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薤白提取物平喘作用的实验研究

覃丽蓉;吴珊;韦锦斌

关键词:薤白, 平喘, 薤白提取物
摘要:目的 研究薤白提取物的平喘作用.方法 以豚鼠制作动物哮喘模型,采用磷酸组胺喷雾致喘法.以氨荼碱为阳性对照药,观察不同剂量薤白提取物的平喘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薤白提取物0.04 g/kg、0.08 g/kg、0.16 g/kg组均能明显延长豚鼠哮喘的潜伏期(P<0.01).结论 薤白提取物有明显的平喘作用.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现状,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人力供给与服务需求之阃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调查的方式了解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状况.结果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人力结构不尽合理,人员素质偏低,有待提高.相关政策不配套是影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 建议尽快制定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政策,使社区卫生服务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作者:陈锦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早期临床康复护理

    目的 探讨早期临床护理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按入院时间顺序分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实验组患者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进行早期临床康复护理:心理康复训练、吞咽障碍的训练包括进食康复训练和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心理康复训练、吞咽障碍的训练包括进食康复训练和吞咽功能训练等康复训练,可使患者尽早改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文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腹部脏器的超声表现

    急性砷化氢中毒时对全身各器官有广泛的损害作用,严重病例临床上可出现多器官衰竭情况[1].我院1990年6月至2007年6月救治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38例,无1例死亡,通过对患者腹部器官进行B超检查,发现声像图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以往有关这方面的超声报告很少,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林平;葛宪民;梁梅;黄剑兰;梁红;陆丹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cTnI、Mb、CK-MB复合检测板对急性心肌梗死69例快速诊断的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除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和心肌酶谱检测外,联合检测血清肌钙蛋白Ⅰ(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已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工作者关注的早期诊断AMI的生化指标.本文采用cTnI、Mb、CK-MB复合检测板联合快速定性检测69例疑为AMI病人血清中的cTnI、Mb、CK-MB,旨在探讨此复合检测板对快速诊断AMI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庆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急性梗阻性胰腺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采用结扎胆胰管的方法制成急性梗阻性胰腺炎模型.方法 22只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SD大鼠10只仅开腹,翻动胃和十二指肠后关腹;试验组12只,其中梗阻8 h 8只,梗阻12 h 4只.梗阻模型制作指在大鼠胆管十二指肠连接处打活结,导致胆管梗阻,线头固定于皮肤外8~12 h后松开活结,使梗阻胆管畅通,观察72 h.实验组与对照组采血测定血清淀粉酶、血糖和胰高血糖素,观察胰腺大体病理变化并作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血清淀粉酶、血糖和胰高血糖素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生化分析及组织学检查提示急性梗阻性胰腺炎(AP)动物模型建立.

    作者:颜丽萍;邝晓聪;梁勇;李弘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1967年Kelman[1]创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来,随着手术仪器设备更新换代,手术应用材料、人工晶状体发展,手术技巧不断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对白内障102眼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维持器行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经河;冯钰;邓全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167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0~2005年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167例,均进行了单纯修补术(溃疡恶变、疤痕较大而行胃大部分切除未统计在内),并对大部分进行随访,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生;林新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72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的治疗

    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72例大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分别施行手术切除、冷冻、集束电极射频等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志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惠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滴,对照组50例只采用基础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液变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供血,且不良反应少见,为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邱全煌;姜椿法;何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微创取精术在无精子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微创取精术对无精子症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164例无精子症患者,根据病史、体检、生殖激素水平、精浆生化和/或染色体检查进行初步筛选.其中103例应用微刨取精术进行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检查,对获取精子的部分病例施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结果 69例从附睾中获取精子,13例从睾丸中获取精子,获取精子阳性率迭79.6%;对31例从附睾或睾丸中获取精予的患者施行ICSI治疗34周期,其中14例获得妊娠,周期妊娠率为41.2%.结论 徽创取精术既能简便、快速地对无精子症进行鉴别诊断,也是针对无精子症的有效治疗手段.

