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莫沙必利,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Wexner便秘症状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田刚;吴冰;王艳春;张健;黄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9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宫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8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息肉组),275例诊断为非子宫内膜息肉(非息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非息肉组比较,息肉组的输卵管积水患者比例较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比例较高、月经周期稍短(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更高.
作者:蒋儒芳;杨一华;冯煜;黄馨月;覃爱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互联网+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行腹膜透析的13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依托互联网技术,实施院前预防管理、院中健康管理、院后康复管理的闭环式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及3个月的生活质量、对腹膜透析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透析依从性、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出院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药知识与疾病监测、操作技术与并发症管理、饮食与水盐限制知识掌握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评分及血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体质指数、ALB、Hb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引流不畅、隧道口感染及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联网+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廖春丽;韦连素;韦永萍;覃兰宁;覃艳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20例COPD患者根据是否并发MS分为COPD合并MS组与COPD未合并MS组,COPD合并MS组再根据COPD病情轻重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检测患者空腹血糖、TC、TG、HDL-C及LDL-C水平,测量腰围,计算体质指数(BMI).分析COPD患者并发MS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COPD患者中,共42例(35%)并发MS.COPD合并MS组患者的BMI、腰围、空腹血糖及TG水平均高于COPD未合并MS组,HDL-C水平低于COPD未合并MS组(均P<0.05).COPD合并MS组的轻度患者与重度患者BMI、腰围、空腹血糖、TC、TG、HDL-C和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长期吸烟、使用激素、高BMI、腰围大、高空腹血糖是COPD患者并发M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长期吸烟、使用激素、高BMI、腰围大、高空腹血糖是COPD患者并发MS的危险因素.
作者:冯宗莲;张九进;李日平;肖一珍;梁宇峰;何丽;蒋昭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在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患肢疼痛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内外固定术联合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周世隆;郑臣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查评价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1个月、3个月时,分别按临床症状体征及声导抗检查结果评价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7 d、14 d、1个月,按临床症状体征评价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按声导抗检查评价的总有效率(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两种评价方法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后中耳积液的恢复滞后于临床体征的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耳内镜检查无异常的患儿应常规行声导抗检查.
作者:邹冰;陈桂才;朱茂灵;蒋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与Toll样受体2(TLR-2)在胎膜早破(PROM)患者胎盘和胎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0例PROM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其孕周分为观察1组(孕周≥37周)48例和观察2组(孕周28~36+6周)42例;另选取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孕周不同分为对照组1组(孕周≥37周)和对照2组(孕周28~36+6周),各35例.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胎盘和胎膜组织中NLRP3、TLR-2的表达情况.结果 NLRP3主要存在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胎膜上皮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的细胞质中,TLR-2主要存在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羊膜上皮细胞和绒毛膜滋养细胞.观察组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患者胎膜、胎盘组织的NLRP3及TLR-2平均光密度值、阳性细胞数均高于其余3组(均P<0.05),观察2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P<0.05),但观察1组和观察2组TLR-2平均光密度值、阳性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PROM患者胎膜及胎盘组织中NLRP3、TLR-2表达水平升高,两者可能参与PROM的发生发展.
作者:季美芸;卢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的贡献和阻碍因素,为拓展临床干预视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疾病心理弹性模型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例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类属分析法分析资料并形成主题.结果 心理弹性的贡献因素包括:正确认知和积极应对、家庭氛围和资源支持、医疗健康照护及化疗并发症少4个主题.其中正确认知和积极应对包括乐观面对、支持性应对、生命意义的追求3个亚主题.心理弹性的阻碍因素包括认知冲突及消极应对、疾病和症状困扰及经济和医疗环境困扰3个主题.其中认知冲突及消极应对包括消极思想与防御性应对、社会隔离2个亚主题;疾病和症状困扰包括化疗并发症多和疾病不确定感2个亚主题.结论 化疗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心理弹性有普遍性和动态变化性,其受到个人、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其心理弹性,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贡献因素,降低阻碍因素,促进心理弹性的发展.
作者:王秋萍;章新琼;俞群;沈佳艺;王小玲;巩树梅;丁金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30例、胸式呼吸组29例和腹式呼吸组29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胸式呼吸组和腹式呼吸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胸式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均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评估3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结果 康复训练3个月后,胸式呼吸组和腹式呼吸组肺功能、呼吸力学及膈肌肌电各项指标均优于训练前和常规康复组,且腹式呼吸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胸式呼吸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呼吸训练有助于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呼吸力学指标和膈肌功能,且腹式呼吸训练方式的效果优于胸式呼吸训练方式.
作者:俞长君;杨婷;张会慧;蔡雨星;杨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融合率、融合时间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及出院后6个月内每月给予肌肉注射10万单位维生素D3,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给予肌肉注射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腰椎融合时间、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融合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JOA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腰椎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肌肉注射维生素D3可以提高维生素D缺乏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李瑞龙;张强;冯良恩;李文升;罗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叶酸辅助利培酮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叶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患者血清BDNF、叶酸、Hcy和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IL-1β、IL-6、IL-12、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IL-1β、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血清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而血清叶酸、BDN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研究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叶酸辅助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BDNF水平,并改善PANSS评分.
作者:廖世棚;苏邹;杨玉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不同验证模式对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行调强放疗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根据接受的验证方式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10例.A组患者行二维KV-KV位置验证,B组患者行三维锥体束CT(CBCT)位置验证.对比两组水平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及验证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水平方向上前后、头脚、左右位置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的验证时间及影像采集获取时间均短于B组(均P<0.05),但B组的影像清晰度、配准区域、配准方式均优于A组.结论 IGRT技术的二维KV-KV验证模式和三维CBCT验证模式在水平方向上对摆位误差的验证效果相当.
