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2508例分析

黄晓清

关键词:宫颈病变,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 筛查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在妇科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 508例妇女进行TCT检查,细胞学检查阳性患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 508例TCT检查结果阳性61例,阳性率为2.43%.对其中45例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炎症6例,湿疣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 19例,CINⅡ 6例,CINⅢ 8例,宫颈癌3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18例,病理诊断为湿疣和CINⅠ 11例(61.11%),炎症4例(22.22%),CINⅡ和CINⅢ3例(16.6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7例,病理诊断为CINⅡ和CINⅢ 9例(52.94%),CINⅠ 6例(35.30%),宫颈癌2例(11.76%);腺癌(AC)1例,病理诊断为宫颈癌.结论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有效的宫颈病变筛查方法,细胞学检查阳性者应进一步行阴道镜下病理组织学检查以确诊.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踝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踝跟部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29例,其中小腿中、下段开放骨折8例,伴有慢性骨髓炎2例,足踝部不稳定贴骨瘢痕5例,足跟糖尿病溃疡3例,内外踝慢性溃疡或褥疮11例(其中合并糖尿病3例).结果 29例中24例皮瓣全部成活,完全成活率为82.8%.部分皮瓣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后愈合5例(17.2%),随访6个月以上13例,皮瓣无再次破溃,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操作简便,血管相对恒定,不牺牲主干血管,有一定的覆盖范围,该法是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张兵;林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IGFBP-3、ER、PR在子宫肌瘤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与子宫肌瘤的关系.方法 子宫肌瘤患者38例(肌瘤组),正常妇女32例(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IGFBP-3、雌激素(E2)、孕激素(P)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肌层和子宫肌瘤组织中的IGFBP-3、ER、PR的表达.结果 肌瘤组患者血清IGFBP-3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E2、P浓度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BP-3在肌瘤组织中表达较肌层组织中表达减弱(P<0.05);ER、PR在肌瘤组织中表达较肌层组织中表达增强(P<0.05);IGFBP-3与ER表达变化趋势呈负相关(P<0.05);肌瘤组血清IGFBP-3浓度与IGFBP-3在子宫肌瘤组织中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及肌瘤组织中IGFBP-3水平均降低,ER、PR在肌瘤组织中表达较肌层组织中表达增强,推测IGFBP-3表达的下降、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水平的升高与子宫肌瘤的发生有关,调控IGFBP-3、ER、PR水平有可能成为子宫肌瘤病因学治疗的研究方向.

    作者:蔡健;蔡海宁;姜邦蓉;王丹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体会

    目的 观察机械通气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AOPP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7例,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机械通气,均经口气管插管,其中1例改为气管切开.结果 37例中脱机成功,痊愈出院34例,抢救成功率为91.9%,平均脱机时间(3.2±1.5)d.死亡3例,其中1例入院时心跳、呼吸已停止,另2例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 常规治疗辅以机械通气是救治AOPP合并呼吸衰竭的重要抢救措施.

    作者:潘靖华;覃立行;何长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PLC测定益肾膏滋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益肾膏滋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乙腈-水(25 ∶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淫羊藿苷在0.040 ~2.061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1.65%.结论 本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益肾膏滋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辉;黄权芳;伍小燕;韦刚;林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

    目的 观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 53例首次确诊为STEMI的患者均行直接PCI治疗,其中发病至就诊时间≤6 h 32例(A组),发病至就诊时间6~12 h 21例(B组),观察两组疗效、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时间、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等.结果 A组术后无复流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ST段回落(STR)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明显高于B组(P<0.05);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明显低于B组(P均<0.01);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RA开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EMI患者就诊延迟现象普遍存在,尽早行直接PCI可减少无复流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小心肌梗死范围.

    作者:阳维德;郑萍;朱汉华;罗秀锋;陈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容积-时间曲线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TR-3DE)容积-时间曲线(VTC)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TR-3DE的左室VTC测量34例冠心病患者和34例正常人的左室峰值充盈率(PFR),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的PFR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TR-3DE VTC可以准确测量左室PFR,能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舒张功能状况.