    作者:甘贤优;张波;方伟芬;冯贵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人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研究

    目的 研究鼻息肉组织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探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与鼻息肉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及流式细胞仪检测45例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8+的表达,并与30例志愿者的下鼻甲黏膜和外周血进行比较.结果 鼻息肉组织中可见各种炎细胞浸润,其中CD4+细胞明显多于CD8+细胞;与对照组相比,鼻息内组CD4+和CD8+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CD4+/CD8+比值比对照组相高(P<0.01).鼻息肉患者外周血中CD4+和CD8+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鼻息肉组织和外周血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且高度表达CD4细胞,提示鼻息肉的形成与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调有关.

    作者:蒋双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PDCA循环管理在基层医院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PDCA循环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包括以下4个阶段: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 A(Action)处理,PDCA则是由以上4个英文单词的第1个字母组成.

    作者:黄斯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职业性急性三甲基氯化锡中毒诊断的研究进展

    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yltin chloide,TMT)是近年来塑料加工行业使用的一种化学物,只要用于作塑料稳定剂,在提高塑料产品的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毒性大,导致了新的职业危害.

    作者:韦建华;葛宪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南宁市2005~2007年儿童乙脑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儿童乙脑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儿童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乙脑特异性IgM抗体;市区各医院及县级疾控中心送检儿童疑似乙脑病例血清.结果 检测南宁市2005~2007年临床诊断乙脑或疑似乙脑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例(均为14岁以下儿童)血清共263份,乙脑IgM抗体阳性68份,阳性率为25.86%,男女性别比为1.6∶1,阳性病例均集中在6~8月,高峰期在6月,散在性发病.乙脑病例中,10岁以下儿童占97.02%(66/68),疑似病例中高在74.14%的病例致病体种类不清.结论 该地区乙脑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应加强春夏季的乙脑监测和以灭蚊为主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儿童乙脑计划免疫措施.强化主动监测,提高检验能力,完善本地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谱.

    作者:刘海燕;栾苑;刘凤翔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Mirizzi综合征19例的诊治体会

    Mirlzzi综合征指持续嵌顿、压迫胆囊壶腹部和颈部的较大结石,可引起肝总管狭窄或胆囊胆管瘘,以及反复发作的胆囊炎、胆管炎及梗阻性黄胆,其发病率约占胆囊切除术病人的0.7%~1.1%.解剖学异常,尤其是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是发生本病的重要条件.本病临床不常见,常常出现漏诊情况,我们1997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Mirzzi综合征19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赖添武;莫志和;陈国锋;黄文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渗液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病人化疗、围手术期输液、中心静脉压测定、静脉高营养和危重病人的抢救等临床实践.我科1998年7月至2007年4月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共1 350例,出现中心静脉置管穿刺点渗液15例,经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永慧;陆杰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Nd:YAG激光根管消毒一次性根管治疗178颗牙的疗效分析

    根管治疗中对根管的有效消毒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传统的根管消毒方法(为药物消毒)需复诊1~3次,费时耗力;而激光根管消毒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能大限度减少患者就诊时间,且疗效确切,成为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笔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178颗患牙应用激光消毒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廖宗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适宜白内障复明工程的临床护理路径,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护理模式.方法 在白内障复明工程早期抽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护理流程:筛检小组→导检小组→出、入院小组→手术小组→出、入院小组;对照组护理流程:采用一般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治疗护理流程.两组均行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均是同一手术医生进行手术.结果 在等同住院时间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能较快适应住院环境,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掌握健康教育内容多,对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服务模式,在白内障复明工程中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曾广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肠内水疗法对早产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常见病[1],新生儿期由于血脑屏障不完善,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出生儿黄疸出现早,持续时间长,胆红素对神经系统的毒害作用明显.有研究表明,轻中度高胆红素血症也对新生儿产生持久性神经毒性作用[1],因此,预防和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及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我院儿科对76例早产儿进行肠内水疗,对减轻早产儿黄疸,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有显著作用.

    作者:黄群;马小娟;刘丽;俞卫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

  • 丙种球蛋白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12例的疗效观察

    复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由于长期服用激素治疗,副作用大,免疫系统受抑制,容易并发感染,给原发病治疗带来困难.近年我科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用丙种球蛋白(WIG)治疗12例PNS患者效果明显.

    作者:蒋喜凤;黎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