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前患者焦虑状况改善效果评估

朱洪霞

关键词:护理干预, 焦虑, 普外科, 术前, 效果评估
摘要:目的:评估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前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9例普外科术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对研究对象进行焦虑状况测量,分析干预前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评分高于干预组(P<0.05),干预组S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干预组焦虑消除率(33.3%)高于对照组(4.9%)(P<0.01)。结论:普外科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手术前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情况,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依从性,提高手术术后效果。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65例观察

    目的:观察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6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用阿昔洛韦、甲钴胺,对照组只用阿昔洛韦,治疗1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7%、对照组6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甲钴胺治疗带状疱疹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吴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黄联合甘露醇辅治重度有机磷中毒40例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甘露醇辅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8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用常规治疗(洗胃、利尿、解毒剂),观察组加用大黄粉和甘露醇联合灌服,治疗1周。结果:观察组胆碱酯酶恢复程度、解毒剂用量、并发症的发生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联合甘露醇灌服治疗能较快的恢复胆碱酯酶活性,减少解毒剂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率。

    作者:王付启;严清霜;隋克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康方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益康方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方法,治疗组术前服用益康方。结果: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5)。结论:益康方可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作者:杨海霞;季星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总结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22例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做好对生命体征的观察、饮食休息护理、心理护理、切口引流管的观察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等。结果:2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预后较好。结论:进行术后患者的护理,特别是体位摆放的护理可减少因体位不当而造成假体脱位、因护理不当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覃旭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火针结合夹脊穴放血治疗带状疱疹36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属中医“缠腰火丹”、“蛇串疮”、“蛇丹”等范畴。2010年9月起,笔者采用火针结合夹脊穴放血法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6例,均为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门诊和住院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小28岁,大60岁;病程短2天,长7天;腰腹部15例,胸胁部13例,肩臂部5例,下肢部3例。表现为患侧皮肤绿豆大小水泡、簇集成群,基底色红,排列成带状。皮疹出现前皮肤局部刺痛或灼热感,疼痛明显。

    作者:范梁松;刘忠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二仁汤治疗失眠症临床体会

    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似睡非睡,早醒,睡眠表浅,醒后无法再入睡,梦多,睡醒之后疲乏无力等。病因有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按病理分为一般性失眠,短期失眠,长期失眠。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笔者自拟二仁汤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茂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实用中医药杂志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12例

    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间,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7~65岁,发病1天3例、2天6例、3天2例、5天1例。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局限性腹膜刺激症,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白细胞大于11×109,体温38℃以上。B超示阑尾区可见低回声2.5~5.4cm包块。尿赤,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

    作者:许辅德;许小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UTI)的临床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除湿清热方治疗,2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1.49%对照组78.7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肾除湿清热方治疗老年人UTI效果较好。

    作者:李春颖;接忠民;史耀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治疗后6个月进行评价。结果:优良率实验组91.4%,对照组7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正骨疗法配合中药治疗三踝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叶兆贵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悸35例

    笔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心悸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3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55岁;病程短1个月,长20年;血压偏低30例,伴有头痛眩晕15例,伴有支气管炎13例,伴有胃炎10例。

    作者:黄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补肾调周法治疗不孕症体会

    凡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或曾孕育未避孕而又2年以上不再受孕,称为不孕症[1]。前者为原发性不孕,后者为继发性不孕。1辨证论治肾主生殖,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两精相搏,才能受孕。排卵障碍是肾-天癸-冲任-子宫轴之间的调节失衡所致。中药补肾调周法是名老中医、著名妇科专家夏桂成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独创,治疗不孕疗效显著。

    作者:侯俊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频电刀治疗肛瘘疗效观察

    笔者用高频电刀治疗肛瘘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60例,均为2011年9月至2013年3月诊治患者,符合200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制定的肛瘘统一分类标准[1]。男49例,女11例;年龄18~63岁,平均40岁;病程1~8年。均为低位单纯性肛瘘。

    作者:师九平;张锐;宋映娴;黄泽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96例分为两组,夹板外固定组62例和钢板内固定组34例,分别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平均随访10个月。夹板外固定组优良率95.1%、患者满意度96.8%,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97.0%、患者满意度9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夹板外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928元,钢板内固定组平均医疗费为41023元。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两种方法治疗各有优势,应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手术耐受程度,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期望值及治疗费用合理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李兰山;王明喜;孙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并发症及防治现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是骨质疏松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从1988年Duquesnal等首先应用椎体成形术(PVP)治疗OVCF,到1999年经过美国骨科医生Garfin等的改良和发展,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利用一种可膨胀性扩骨球囊将压缩的骨折全部或者部分恢复高度后再注入骨水泥(PMMA),取得良好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尽管如此,仍然会发生一些并发症,现将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李晓鹏;朱明双;孙逸儒;钟文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方法:治疗组31例用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治疗14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耐受,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封包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杨磊;侯栓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150例

    目的:观察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150例采用通补兼施辨证治疗。结果:治愈80例,好转56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以通补为法,或以补为主,或以通在先,或通补兼施治疗肩周炎有较好效果。

    作者:冼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42例

    目的:观察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2采用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及熏洗治疗。结果:内固定术后骨折两断端均对位对线满意,35例解剖复位,钢板固定无失效,无术后感染、背侧肌腱激惹、正中神经刺激症状发生,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术后3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5.24%。结论:内固定手术结合中药内服及熏洗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可提高骨折固定稳定程度,促使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冯仁优;刘智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笔者采用手法、激光、膝关节腔内注射三联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符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并排除膝部肿瘤、结核及骨关节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和膝关节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男24例,女36例;年龄43~67岁,平均55.35岁;病程2~15年。门诊患者12例,住院患者48例;单膝发病16例,双膝发病44例。均有膝关节疼痛、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和膝关节肿胀等临床表现。X线检查可见膝关节间隙变窄,髌骨上下缘增生,髌股关节面粗糙,髌骨软骨下骨密度增高及骨质疏松等不同程度的影像学改变。

    作者:袁春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的影响

    目的:探讨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MVD)的影响。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配合头针疗法治疗,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评定。结果:MMSE总分、MoCA总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总分、定向力、计算力、语言评分、MoCA总分、空间/执行功能、命名及语言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仅MMSE定向力评分、MoCA空间/执行功能及定向力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头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血管性痴呆症状。

    作者:高千仞;陈甦;黄燕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