作者:吴冰;马广栋;王亮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老年女性绝经前后骨丢失率的变化趋势及影响绝经后骨密度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6849例中老年女性的腰椎骨密度测定资料,其中未绝经女性2825例(未绝经组),绝经后女性4024例(绝经组).比较绝经组和未绝经组骨密度及累计骨丢失率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绝经年龄的研究对象在相同年龄段时的骨丢失率变化趋势,并分析绝经组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每周户外活动量、牛奶摄入量等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绝经组和未绝经组女性的骨密度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以绝经后各年龄段组的骨密度下降更明显;在41~45岁、46~48岁、49~51岁、52~54岁年龄段,绝经组的骨密度均低于未绝经组(均P<0.05).随着年龄增长,绝经组和未绝经组累计骨丢失率均逐渐增加.在51~64岁年龄段,早绝经者相对于晚绝经者的累计骨丢失率均较高;在70~79岁年龄段,46~48岁绝经组和49~51岁绝经组骨丢失率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平台期,而52~54岁绝经组则有一个较为明显的上升过程;各组在80岁后,骨丢失率显示略有回降或上升不明显.绝经年限、经校正年龄因素后的体质指数、每周户外活动时间、每周牛奶摄入量与骨密度均存在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中老年女性的骨丢失率随着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绝经与否及绝经年龄可影响骨丢失率.较早绝经者比较晚绝经者的累计骨丢失率更高,应对较早绝经者给予全面的骨折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小其骨丢失率.
作者:黄国秀;闭应洲;潘永华;吴苏疆;何祺;李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瑶医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瑶医平衡针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3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CMS)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CMS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两组VAS评分及C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周,瑶医平衡针组的VA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CMS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瑶医平衡针组、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6.6%,瑶医平衡针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 瑶医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马艳;李彤;闫国跃;马建泽;曹茜茜;魏存江;舒建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对比传统小切口手术与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知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知觉、视力、角膜散光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治疗组的角膜知觉均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及3个月,治疗组的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可提高角膜知觉,加快术后视力恢复,降低角膜散光值,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福香;辛晓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瑶药千斤拔油针与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8例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瑶药千斤拔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包烫熨及海桐皮汤外洗治疗,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关节症状及双手握力,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IL-6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5.3%,高于对照组的61.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关节肿胀及压痛数目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减少,晨僵时间及双手握力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善(均P<0.05),血清IL-1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 与传统中医外治法比较,瑶药千斤拔油针疗法可更有效地改善RA患者症状,降低机体的炎症反应,获得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明杰;仇星霖;王悦良;夏猛;孙利伟;韦贵康;施学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大鼠自然妊娠和早产的关系.方法 将16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中孕组、晚孕组、妊娠组和早产组,每组4只.比较4组血清和羊水的EGF水平及胎盘EGFR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妊娠组血清EGF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均P<0.05),而早产组和中孕组羊水EGF水平均低于晚孕组和妊娠组(均P<0.05).妊娠组胎盘EGFR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3组(均P<0.05).血清EGF水平、羊水EGF水平及胎盘EGFR表达量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和EGFR水平均随着大鼠孕期延长逐渐升高,当EGF和EGFR水平在孕晚期出现下降,则可能预示着早产.EGF和EGFR可能可以作为自然妊娠的观测指标和预防早产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甘国才;李慕军;吴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壮药透骨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组60只.造模21 d后将10只足趾肿胀度较轻的大鼠剔除,将剩余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及低、中、高剂量透骨香组各10只.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0.01 g/kg)灌胃,高、中、低剂量透骨香组分别给予73.79 g生药/kg、36.89 g生药/kg、18.45 g生药/kg透骨香水溶部位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分别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灌胃28 d后,计算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评价关节炎指数(AI),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造模21 d后,CIA模型组的足趾肿胀度高于空白组(P<0.05).灌胃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降低(P<0.05),雷公藤多苷组和高剂量透骨香组AI降低(均P<0.05).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低、中剂量透骨香组AI升高(均P<0.05),而高剂量透骨香组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透骨香组大鼠AI低于低剂量透骨香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与关节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P<0.05).灌胃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透骨香组大鼠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关节组织匀浆中TNF-α水平均降低,高剂量透骨香组大鼠血清及关节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 壮药透骨香水溶部位对CIA大鼠有治疗作用,且高剂量(73.79 g生药/kg)的透骨香水溶部位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作者:赖克道;王丽;邓聿胤;吕纪华;刘瑛;覃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处方400付,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对使用频次≥100次的药物进行主特征值分析、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使用频次≥100次的29味药物中,位于前5位的药物为路路通、延胡索、忍冬藤、乌药、皂角刺,有9味药主成分的特征值>1,且其累积贡献率达88.45%.这29味中药可聚类分为5类,第1类药物为乌药、泽兰、皂角刺、川芎、桂枝、延胡索,第2类药物为木香、枳壳,第3类药物为当归、苏木,第4类药物为地龙、土鳖虫、川楝子、败酱草、赤芍、丹参、白芍、柴胡、香附、续断、路路通、牛膝、熟地黄、鸡血藤、生地黄,第5类药物为桃仁、大血藤、丝瓜络、忍冬藤.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基本保持一致.结论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用药具有一定规律且主要药物使用合理,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杨妮;谢巍;肖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择期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艾司洛尔1 mg/kg,均于1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气管插管后1 min(T3)、气管插管后3 min(T4)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比较T1、T3时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结果 在T3和T4时,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T3时与T1时比较,观察组血清皮质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均升高(均P<0.05);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降低(均P<0.05),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3时,观察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多巴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瑞芬太尼在抑制插管应激激素反应方面不如芬太尼联合艾司洛尔,但其能更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
作者:陈朝辉;徐昆;邓银安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