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导抗检查评价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临床意义

邹冰;陈桂才;朱茂灵;蒋武

关键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声导抗测试, 中耳积液
摘要: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查评价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1个月、3个月时,分别按临床症状体征及声导抗检查结果评价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7 d、14 d、1个月,按临床症状体征评价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按声导抗检查评价的总有效率(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两种评价方法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后中耳积液的恢复滞后于临床体征的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耳内镜检查无异常的患儿应常规行声导抗检查.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莫沙必利,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Wexner便秘症状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Wexner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田刚;吴冰;王艳春;张健;黄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亚急性期脑卒中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及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康复组30例、胸式呼吸组29例和腹式呼吸组29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胸式呼吸组和腹式呼吸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分别进行胸式呼吸训练和腹式呼吸训练,均进行3个月的康复训练.评估3组患者康复训练前后的肺功能、呼吸力学指标及膈肌功能.结果 康复训练3个月后,胸式呼吸组和腹式呼吸组肺功能、呼吸力学及膈肌肌电各项指标均优于训练前和常规康复组,且腹式呼吸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胸式呼吸组(均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呼吸训练有助于提高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呼吸力学指标和膈肌功能,且腹式呼吸训练方式的效果优于胸式呼吸训练方式.

    作者:俞长君;杨婷;张会慧;蔡雨星;杨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弱视眼视网膜改变的研究进展

    近年对弱视病理学改变的认识逐步细化到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层面,但其众多神经机制和细微结构变化仍不明确.随着科技进步,学者们已证实弱视的发生发展与视觉系统的发育紧密联系,视网膜、外侧膝状体和视皮层的异常改变都会导致弱视的产生.本文将从黄斑、神经纤维层、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脉络膜的形态学改变及视网膜上物质含量的变化对弱视眼视网膜的相关改变进行综述.

    作者:李博;王星;尹曦敏;邹云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槲皮素对脂多糖诱导人肝细胞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脂多糖诱导人肝细胞炎性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槲皮素(0、50、100、200、400、800、1600μmol/L)干预人肝细胞(L02细胞),比较细胞相对存活率.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诱导组、脂多糖+低剂量(50μmol/L)槲皮素组、脂多糖+中剂量(100μmol/L)槲皮素组、脂多糖+高剂量(200μmol/L)槲皮素组,各个浓度槲皮素组中加入相应浓度槲皮素溶液,2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均加入0.1μg/ml脂多糖.计算各组L02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检测各组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L02细胞的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化酶(COX-2)、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ACHT-LRR-PYD结构域蛋白3(NLRP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组间L02细胞的相对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多糖诱导组L02细胞相对存活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上清液IL-6、IL-1β、TNF-α以及iNOS、COX-2、TXNIP、NLRP3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脂多糖诱导组、脂多糖+低剂量槲皮素组、脂多糖+中剂量槲皮素组、脂多糖+高剂量槲皮素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依次升高(均P<0.05).不同浓度槲皮素干预组上清液IL-6、IL-1β、TNF-α以及iNOS、COX-2、TXNIP、NLRP3蛋白水平均低于脂多糖诱导组(均P<0.05).结论 槲皮素可改善脂多糖所致L02细胞的炎性损伤,其可能通过降低TXNIP/NLRP3通路活性发挥作用.

    作者:冯莉芳;张玲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声导抗检查评价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声导抗检查评价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1个月、3个月时,分别按临床症状体征及声导抗检查结果评价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7 d、14 d、1个月,按临床症状体征评价的总有效率均高于按声导抗检查评价的总有效率(均P<0.05).治疗后3个月,两种评价方法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后中耳积液的恢复滞后于临床体征的好转,症状体征消失、耳内镜检查无异常的患儿应常规行声导抗检查.

