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胆汤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体会

王拥军

关键词:
摘要:温胆汤出自《备急千金药方》,由张仲景的小半夏汤与橘皮竹茹汤化裁而成.后世《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加茯苓、大枣,共为半夏6g,枳实6g,竹茹6g,陈皮9g,茯苓5g,甘草3g,姜5片,大枣1枚,为现代临床通用方.主治胆虚痰热内忧之虚烦不眠、惊悸、口苦呕诞.笔者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火”本质之再辨

    关于“阴火”理论,素来辩论多的有两种,一种是李东恒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脾胃气虚之阴火;一种是郑钦安提出的“阴火”论,多认为是肾阳虚弱之阴火.然细辨别,两“阴火”论之本质实为一致,皆为阳根不稳,气散于外,此气本是真阳,真阳实为肾阳.治宜温阳收纳,“一主三辅”之法.1 阴火概念阴火,关东张存悌总结为[1]“阴证所生之火,由阴盛格阳,逼阳外越所致”.明代医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火部第六卷》[2]中也首次对阴火提出了阴阳对立的描述:“五行皆一,唯火有二,二者,阴火、阳火也.

    作者:冯保斗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三白益母汤治疗痤疮180例

    痤疮是发生于颜面、胸、背等处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皮肤病.笔者自拟三白益母汤治疗痤疮18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180例,均为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康复分院的门诊患者.男86例,女94例;年龄15 ~ 35岁,平均(19.40±2.66)岁;病程1个月~6个月,平均3个月.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后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者可形成硬结性囊肿;好发于青春期的颜面部及胸背部,常伴皮脂溢出;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作者:杨德全;付正丰;杨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刺“心俞三神”穴配合枣仁归脾二花汤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三神”穴配合枣仁归脾二花汤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09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口服右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针刺“心俞三神”穴配合枣仁归脾二花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SQI评分(8.01±2.79)分优于对照组(10.34±3.11)分(P<0.05).结论:针刺“心俞三神”穴配合枣仁归脾二花汤治疗中风后失眠效果较好.

    作者:孟彦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参芩白术散加味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影响.方法:8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2例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5例用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4.4%,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均有所增加,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可增加白细胞数量.

    作者:周琼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管竞环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常用对药撷萃

    对药又称药对,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以此增强疗效、组方治病.文字记载立论始见于《内经》半夏秫米汤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症,首创子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后世发展为专著.药对凝结着名老中医的智慧和珍贵的经验,是经验方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竞环教授从事中医肾病科研、临床、教学50余年,学研俱丰,在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等肾脏疾病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肾病用药独特,现将管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常用对药介绍如下.

    作者:刘益源;潘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安心方联合美托洛尔防治阵发性心房纤颤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安心方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原发病,并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组加用安心方,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房颤发作、中医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心方联合美托洛尔能够明显减少房颤复发率,改善中医症状.

    作者:李正兰;王笑梅;杜宗礼;张超;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不完全性肠梗阻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81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0.00%、对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不完全性肠梗阻起效更迅速,疗效更确切,安全性高,提高有效率.

    作者:陶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并发症防治探讨

    笔者结合多年临床体会,现就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探讨如下.1 晕厥原因:患者术后第1次(腰部麻醉后6小时)起床排尿(坐位)后起身易诱发缺血性晕厥.手术前晚餐不进食或少食的患者,第2天术后身体虚弱导致晕厥;或术前口服灌肠药过量,夜间腹泻次数过多,甚至多达10余次,睡眠差,体力过度消耗,第2天手术术后起身排尿也易诱发晕厥;术后切口出血,大量血液倒灌至直肠内,因便意感强而在病床松解敷料,大量血凝块流出肛门而致晕厥;各种原因导致术后肛门疼痛剧烈,如体弱,则更易诱发晕厥;尿潴留行留置导尿术,一次性将膀胱内尿液放出超过500mL也易诱发晕厥[1].

    作者:刘利华;史仁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ICU患者中医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13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中医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评分均优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实验组(12.5±1.4)分、对照组(21.4±3.6)分,抑郁评分实验组(14.5±2.2)分、对照组(19.6±3.5)分,疼痛评分实验组(2.5±1.6)分、对照组(3.8±2.1)分,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患者中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焦虑程度以及睡眠质量.

