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艳姗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随机分两组各46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78.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练春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脓包性痤疮临床疗效.方法:50例脓包采用电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4%.结论:电针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脓包性痤疮有较好疗效.
作者:谭雁裙;陈月桥;梁桂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治疗配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活血化瘀中药.结果:治疗后第21天血肿吸收量治疗组明显大于对照组,而且神经功能恢复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活血化瘀中药用于脑出血的治疗有较好效果.
作者:王付启;隋克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的疗效.方法:2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6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均常规给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并对症治疗,若有细菌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退热、咽痛减轻、咽充血缓解治疗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疗效明显且安全.
作者:何丽芸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笔者用国医大师班秀文老先生经验方安胎防漏汤加减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0 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大38 岁,小24岁,平均31 岁;妊娠次数多5 次,少3 次;孕周期5~10 周.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妇科学>[1]及《妇产科学》[2].屡孕屡堕(自然流产3 次或以上),每次流产多发生在同一妊娠时间段.排除子宫发育不全、畸形、肌瘤,盆腔占位性病变、染色体异常、血型不合、男方因素等病因.
作者:吕丽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优选黄芩乙醇回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以黄芩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黄芩提取工艺.结果:黄芩提取工艺选择为加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第1次2h,第二次1.5h.结论:用此方法提取黄芩药材效率高、结果稳定.
作者:杨宏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09 年2 月以来,笔者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取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6 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23 ~ 30 岁26 例,31~37岁34例,38~45岁26例;病程3个月~ 1年36 例,1~ 3 年33 例,3 ~ 10年17 例.
作者:宋显梅;吕燕;许振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效果.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SANH组加用益气通络止痛汤.结果:SANH组头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较ANH组改善明显(P <0.05),效果更显著(P <0.05).结论:益气通络止痛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学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A1期的临床疗效及对PGE2的影响.方法:70例随机分为中西组及西药组各35例,两组均用四联疗法,中西组加用牛黄解毒丸,疗程均为4周.同时设30例健康组.结果:中西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 <0.05),胃溃疡A1期患者PGE2低于健康者,治疗后中西组患者PGE2水平提升且与西药组有极显著差异(P <0.01).结论:牛黄解毒丸有助于提高胃溃疡A1期患者的PGE2水平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庄雪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我们用针刺治疗便秘疗效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40例,均为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0 例,男12 例、女8例,年龄40~80岁17例、20~40岁3例,病程15 天~ 30 年.对照组20 例,男10 例、女10 例,年龄40 ~ 80 岁16 例、20~ 40岁4例,病程15天~ 29年.
作者:陆晓红;王强;敬国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逍遥散配合咽部注射维生素B12治疗梅核气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口服逍遥散配合咽部注射维生素B12,对照组32例口服谷维素.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3%,对照组56.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逍遥散配合咽部注射维生素B12治疗梅核气疗效显著.
作者:田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六神丸穴位贴敷对面神经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用六神丸穴位贴敷,对照组用电针针刺治疗.结果:六神丸穴位贴敷较针刺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六神丸穴位贴敷治疗面神经炎效果好.
作者:梁克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维生素B1、B12等,以及针刺、超短波综合治疗.结果:治愈率69.37%,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效果较好.
作者:付冰梅;张文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笔者临床辨治多种疾病效果较好,体会如下.1 背部灼热患者,女,83 岁.1 个多月前生气后感上背部有灼热感,范围约碗口大小.以后每日如此,白天热重、夜间稍缓.平素易怒,操心家事较多.3 年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灼热区在背部正中第6、第7 胸椎处,局部无叩压痛.舌质稍红、中后部少许腻苔,脉弦.胸椎正侧位X 片示全胸椎退行性变,第6、第7 胸椎无特殊.辨证为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用中药配方颗粒(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陈皮6g,柴胡6g,川芎6g,香附10g,枳壳6g,炒白芍10g,甘草3g.开水冲服,7剂,每日1剂,1日2次.服4剂后灼热感消失,舌淡红、腻苔退净,脉象稍柔.继服3剂巩固疗效.
作者:许伟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用于蹄铁形脓肿术后难以愈合切口的效果.方法:治疗组20例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对照组17例仅常规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少8.76天(P <0.05),且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康复新液能明显缩短蹄铁形等复杂脓肿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对于术后换药后期肉芽组织生长缓慢或不生长的切口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早期干预对于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抑酸、使用抗菌药物、能量支持,治疗组另用大柴胡汤口服或鼻饲,两组均以7天为一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5%,对照组72.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BalthazarCT评分、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进行中药干预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可以显著改善AP的预后.
作者:李铁强;邓碧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三叉神经痛临床特点是面部发作性的剧烈疼痛.现就目前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中医治疗1.1 针灸治疗一般采用以针灸为主的综合方法,取穴特点多以近部选穴为主,配合远部选穴或辨证选穴,亦有根据全息理论以头针、耳针、足针、腕踝针、第2 掌骨桡侧取穴为主者[1].临床多取下关、颊车、地仓、颧髎、合谷、翳风、阳白,风寒盛加风池、风门疏风散寒止痛,风热盛加大椎、曲池清热散风.针刺取穴第1 支痛取鱼腰、下关为主,可配阳白、上星、合谷、内庭等穴;第2、第3 支痛取四白、下关、地仓、夹承浆、合谷、内庭等.其中头面部穴位取患侧,合谷、内庭取双侧.
作者:刘松涛;尹林玉;刘思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指传统的经验鉴别,是用人的感官,即眼看、口尝、鼻嗅、耳听、手摸等对中药饮片进行鉴别,主要内容包括形状、规格、大小、表面或切面颜色、特征、质地、折断现象、气味、水试、火试等.
作者:冉柏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国内李文华[1]、刘素坤[2]等通过横断面调查报道PSD 发生率为30% ~ 50%.与国外研究结果(20%~ 60%)相一致.PSD早期症状较轻,表现为情绪低落、悲伤、注意力不集中、思虑过多、兴趣下降等,病情进一步加重则有紧张、思维迟滞、食欲不振,出现幻觉,甚至自杀.近10 年来,对PSD 的研究逐步深入.中医治疗PSD 有确切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现将近10 年来中医治疗PSD 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张国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肥胖主要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损伤脾胃,导致脂肪淤积体内所致.过食脂膏厚味,特别是年逾四旬,机体功能逐渐下降,活动消耗量少,体内营养脂肪物质,超过了脾的运化功能,以至于充斥肌腹,气机郁滞,经络血脉不畅,转化为痰湿脂浊而成肥胖,笔者用健脾气法治疗肥胖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作者:李才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