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许翠龙

关键词:老年, 糖尿病, 护理
摘要:老年糖尿病包括60岁以后发病或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糖尿病多属非胰岛素依赖型,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相对较轻或无明显症状;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较好,严重时也必须注射胰岛素.在临床上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是值得探讨的课题,也是患者及家属必须掌握的护理方法.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HS)临床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304例均来自我科,2008年9月至2010年4月经PSG(多导睡眠图)监测为OSAHS 304例,应用Alice-Five,按国际标准方法,同步记录患者各项指标,其中,男250例,女54例.肥胖67%、颈围≥40cm 43%、吸烟者68%、饮酒27%;伴有高血压25%、慢支肺气肿21%、冠心病12%、脑血管意外10%、脂代谢紊乱9%、2型糖尿病7%.临床症状依次为打鼾85%,记忆力减退66%,乏力56%,憋醒头晕白天嗜睡均为46%,晨起头痛33%,尿频15%.结果:OSAHS轻度42%,中度24%,重度34%.伴有夜间低氧血症97%,侧卧位呼吸暂停47%,仰卧位呼吸暂停为53%.结论:针对OSAHS特点,应教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适当减肥、多侧卧入睡、晚上避免服用安眠药、积极治疗相关危险疾病.有手术指征者可手术;不能手术者,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

    作者:谢芙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PDCA循环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老年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自入院接待开始护士以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科学程序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结果:老年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由91%上升至96%,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7%.结论:护士在护理老人时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不仅利于老人生理、心理康复,而且锻炼了护理队伍.使护理工作得以稳步推进,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都得到提高,达到了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

    作者:廖长青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佳木斯铁路地区餐具洗消效果分析

    我国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预防病从口入一直是食品卫生工作的重点.餐具清洗消毒不仅影响餐具的感官效果,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所以餐具清洗消毒的监督监测是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解和掌握佳木斯铁路地区餐具清洗消毒的效果,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工作,预防疾病借餐具传播,佳木斯卫生监督站于2010年10月对本辖区餐饮单位的餐具清洗消毒情况进行调查及采样检测.通过对调查内容及检测结果的分析,找出影响餐具洗消效果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作者:李庆英;于立坤;陈绘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居家养老与社区医疗机构关系的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与社区医疗机构关系的现状.方法:通过分析目前社会养老的现状,调查白云区25所社区医疗机构在社会养老方面提供的职能.结果:老人更愿意接受在家门口养老的方式.结论:在目前医保制度的环境下,社区医疗机构利于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

    作者:朱世华;袁新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抗菌药和在抗菌药基础上合并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痊愈52例,显效31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西医组分别为28例、29例、15例、28例和7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基础上合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可以提高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安全有效.

    作者:成湘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346万,约每两名老年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且控制率低,仅为7.6%.高血压急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等.高血压是慢性病,多数患者无临床表现或临床症状不明显,这使得他们忽视了高血压的危害.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极度缺乏,预防观念比较淡薄,仅1/3左右的患者能有意识地进行疾病管理.部分患者误认为老年人血压略高是正常现象,更加忽视了对疾病的自我管理.因此,应加强老年高血压疾病的宣传,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友芬;于丽;夏艳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肝硬化腹水的护理体会

    肝硬化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弥漫性肝脏疾病,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血浆与腹水之间的胶体渗透压差和门脉毛细血管与腹腔内液体静脉压差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所导致,是对人体损害性较强的一种疾病.因此,做好有效护理可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冠心病患者脉搏波速和踝臂指数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目的:探讨脉搏波速(PWV)和踝臂指数(ABI)测定结果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观察统计485例确诊为冠心病住院患者的PWV和ABI检测结果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高PWV对冠心病存在正预报值,低ABI是存在冠心病附加危险的独立因素.结论:应用PWV(评估动脉僵硬度的一个指数)和ABI(评估动脉闭塞的一个指数)综合评估动脉硬化的程度是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独立指标.

    作者:彭玲湘;范咏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民政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心理状况调查及应对措施

    目的:对民政医院临床一线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利于采取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临床一线护士156名进行工作压力源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我院护士工作压力大、福利待遇低、深造机会少、编制紧张、超负荷工作是重度压力源;因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者不合作、担心出差错事故、仪器设备不足是较为突出的压力源;护士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紧张等因子分较高,显示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结论:建议从管理角度关注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积极创造条件减轻其工作压力和改善其亚健康状况,有助于稳定护理队伍,保证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疗满意度.