    作者:潘永寿;庾红玉;阮坚;秦蕾;王高兴;赵孟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软衬材料用于下颌游离端缺失修复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软衬材料用于下颌游离端缺失修复的疗效.方法 64例牙槽嵴固有条件差的下颌游离端缺失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采用Sofreliner MS自凝硅橡胶软衬材料义齿,对照组采用常规热凝树脂材料制作义齿.观察两组咀嚼效能吸光度值、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68.8%,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失败的10例患者经Sofreliner MS自凝硅橡胶软衬材料衬垫,9例有效.试验组吸光度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槽嵴固有条件差的下颌游离端缺失患者,应用Sofreliner MS自凝硅橡胶软衬材料修复能改善下颌游离端缺失修复后疼痛,提高咀嚼效能.

    作者:黄田河;刘继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后路AF系统联合高压氧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AF)系统联合高压氧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后路AF系统内固定,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治疗组术后接受高压氧治疗2~3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AF系统联合高压氧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疗效确切.

    作者:韦丽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瓣膜置换术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29例的体会

    目的 探讨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8个月,29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23例,Ⅱ级4例,Ⅲ级2例;左室射血分数为52%~73%,人工瓣跨瓣压差为10~22 mmHg,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8~10 mm,重度低心排综合征6例(其中术后2例死亡),出血2例(其中1例术后3 d主动脉根部出血死亡),二次转机2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肾功能不全2例.结论 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是治疗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方法,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心功能.

    作者:陆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丹参(冻干)粉治疗高血压病效果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对高血压病患者氧自由基、纤溶活性、一氧化氮的影响,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左旋氨氯地平5 mg/d,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静脉滴注,疗程均14 d;治疗期间全程护理.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织型血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t-PA 抑制物(PAI)及一氧化氮(NO)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MDA、SOD、t-PA、PAI、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及PAI明显下降(P<0.01),而SOD、t-PA、NO则明显升高(P<0.01).两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1).结论 丹参粉能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SOD活力,降低MDA含量,促进纤溶活性及NO合成释放增多;治疗期间给予全程护理,取得患者积极配合是治疗效果的保障.

    作者:李艳玲;施志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手术重建方法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的手术修复方法.方法 髋臼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148例,其中关节脱位状态下手术组(对照组)46例,关节复位状态下手术组(观察组)10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以股骨头为模具、应用植骨支撑、碎骨镶嵌挤压、可吸收螺钉固定阻挡等方法辅助完成复杂粉碎性髋臼骨折关节面的重建,可明显提高骨折复位、愈合的质量,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关节并发症出现.

    作者:康锦;刘晓伟;张绪斌;张全顺;张立军;张正孟;恩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常规机械通气(CMV)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疗效及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其中PS联合CMV组37例,PS联合NCPAP组39例,CMV组48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的变化及并发症,分析其疗效.结果 两组应用PS患儿X线胸片检查异常、气漏、呼吸机所致肺损伤、肺炎发生率及FiO2、PaCO2明显低于CMV组,PaO2明显高于C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用PS组间X线胸片检查异常发生率、FiO2、pH、PaO2、PaCO2 5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联合NCPAP组肺炎、呼吸机所致肺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PS联合CMV组(P<0.05).结论 PS联合NCPAP可有效治疗新生儿HMD,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温伟珍;陈宏香;李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阴道分娩前后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前后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孕妇161例,其中52例于孕第28周开始功能锻炼至分娩前(产前组),56例于产后锻炼至3个月(产后组),53例于产前锻炼至产后3个月(全程组);未进行功能锻炼的孕妇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阴道分娩前及分娩后3个月盆底肌肉张力.结果 产前组和全程组分娩前阴道静息压(VRP)、阴道收缩压(VSP)均高于产后组及对照组(P<0.05),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均长于产后组及对照组(P<0.05).分娩后3个月全程组VRP、VSP均高于其他3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长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均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 阴道分娩产前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增强盆底肌收缩力,产后锻炼有助于盆底肌恢复,全程锻炼既有利于阴道分娩又有利于产后恢复.

