紧张缓解.结论:逍遥散对紧张性头痛治疗效果较好.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23例

    笔者用无水酒精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2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其中男5例,女18例;年龄47~72岁,平均51岁;病程3~8年;三叉神经第2支和第3支发病者9例,单纯第2支发病者14例;伴牙痛者5例.对照组17例,其中男3例,女14例;年龄45~67岁,平均53岁;病程3~7年;三叉神经第2支和第3支发病者6例,单纯第2支发病者11例.两组临床表现均有同侧口角、面颊区放电性剧烈灼痛,夜间不能入睡.

    作者:张洪建;朱志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尿路结石70例

    近3年来,我们自拟利尿排石方配合体外震波碎石方法治疗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7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顺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5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用卡介苗及葡萄糖酸锌治疗;治疗组50例,在与对照组用药相同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好.

    作者:林黎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28例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治疗组以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以黛力新、西比灵及安定类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P<0.01),头痛持续时间缩短(P<0.01),头痛程度减轻,睡眠明显改善,精神紧张缓解.结论:逍遥散对紧张性头痛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黄年斌;邱联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利咽汤治疗咽炎56例

    近年来,笔者自拟利咽汤治疗急、慢性咽炎5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9例,女17例;年龄6~12岁10例,13~50岁40例,50岁以上6例;急性咽炎33例,慢性咽炎23例.临床表现为咽部干、痒,甚至咽部疼痛,咽下不畅感,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进,可伴有干咳.查咽部充血,或有淋巴滤泡增生.均符合卫生部1993年制定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急慢性咽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诊断标准.

    作者:杨永勤;周艳;李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治疗孕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

    笔者于2001年6月~2003年6月用中药治疗孕产后类风湿性关节炎35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均为门诊患者,诊断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RA)第51届会议修订标准[1],且均为孕产后发病.年龄23~35岁,病程2个月~3年,均无严重关节外表现,无其他严重并发症.

    作者:李振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硝矾散浸泡治疗手足癣体会

    手足癣多由感染湿热毒气、蕴积皮肤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所致,症状为手足皮肤浸渍、水泡、脱屑、溃烂、瘙痒难忍,且具广泛的接触传染性.笔者于70年代得一民间老中医验方硝矾散,多年来用其浸泡治疗手足癣,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现代研究资料表明,手足癣为浅部真菌病,其致病菌主要是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见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以红色毛癣菌致病力强,不易控制,成为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常分为浸渍型、水泡型、鳞屑型,浸渍、水泡型极易发生继发感染,如继发蜂窝织炎、淋巴管炎等.

    作者:何定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败酱草混用浅析

    败酱草是较常用中药,有清热解毒、祛淤排脓、活血化淤、宁心安神之功效.《中国药典》(2000年版)没有任何关于败酱草的记载,《中药大辞典》规定败酱草的药源植物为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asaefo 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villosa Juss的带根全草.但是临床败酱用药来源植物繁多,种类复杂,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多弊病,举证如下.

    作者:陈淑欣;王海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桂枝汤加减应用体会

    笔者用桂枝汤加减治疗各种疾病获较好疗效,举例如下.例1:张某,女,24岁,2002年11月14日初诊.无诱因突发右侧腰臀部疼痛,并向下放射至窝部,向前弯腰和行走时疼痛加重,伴有麻木、困重感.1周前曾口服布洛芬、双氯灭痛、维生素B13d,症状稍减轻,停药后疼痛又加重.

    作者:骆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证治体会

    笔者在临床上以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治疗乙型肝炎,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马洪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伤科洗剂治疗骨折后关节僵硬78例

    笔者自1999年以来,用自拟伤科洗剂治疗骨折后康复期关节僵硬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78例,男47例,女31例;年龄小16岁,大71岁,平均46岁.其中手指骨、掌骨骨折17例,分别行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功能位固定,术后4周拆除石膏后,出现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活动度为10°~30°;鹰嘴粉碎骨折9例,切开复位克氏针,钢丝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于伤肢功能位,术后7周去石膏后出现肘关节屈伸活动受限,活动度为40°~60°;肱骨髁上骨折15例,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术后7周去石膏外固定后,出现肘关节僵硬,活动受限;股骨髁粉碎性骨折18例,经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4周出现股四头肌萎缩和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胫骨平台骨折6例,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7周后去除石膏外固定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踝关节骨折,包括内外踝骨折及内、外、后三踝骨折共13例,行手术切开复位螺丝钉等内固定,石膏外固定,术后7周去除石膏,出现踝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作者:沈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PPH痔上粘膜环切术33例分析

    PPH手术由于不破坏肛垫,不损伤周边皮肤,大限度的保留了肛管的生理机能,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术后肛门疼痛轻,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低的优点.现对2002年1~12月33例PPH手术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盛朝阳;钱锋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抑制乙肝病毒疗效观察

    我们用苦参素注射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34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9例均为1999~2001年住院及门诊病人,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制定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6例,女23例;年龄19~46岁,平均35.7岁;病程1~7年,平均2.6年.血清HBV DNA、HBsAg、HBeA均阳性,并排除血清HCV、HDV阳性.谷丙转氨酶(ALT)>正常4倍,谷草转氨酶(AST)>正常2倍.其中CHB轻度29例,中度40例.治疗前心电图、肾功能、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正常.近6个月内未接受干扰素及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69例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5例.