    作者:沈雪芝;邹文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脑出血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介绍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回顾我院81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的术后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好转70例,死亡11例.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优质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刘美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书写精神科护理记录的体会

    护理记录是指在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它是护理记录具体化的记载,不仅反映护士的工作态度、业务能力、文字书写功力等综合素质,也是衡量护士工作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

    作者:刘萍华;喻红群;刘玉祥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海安县2008~2010年高血压防治工作现状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我县高血压防治现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为今后制订慢性病防治策略和调整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Excel软件分析海安县2008~2010年高血压报告资料.结果:到2010年底,全县高血压患者累计报告53 314例,35周岁以上人群报告患病率为8.18%.其中,报告患病率高的墩头镇为13.10%,低的海安镇仅有3.45%.2008~2010年35周岁以上门诊患者首诊测血压率保持在95%以上,高血压患者医院报告率分别为76.19%、87.00%、94.12%,高血压随访每年人均分别为3.55次、3.06次、3.54次,脑卒中发病率分别为1.28‰、1.61‰、1.07‰.结论:我县高血压防治工作质量逐年提升.但35周岁以上门诊患者首诊测血压效果不佳,高血压患者发现率不高,随访管理的成效也不很高.应加强门诊血压异常患者的追踪定诊,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值,减少脑卒中发病率.

    作者:仲四清;王小健;顾光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手术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对患者生理、心理有很强烈的刺激.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往往使患者感到陌生和恐惧,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影响到手术的进行、手术效果和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手术室护士应针对手术患者积极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都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1].

    作者:盖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住院老年荣军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及质的异常,或在睡眠时出现某些临床症状,也包括影响入睡或保持正常睡眠能力的障碍,如睡眠减少、睡眠过多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1].睡眠障碍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反复睡眠障碍会影响老年人原发病的治疗,加重或诱发某些躯体疾病,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2].我院收治的荣军患者,大多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带病回乡人员,战时艰苦条件致使许多荣军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加之伤病的不适等多种因素常影响睡眠,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障碍程度也更加严重.三年来对1 280例住院老年荣军患者的临床观察发现,绝大多数老年荣军患者存在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高龄组重于低年龄,且多同时具有两种以上睡眠障碍.

    作者:徐欣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目的:了解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特点,以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猝死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08年12月间住院猝死的6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猝死率占同期住院患者总数的1.17‰,占同期住院死亡患者的15.79%;大多数患者联合使用抗精神病药(APS),且多数合并躯体疾病.结论:进食差、联合用药、合并躯体疾病是精神科住院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翠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甘露醇与罗红霉素联用治疗原发性胃轻瘫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甘露醇联合用药对原发性胃轻瘫的疗效.方法:2008年11月~2010年3月原发性胃轻瘫患者112例,口服罗红霉素250mg,3次/d,20%甘露醇40~80ml,3次/d,治疗2~6周.结果:有效52例,显效42例,有效率83.93%;无效10例,占8.93%;放弃4例,占3.57%;因转氨酶升高而停用4例.结论:罗红霉素与20%甘露醇联合治疗原发性胃轻瘫效果肯定.

    作者:宫秀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高血压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增高,良好的血压控制可降低40%的脑卒中和15%的心肌梗死危险度[1].有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压计持有率低,仅占高血压患者的15%,而血压计持有者中自我监测血压方法符合要求占持有者的13%[2].这显著影响了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并服用降压药的治疗效果.我院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并与未自行血压检测组比较发现,患者自行血压检测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尼莫地平与维生素B2治疗偏头痛临床报道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1].文献报告[2]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3倍,而有先兆者其危险性是对照组的6倍.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置管内外引流术在治疗肾后性肾衰中的应用

    恶性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及盆腹腔肿瘤放疗后出现输尿管梗阻、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上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内支架引流困难.外科肾造瘘外引流常常是处理这类患者的惟一办法.我院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肾造瘘术放置输尿管双J支架管内引流治疗输尿管梗阻,肾功能恢复良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冰洋;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心肌梗死40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是指心肌急骤缺血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从而出现心脏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其病情变化快且并发症多.我院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正规合理的治疗及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降低了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凤霞;金霞;赵春霞;董旭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