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在校女生性病46例临床分析

武洁;谭斯艺;覃俊

关键词:学生, 性传播疾病, 尖锐湿疣
摘要:随着性病逐年增多,学生性病也在逐年增多,为了解在校女生性病构成,笔者对46例在校女生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兹报告如下: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病毒医院感染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输血传播性病毒(TTV)感染情况,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PCR技术检测8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情况,并对感染组和非感染组间是否有输血史、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TV感染率为53.49%(46/86),其原因与输血史有关系(P<0.01),也与输血次数、透析时间、透析器重复使用次数有关(P均<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严重的TTV感染,避免接受输血与重复使用血液透析器或者减少其次数,加强血液透析机的消毒,对预防和减少发生TTV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立新;林栩;李珏;杨发奋;王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缺氧性损伤和(或)颅内出血等病变[1],足月儿多见,所有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原因都可导致该病,轻、中度预后较好,重度病死率较高,常留有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2].自2000年以来,我科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HIE 60例,疗效满意,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覃花桃;李玉贤;林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慢性肺心病并低渗性脑病4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心病并发低渗性脑病的原因,总结治疗成功的经验.方法对14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48例低渗性脑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0例慢性肺心病中并发低渗性脑病48例(占34.29%),与医原性因素有关.轻度低渗血症4例,中度16例,重度28例,死亡3例(6.25%).结论慢性肺心病易并发低渗性脑病,应引起临床注意,其发生的医原性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及注意鉴别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蓝珂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肥厚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具有家族异常倾向、独特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多样、复杂的特发性心肌病,其治疗亦较复杂.近年来随着对其病因学等方面的研究,人们对此病及其治疗有了新的认识.笔者现将近年来HCM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谭菁;尹瑞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抑癌基因P16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16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采用S-P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0例正常膀胱粘膜中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16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为40.63%;在膀胱移行细胞癌Ⅰ、Ⅱ、Ⅲ级中分别为63.64%、33.33%、25.00%.P16蛋白表达的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Ⅰ级与Ⅱ级、Ⅲ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16蛋白检测有助于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P16蛋白的缺失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易少波;黄少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连续灌洗治疗骨科化脓性感染4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骨科化脓性感染的疗效.方法对慢性化脓性骨髓炎4例、骨创伤后继发感染36例、跟腱创伤后感染1例采用扩创后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结果治愈率为100%,效果满意.结论灌洗治疗具有机械冲洗及局部杀菌的功能,是治疗骨科感染的有效方法;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不必急于取出内固定,采用扩创、连续灌洗的方法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李振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氯通道蛋白及其在心肌缺血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再灌注(I/R)对缺血的心肌是有害的,能加重心肌缺血损伤,其机理是钙超载和氧自由基生成增多.自1986年Murry等[1]提出心肌缺血预处理(IPC)这一概念以来,即心肌经过一次或反复多次的短暂I/R后,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机制,减轻随后长时间心肌I/R所引起的心肌损伤,增加心肌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表现为心肌I/R后心肌梗塞面积减小,再灌注后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及促进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恢复等,这一概念的提出为缺血心肌的保护及其机理探讨开辟了崭新领域.

    作者:彭少君;刘红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812,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收缩压以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瑞洲;杨道俊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阑尾巨大结石1例报告

    1 病历简介容某,男,28岁.因反复右下腹部疼痛3个月,再发伴发热1天于2003年6月15日入院.主述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部疼痛,为持续性隐痛,每次发作时给予抗炎治疗症状缓解.

    作者:唐安球;莫武文;覃建论;龙华麟;王玉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16845例献血员血清HBsAg、抗HCV、抗HIV的检测报告

    目的杜绝输血过程中感染多种疾病.方法直接应用ELISA方法检测供血者血清中HBsAg、HCV抗体、HIV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16845例血标本中,HBsAg阳性6例,阳性率为0.36‰;HCV抗体阳性率10例,阳性率为0.60‰;HIV抗体均为阴性.结论表明由于试剂误差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经过血站多次筛检的血还会出现假阴性.把好后一道关,有必要对供血者的血清进行复检,确保血源质量.

    作者:戴瑞娣;赵向东;张远鹏;张瑞良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隆起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胃泌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EGP)与幽门螺杆菌(Hp)及胃泌素(Gas)的关系.方法对胃镜检查确诊为EGP(EGP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CSG组)患者各200例进行Hp、Gas测定,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EGP组Hp感染率较CSG组高(P<0.01),血清Gas浓度和增高率也较CSG组高(P<0.05或0.01).EGP组Gas浓度与Hp感染情况有关(P<0.01).结论 Hp是EGP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EGP患者Gas浓度升高与Hp感染有一定关系.

    作者:邹尤宝;陈哲;潘海波;陈绍智;黄桂芬;李松远;梁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谈化学消毒剂的安全管理

    化学消毒剂种类多,临床上主要使用的有过氧化物类、醛类、含氯消毒剂等,它对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体健康有很大作用.我院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消毒管理办法>,对这类物品实行规范化管理,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少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中文医学图书在版编目分类问题刍议

    图书在版编目(简称CIP)自1993年在我国实施以来,受到了文献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分编人员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做到了一次编目,多次利用,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目质量,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加快编目速度,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作者:陈捷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宫腔镜在泌尿系疾病中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

    我院自2000年5月开始使用妇科宫腔镜治疗尿道、前列腺、膀胱、输尿管口部等部位的疾病,取得颇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占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两种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式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手术的优劣.方法将19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施行周基杰医生的剖宫产术(周式组)及Stark医生的剖宫产术(Stark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及新生儿Apgar评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Stark式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周式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病率明显降低(P<0.01).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Stark剖宫产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快,损伤少,失血量少,术后进食早,术后恢复快,手术方法简单易学,经济,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覃桂荣;忻国华;杨运清;韦壮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对儿童癫痫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取临床拟诊儿童癫痫40例作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检查并与常规脑电图检查比较.结果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对儿童癫痫的确诊率、分型分类等均较常规脑电图检查显著提高(P均<0.01).结论视频脑电结合睡眠诱发试验是儿童癫痫诊断分型的可靠方法.

    作者:艾秀玲;朱春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成人横结肠纤维脂肪瘤致肠套叠1例报告

    结肠纤维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我院近期收治结肠纤维脂肪瘤致肠套叠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文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诱导时对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时于异丙酚中加入麻黄碱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为对照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0.9%氯化钠20ml),第Ⅱ、Ⅲ组20ml异丙酚中加入10、15mg的麻黄碱,连续观察SBP、HR及SpO2,分别记录诱导后1min、2min、3min、4min、5minSBP及HR值.结果Ⅰ组诱导后SBP与诱导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HR呈下降趋势(P<0.01).Ⅱ组病人诱导后SBP和HR较平稳,SBP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组病人SBP和HR较诱导前升高(P<0.05或0.01).结论麻黄碱能预防异丙酚诱导所致的低BP和HR减慢,而且20ml异丙酚加入10mg麻黄碱较合适.

    作者:黄泽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囊虫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和相关对策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治疗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脑囊虫病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所有患者均为治疗中断所致,其原因有经济困难,药物副作用大,病人依从性差,重复感染.结论采用各种方法,坚持治疗,才能避免治疗失败.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年胃癌40例报告

    近年来,青年人胃癌有上升趋势.我院近5年间经胃镜检查病理学证实的青年人(≤35岁)胃癌40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及内镜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关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右江民族医学院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