    作者:邹冰;陈桂才;朱茂灵;蒋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壮药透骨香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

    目的 探讨壮药透骨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干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及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组60只.造模21 d后将10只足趾肿胀度较轻的大鼠剔除,将剩余5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及低、中、高剂量透骨香组各10只.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0.01 g/kg)灌胃,高、中、低剂量透骨香组分别给予73.79 g生药/kg、36.89 g生药/kg、18.45 g生药/kg透骨香水溶部位灌胃,空白组与模型组分别予以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灌胃28 d后,计算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评价关节炎指数(AI),测定大鼠血清及关节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 造模21 d后,CIA模型组的足趾肿胀度高于空白组(P<0.05).灌胃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各干预组大鼠足趾肿胀度降低(P<0.05),雷公藤多苷组和高剂量透骨香组AI降低(均P<0.05).与雷公藤多苷组比较,低、中剂量透骨香组AI升高(均P<0.05),而高剂量透骨香组A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高剂量透骨香组大鼠AI低于低剂量透骨香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与关节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P<0.05).灌胃28 d后,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透骨香组大鼠的血清TNF-α、IL-1β水平及关节组织匀浆中TNF-α水平均降低,高剂量透骨香组大鼠血清及关节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水平降低(均P<0.05).结论 壮药透骨香水溶部位对CIA大鼠有治疗作用,且高剂量(73.79 g生药/kg)的透骨香水溶部位效果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有关.

    作者:赖克道;王丽;邓聿胤;吕纪华;刘瑛;覃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表皮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大鼠自然妊娠和早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大鼠自然妊娠和早产的关系.方法 将16只成年雌性SD大鼠分为中孕组、晚孕组、妊娠组和早产组,每组4只.比较4组血清和羊水的EGF水平及胎盘EGFR的相对表达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妊娠组血清EGF水平均高于其他3组(均P<0.05),而早产组和中孕组羊水EGF水平均低于晚孕组和妊娠组(均P<0.05).妊娠组胎盘EGFR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他3组(均P<0.05).血清EGF水平、羊水EGF水平及胎盘EGFR表达量三者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EGF和EGFR水平均随着大鼠孕期延长逐渐升高,当EGF和EGFR水平在孕晚期出现下降,则可能预示着早产.EGF和EGFR可能可以作为自然妊娠的观测指标和预防早产的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甘国才;李慕军;吴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传统小切口手术与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知觉及视力的影响对比

    目的 对比传统小切口手术与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知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7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治疗组给予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知觉、视力、角膜散光值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治疗组的角膜知觉均高于对照组,角膜散光值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 d及3个月,治疗组的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可提高角膜知觉,加快术后视力恢复,降低角膜散光值,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福香;辛晓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分阶段转变护理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阶段转变护理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液体摄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分阶段转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液体摄入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及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并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分阶段转变护理可提高糖尿病肾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液体摄入依从性,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状腺癌中骨桥蛋白、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中骨桥蛋白(OPN)、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58例甲状腺癌患者,取其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组织及癌旁>2 cm处的正常甲状腺组织,检测两者OPN、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OPN、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OPN、β-连环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均P<0.05),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无关(均P>0.05),与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均P<0.05);E-钙黏蛋白与β-连环蛋白的表达情况与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均无关(均P>0.05),与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均相关(均P<0.05);OPN的表达情况与E-钙黏蛋白具有相关性(P<0.05),与β-连环蛋白无相关性(P>0.05);E-钙黏蛋白的表达情况与β-连环蛋白具有相关性(P<0.05).OPN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OPN表达阴性患者(P<0.05).结论 甲状腺癌中OPN和β-连环蛋白的表达上调而E-钙黏蛋白的表达下调.OPN、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的表达情况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甲状腺癌早期诊断的标记物及潜在治疗靶点.

    作者:赵文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在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在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患肢疼痛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及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术后3个月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内外固定术联合威枫骨科外洗散熏洗治疗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缩短骨折临床愈合期,有效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周世隆;郑臣校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肝窦阻塞综合征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肝窦阻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结合文献,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案和病情转归.结果 7例患者中,6例有服用中草药史.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腹胀、乏力、皮肤黏膜黄染;多数患者血清AST或ALT升高,部分患者总胆红素不同程度升高;肝脏B超、CT或MRI平扫提示肝脏增大、腹水,CT或MRI增强扫描可见地图状或斑片状增强,肝静脉变细或显示不清.2例患者行肝活检,病理均表现为肝细胞水肿,1例可见肝淤血.7例患者均给予护肝、利尿、改善微循环治疗,使用抗凝剂2例,使用糖皮质激素1例,行肝移植1例,治疗后5例患者病情均好转.结论 肝窦阻塞综合征罕见,诱因多为服用中草药;对于腹胀、乏力、黄疸的患者及早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早期干预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护肝、利尿、改善微循环并合理使用抗凝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能有效.