    作者:于培龙;刘朝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上肢神经炎30例观察

    上肢神经炎常见的有尺神经麻痹、桡神经麻痹、正中神经麻痹等,发病过程先是疼痛和皮肤感觉障碍,其次出现运动障碍及肌肉麻痹或萎缩.持续数周或数月.桡神经麻痹可引起各伸肌广泛瘫痪,因此出现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均下垂,不能伸掌指关节,前臂不能旋后,有旋前畸形、拇指内收畸形.正中神经麻痹可出现三个鱼际肌即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及拇短屈肌浅头瘫痪,故拇指不能对掌,不能与手掌平面形成90°角,不能用拇指指腹接触其他指尖.大鱼际肌萎缩形成猿手畸形.尺神经麻痹以骨间肌和拇收肌明显,次为小鱼际肌群.骨间肌麻痹,手指外展与内收动作即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手指的夹力减弱或消失,小指常处于外展位,而不能与环指并拢或爪形手畸形.笔者用中药结合针灸治疗上肢神经炎30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陈嘉莹;吴海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

    笔者自1997年1月~2001年10月自拟抗敏定喘散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4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4例中,男31例,女23例;年龄小2岁零3个月,大12岁;病程2个月~2年3个月.常年反复咳嗽21例,冬春季发作14例,只在冬季发作9例,春季发作4例,秋季发作6例.咳嗽发作在夜间和清晨26例,夜间18例,清晨10例,均在运动后加重.干咳31例,刺激性咳嗽14例,咳而有痰9例.均有咽部轻度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16例,肺部听诊呼吸音基本正常39例;有少许干罗音13例,闻及哮鸣音2例.正位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32例.

    作者:卢卫国;吴力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刺配合耳压治疗痤疮130例

    笔者以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痤疮130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 130例中,年龄小15岁,大45岁;病程0.5~3a.其中肺经风热型45例,脾胃湿热型49例,冲任不调型36例.

    作者:王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63例观察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慢性胆囊炎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共12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3例,男27例,女36例;年龄21~68岁,平均32.5岁;全身肥胖者42例,向心性肥胖者11例,下肢肥胖者6例;病程短3h,长11a;急性胆囊21例,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2例.对照组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20~68岁,平均32岁;病程短4h,长6a;肥胖者54例,急性胆囊炎19例,慢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41例.两组病例在统计资料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急、慢性胆囊炎多在饱餐或过食肥厚、劳累后发病,表现为右胁肋部胀痛,严重者可逐渐加剧,并向右肩背部放射,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和黄疸等症状.右上腹压痛明显,有时可扪及腹块,莫菲氏征(+),WBC升高、N升高,B超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3mm)、毛糙、边界欠光滑,其中约80%~90%显示有结石影像.

    作者:李蔚青;荣红;赵福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三仙合剂治疗功能性精神疲劳体会

    笔者自拟三仙合剂治疗功能性精神疲劳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处方:黄芪36g,当归、焦三仙各12g,丹参24g.制备:按处方量分别称取净制的丹参、当归、黄芪、焦三仙400倍剂量,以水煎煮2次,第1次2h,第2次1.5h.分别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8万ml,加糖蜜素200g,加蒸馏水至10万ml,静置48h,滤过,加蒸馏水至10万ml,分装于250ml玻璃瓶中,轧铝盖,消毒,贴签,即可.主治心脾淤阻,气血失司引起的精神疲劳.主要表现为身困乏力,心悸,心慌,气短,失眠,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自汗多汗等.

    作者:杨志一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针灸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6例

    我们从1999年采用针灸治疗慢性化脓性鼻窦炎6例,取得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6例均为1999~2001年收治的住院病人,男1例、女5例,年龄30~55岁,病史5~35d,每年发作5~15次,每次病程2~6d.

    作者:蔡露凤;刘文彦;黄亚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肝硬化腹水治疗体会

    肝硬化腹水病机复杂,病情顽固,缠绵难愈,常呈形实正虚,虚多邪恋之候.治疗不能只消除腹水与肿胀而概用峻利之药,这样治疗虽可暂时减轻痛苦,但时间长往往利尿无效,臌胀反而会加重.当根据虚实寒热,进行辨证施治,方可取效,体会如下.

    作者:王国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