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Ⅰ、Ⅱ期鼻咽癌

高健全;朱锦贤

关键词:鼻咽肿瘤, 近距离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摘要:1998年5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78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于首程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综合放疗组),用配对法与同期接受单纯外照射的Ⅰ、Ⅱ期鼻咽癌(单纯外照射组)78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5月开始使用妇科宫腔镜治疗尿道、前列腺、膀胱、输尿管口部等部位的疾病,取得颇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早期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3例报告

    急性心肌梗塞(AMl)是危及人类健康主要心血管病之一.AMI后可发生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致命性心律失常,是AMI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严格地监测和有效的处理是降低AMI病死率的重要措施.而β受体阻滞剂(βB)是急性期抢救治疗的组成部分[2].我们科自2000年~2003年5月,采用小剂量βB早期治疗AMI 23例,并与21例常规治疗组相比较.兹报告如下:

    作者:庞善芬;梁建朝;黄军章;陈丽嫒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连续灌洗治疗骨科化脓性感染4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骨科化脓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例、骨创伤后继发感染36例、跟腱创伤后感染1例采用扩创后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100%,效果满意.结论灌洗治疗具有机械冲洗及局部杀菌的功能,是治疗骨科感染的有效方法;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不必急于取出内固定,采用扩创、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振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3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宫口开大3cm时采用0.2%罗哌卡因100ml与芬太尼200μg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为镇痛组,随机选择同期不愿分娩镇痛的相同条件的62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痛程度、产程中使用催产素的情况、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阴道流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和9.68%,疼痛记分分别为0.74±0.52分和2.29±0.7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镇痛组剖宫产率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阴道助产率及总的手术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组和对照组产后2h阴道流血量分别为229.43±79.48ml和235.65±69.98ml,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3.77%和3.23%,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罗哌卡因配伍芬太尼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分娩能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镇痛方法.

    作者:韦红卫;黄泽汉;雷志英;李妹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结核患者不遵医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前在全球所有的传染性疾病中,结核病已经成为成年人的首要死因之一.我国结核病的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结核菌感染者近3.3亿,现有600万人患病,每年因结核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5万[1].

    作者:李小潘;裴庆兰;孙慧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两种导管封管方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探讨新的导管封管法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每ml含10mg肝素的封管液于透析结束后注入两侧导管,并用碘伏消毒皮肤及导管口,加用碘伏纱布覆盖,并与旧法组比较置管的感染发生率及堵塞率.结果新法组的感染发生率及堵塞率明显低于旧法组(χ2分别为39.592、11.502,P均<0.01).结论新的封管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龙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文医学图书在版编目分类问题刍议

    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自1993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受到了文献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分编人员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做到了一次编目,多次利用,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目质量,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加快编目速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作者: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在校女生性病46例临床分析

    随着性病逐年增多,学生性病也在逐年增多,为了解在校女生性病构成,笔者对46例在校女生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兹报告如下:

    作者:武洁;谭斯艺;覃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10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洛赛克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予口服洛赛克治疗(治疗组),并与107例口服法莫替丁(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9.691,P<0.01;Hp转阴率高于对照组,χ2=14.502,P<0.01;1年后溃疡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χ2=20.191,P<0.01.结论洛赛克可作为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黄甫沿;黄美勇;韦青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他汀类(statins)药物为胆固醇合成酶中的限速酶抑制剂,能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活性.目前应用的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及阿伐他汀.其中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为酶母发酵后衍生物,而氟伐他汀、阿伐他汀等为人工合成.近年来,发现有多种临床用途.现就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韦应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例重度海洛因中毒致呼吸心跳骤停4次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我科成功抢救重度海洛因中毒数例,其中1例呼吸、心跳反复骤停达4次,由于我们及时、正确地采取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使患者转危为安,病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建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诱导时对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时于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为对照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0.9%氯化钠20ml),第Ⅱ、Ⅲ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10、15mg的麻黄碱,连续观察SBP、HR及SpO2,分别记录诱导后1min、2min、3min、4min、5minSBP及HR值.结果Ⅰ组诱导后SBP与诱导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HR呈下降趋势(P<0.01).Ⅱ组病人诱导后SBP和HR较平稳,SBP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病人SBP和HR较诱导前升高(P<0.05或0.01).结论麻黄碱能预防异丙酚诱导所致的低BP和HR减慢,而且20ml异丙酚加入10mg麻黄碱较合适.

    作者:黄泽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氯通道蛋白及其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I/R)对缺血的心肌是有害的,能加重心肌缺血损伤,其机理是钙超载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自1986年Murry等[1]提出心肌缺血预处理(IPC)这一概念以来,即心肌经过一次或反复多次的短暂I/R后,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减轻随后长时间心肌I/R所引起的心肌损伤,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表现为心肌I/R后心肌梗塞面积减小,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及促进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等,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其机理探讨开辟了崭新领域.

    作者:彭少君;刘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病毒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输血传播性病毒(TTV)感染情况,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是否有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率为53.49%(46/86),其原因与输血史有关系(P<0.01),也与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次数有关(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严重的TTV感染,避免接受输血与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或者减少其次数,加强血液透析机的消毒,对预防和减少发生TTV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立新;林栩;李珏;杨发奋;王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残角子宫妊娠11例误诊原因分析

    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其发生率为0.91%~3.9%[1,2],因其典型的症状及体征出现较晚而极易误诊误治.现对我院收治的11例的误诊原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覃艳芬;刘冬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治疗Ⅰ、Ⅱ期鼻咽癌

    1998年5月~2000年6月,我院收治78例Ⅰ、Ⅱ期鼻咽癌患者,于首程外照射联合高剂量率后装腔内放疗(综合放疗组),用配对法与同期接受单纯外照射的Ⅰ、Ⅱ期鼻咽癌(单纯外照射组)78例的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健全;朱锦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中医药产业基本现状及其与周边国家情况比较

    目的分析了解广西中医药资源、产业的基本状况.方法利用电子计算机快速检索方法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对广西近几年中医药资源开发、产业现状进行检索、追踪.分析中国加入WTO后中医药的机遇与变化,并与周边日本、新加坡、韩国等中医药发展情况作比较.以及广西中医药企业在国内的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广西中医药产业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作好准备.结果广西在传统中医药资源及产业上有优势,但尚处于初始开发利用的阶段.结论目前大环境对做大做强广西中医药产业极为有利,增加对中医药研究的投入,将为广西今后在世界医药界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梁光铁;梁戈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6845例献血员血清HBsAg、抗HCV、抗HIV的检测报告

    目的杜绝输血过程中感染多种疾病.方法直接应用ELISA方法检测供血者血清中HBsAg、HCV抗体、HI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16845例血标本中,HBsAg阳性6例,阳性率为0.36‰;HCV抗体阳性率10例,阳性率为0.60‰;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表明由于试剂误差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经过血站多次筛检的血还会出现假阴性.把好后一道关,有必要对供血者的血清进行复检,确保血源质量.

    作者:戴瑞娣;赵向东;张远鹏;张瑞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预后的因素,防止并发症,提高疗效.方法通过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年龄、全身重要器有无疾患,血肿量及显像学的改变,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方式与手术预后关系.结果深部脑出血16例,死亡占31.25%;中线结构移位≥10mm 9例,死亡占66.67%;脑干周围受压4例,死亡占50%.结论应根据血肿部位和量的大小,全身重要脏器有无疾患综合决定手术,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和方式能提高外科治疗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叶锋;张宗平;王微;谭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自1997年1月~2003年1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4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德恩;黄粹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