    作者:黄红维;李瑭;林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药物诱导的肝毒性研究进展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其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理过程以及解毒等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药物引起的肝毒性(DIHT)是各类化学物质相互反应后严重损害肝脏体系的表现之一.用于治疗疾病的各种药物的代谢中间体也可引起肝毒性.在特殊的药物反应中,严重者需进行肝脏移植,甚至死亡.本文就DIHT的临床分型、相关危险因素、DIHT的案例以及诊疗方向等进行综述.

    作者:范婷婷;刘瑞;刘盛楠;罗伟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SYNTAX评分中分区冠心病患者再血管化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SYNTAX评分中分区冠心病患者再血管化治疗的选择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SYNTAX评分中分区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组64例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5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分析MACCE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CABG组比较,PCI组术前左主干病变率、SYNTAX评分及术后完全血运重建率均更低,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更高,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更少(均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左主干病变及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高危均为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对于SYNTAX评分为中分区的冠心病患者,可根据SYNTAX评分、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以及左主干病变发生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合并左主干病变及GRACE评分高危均为行PCI或CABG治疗后12个月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威;傅明炜;郭延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证治准绳· 类方》治疗目病处方的用药规律

    目的 总结《证治准绳· 类方》治疗目病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证治准绳· 类方》中治疗目病的方剂449首,包含338种药物.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分析、药物间关联度分析及新方分析.结果 使用频次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防风、甘草、当归、黄连、羌活.药性以寒性药物居首,温性药物次之.药味主要以甘、苦、辛为主.主入肝、肺、脾、心、胃、肾等经.临床配伍多由祛风类、补益类、清热类、清肝明目类、行气及活血类药物组成.配伍使用频率高的核心药物是防风.熵聚类分析发现核心药物组合15组,发现新处方14个.结论 《证治准绳· 类方》中治疗目病的处方有规律可循,其用药规律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及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荻娅;林江;张琦;邹天骏;李天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孕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59例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宫腔镜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84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息肉组),275例诊断为非子宫内膜息肉(非息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与非息肉组比较,息肉组的输卵管积水患者比例较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比例较高、月经周期稍短(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风险更高.

    作者:蒋儒芳;杨一华;冯煜;黄馨月;覃爱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药物,多达40%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采用PPI治疗后仍会出现顽固的胃食管反流症状,甚至进展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RGERD的治疗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目前RGERD治疗方式较多,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外科手术等,但药物治疗仍是首选.本文就RGERD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陆明军;谭诗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瑶医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瑶医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瑶医平衡针组30例和常规针刺组30例,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周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Constant-Murley评分(CMS)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周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CMS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但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两组VAS评分及CM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周,瑶医平衡针组的VAS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CMS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瑶医平衡针组、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6.6%,瑶医平衡针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 瑶医平衡针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明显,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作者:马艳;李彤;闫国跃;马建泽;曹茜茜;魏存江;舒建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D36表达水平与脑梗死相关性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CD36的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超星数据库、维普数据库、Web of Science及PubMed数据库,纳入有关CD36表达水平与脑梗死发生相关性的文献.筛选文献后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RevMan 5.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篇研究,共计62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患者血清CD36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 CD36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CD36的表达水平或可作为诊断脑梗死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张晋霞;张志勇;张蕊;刘斌;陈桂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维生素D3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融合率、融合时间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生素D3对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腰椎融合术后腰椎融合率、融合时间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择期行腰椎融合术治疗的维生素D缺乏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即刻及出院后6个月内每月给予肌肉注射10万单位维生素D3,对照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给予肌肉注射1 ml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腰椎融合时间、术后1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融合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1周VAS评分及术后1年腰椎JOA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腰椎融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年腰椎融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腰椎融合术后肌肉注射维生素D3可以提高维生素D缺乏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腰椎融合率,缩短融合时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李瑞龙;张强;冯良恩;李文升;罗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