    作者:万忠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对工作压力的评价意义

    目的 探讨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在评价工作压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急诊科医务人员(工作压力组)进行精神压力分析测试,与5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精神压力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工作压力组与健康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压力组的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别之间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对工作压力具有评价意义,身体压力和心理压力是评价工作压力的有效客观的指标.

    作者:邓达治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艾滋病合并活动性结核患者30例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应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和抗结核治疗时机,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HIV阳性/活动性结核病患者30例,抗结核治疗病情平稳后进行HAART治疗25例,同时行HAART、抗结核治疗5例,抗结核按2HREP/4HR方案,HAART按AZT/d4T+3TC+EFV方案.随访1年.结果 30例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由治疗前的(42.4±39.3)个/mm3,升至(226.1±106.8)个/mm3,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年后结核临床好转25例,仍抗结核治疗3例,死亡1例,丢失1例.结论 早发现、早治疗结核并进行及时督导管理能提高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结核治愈率,确保HAART终身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韦彩云;吴念宁;汤卓;黄绍标;陈益芹;杜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1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仍发展为肝癌的原因.方法 乙型病毒肝炎并接受标准抗病毒治疗患者158例,分析其发生耐药的原因,HBeAg、HBV-DNA与肝癌发生的关系.结果 158例患者中有138例完成随访,其中出现耐药24例(17.4%),发生肝癌26例(18.8%),耐药患者发生癌变20例(84.6%).26例肝癌患者中HBeAg和HBV-DNA阳性者显著低于阴性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后出现耐药以及病毒复制高水平可能导致了肝癌的发生.

    作者:罗显克;罗铁军;王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神经传导速度(NCV)及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糖尿病患者87例,其中有周围神经损害51例(DM-I组),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36例(DM-II组);健康对照组38例.应用NDI-200P+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后神经的NCV、F波.结果 DM-I组NCV均慢于DM-II组及对照组(P<0.05),DM-I组NCV、F波异常率分别为66.7%及47.1%,高于DM-II组的38.9%、30.6%(P<0.05).结论 F波和NCV是诊断DPN的敏感指标,能发现某些亚临床病例.

    作者:李东璟;唐慧侠;陈爱军;黄芳;张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在甲状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在甲状腺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ASA Ⅰ~Ⅱ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0例.A组用氯诺昔康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B组用舒芬太尼100 μg加生理盐水100 ml,C组用舒芬太尼50 μg复合氯诺昔康40 mg加生理盐水100 ml.术毕静脉连接镇痛泵进行自控静脉镇痛,记录术后1 h、2 h、4 h、8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2 h、4 h、8 h、12 h、24 h,B 组、C组VAS 评分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C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甲状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安全用于临床.

    作者:骆喜宝;刘志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老年急性肠梗阻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70例老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病因分析:粘连31例,恶性肿瘤11例,腹外疝7例,腹内疝3例,肠扭转4例,肠套叠3例,炎性肠梗阻5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异物(胆石或粪石)4例.临床表现:腹胀56例,腹痛62例,呕吐39例,血便3例,停止排气排便43例,腹部见肠型及蠕动波33例,腹部隆起不对称17例,肠鸣音亢进41例,肠鸣音消失或减弱10例,腹膜炎体征6例.结论 对老年急性肠梗阻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正确的评估及准备充分,对于治疗的成功有直接的影响.

    作者:林新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宁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情况回顾性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南宁市无偿献血血液报废的常见原因,探讨降低血液报废率的办法.方法 逐年统计无偿献血数量(包括全血及机采血小板)及报废数量、血液报废率,分析报废原因,提出相应策略及改进措施.结果 ALT、感染因子(HBV、HCV、TP、HIV)、脂血、不足量报废是血液报废的主要原因.结论 血站需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并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流程,对无偿献血者进行ALT、感染因子等筛查,做好血液采集前的质量控制,做好血液采集全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作者:陆祝选;李彬;林富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