    作者:吕冠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研究进展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脑梗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其危害大,致死致残率高[1].目前我国患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升高,其发病率约为11.6%[2].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有独特疗效[3],中药治疗尤以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效果明显[4].现将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吴小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失眠概况

    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缩短、深度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则彻夜不寐,常伴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乏力、焦虑不安等症状.针刺疗法治疗失眠效果良好,综述如下.1 病因论治1.1 营卫不和《灵枢·口问》谓:“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灵枢·大惑论》进一步提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蹻脉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营卫运行失和,则人之节律性寤寐丧失.王国建[1]运用营卫出入理论取睛明、涌泉、肾俞、心俞、肺俞、肝俞、脾俞,针灸治疗失眠症30例,总有效率86.7%.

    作者:任云锋;胡雨华;宋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针灸单穴治疗呃逆临床研究概况

    针灸单穴具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患者易于接受的特点.综述如下.1 任脉天突穴.天突穴具有宣畅气机,除壅消滞,选肺化痰的作用,《针灸资生经》曰:“气噎,天突、关冲.”黄文秀等[1]按压天突治疗呃逆13例,按压天突穴,力度由轻渐重,1min20~30转,每次持续约2 ~ 3min,直至产生热胀感.实证者用泻法,宜重按、快按;虚者补之,手法宜轻缓.总有效率100%.

    作者:刘妍;张倩倩;葛宝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风急性期中医护理效果观察

    中风发病率逐年升高,住院者也逐年增多.在急性发病期,积极抢救对挽救生命非常关键,而辅以护理可减少后遗症发生,促进功能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1].本研究在中风急性期运用中医护理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共70例,均为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我院就诊的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各35例.中医组男24例,女11例;年龄47 ~ 78岁,平均(59.34±2.74)岁;病程1~3周,平均(2.17±0.12)周;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冠心病8例,合并糖尿病5例;中经络29例,中脏腑6例;急性脑梗死18例,急性脑出血17例;偏瘫20例,语言障碍12例.

    作者:罗碧暖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用中药直肠滴入,对照组30例用柳氮磺胺吡啶片碾极细粉末溶于生理盐水直肠滴入.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朱东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阴虚火旺型失眠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失眠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由于入睡或(和)睡眠持续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下降和时间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生理和体能恢复的需要,影响其正常的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古书称为“不得眠”、“目不暝”,亦有称为“不得卧”.为外感或内伤等病因所引起经常不易入寐,或寐而易醒,时寐时醒,或醒而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寐,醒后常见神疲乏力,头晕头痛,心悸健忘,心神不宁,多梦等为表现的症候群1-3].失眠症常因日间体力、脑力下降,困倦等而影响白天的社会功能.现代医学主要用催眠镇静药来改善睡眠,但这类药常有精神依赖、日间残留效应等不良反应.中医治疗失眠症有优势,历代医家多认为阴虚火旺是失眠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4],现将近年来失眠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苏艺森;陈少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外国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5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中西组27例.对照组用常规内固定治疗,中西组行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中西组96.3%、对照组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中西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配合外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好.

    作者:李玉红;周建;何靖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使用谷维素、碳酸氢钠片口服,治疗组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结果:随访12周,总有效率治疗组88.0%、对照组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联合西药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能明显改善症状,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晚期恶性肿瘤出血治案三则

    1 晚期宫颈癌阴道大出血王某,女,48岁,2014年11月9日人院.晚期宫颈癌阴道出血不止5天,经各种止血药及棉纱填塞等治疗3天仍出血不止.诊见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下腹隐痛,疲倦乏力,舌淡苔少,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为宫颈癌,阴道出血.中医诊断为崩漏,证属气虚不固、血溢脉外.治以补中益气止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合十灰散加减.药用党参30g,炒白术12g,当归10g,炙黄芪30g,陈皮6g,升麻3g,炙甘草12g,侧柏叶15g,白茅根30g,棕榈炭12g,小蓟10g,血余炭15g,山药12g.2剂,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11月14日复诊,出血仍不止,病情日渐加重,继续输血、止血及纱布填塞等治疗.

    作者:屠德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变应性鼻炎中医外治研究进展

    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针灸疗法、穴位埋线、中药鼻喷剂等,均有较好疗效,现将变应性鼻炎中医外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针灸朱秀兰等[1]选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风池、肺俞等穴针灸治疗,总有效率91.07%.马天伟等[2]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取迎香、合谷、上星、大椎、风门穴针刺后以清艾条在大椎、风门施以温和灸,对照组取迎香、合谷、上星穴单用针刺治疗.

    作者:彭文禹;但晓燕;常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予温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TNF-α、ET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而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热针治疗CSA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ET水平有关.

    作者:刘书田;曹雪梅;程肖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