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张恩树应用花蕊石治疗咯血验案

郭灵龙;李忠军;张松

关键词:
摘要:张恩树主任中医师为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12代传人.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善治内科杂症,兹将其用花蕊石治疗咯血验案一则介绍如下.案例:秦某,女,50岁,2017年9月12日初诊.咳嗽,痰中带血、色鲜红,历时2个月,外院查胸部CT示支气管扩张,服西药症状缓解不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金化痰,祛瘀止血.药用桑白皮20g,地骨皮10g,甘草5g,花蕊石15g(先煎),杏仁10g,南沙参10g,百部10g,白前10g,川贝母10g,紫菀10g,侧柏叶10g,玉竹10g.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后咳血渐减,3剂后咳血消失,上方继服1周以巩固疗效,未再复发.
实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补肾化痰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化痰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的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用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加用补肾化痰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82.00%、观察组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激素水平(LH、LH/FSH、T)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化痰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卵巢不孕疗效较好,可显著降低血清激素水平.

    作者:宋燕;刘春花;于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新生儿硬肿症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及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辅治新生儿硬肿症对血清β2微球蛋白(β 2-MG)、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实施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实验组加用川芎嗪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β 2-MG、IL-6水平.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β 2-MG、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能有效降低血清β 2-MG、IL-6水平,临床疗效好,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乔晓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机制研究进展

    芪苈强心胶囊源于经典方葶苈大枣汤,由葶苈子、人参、丹参、黄芪、红花、白附子、陈皮、泽泻、玉竹、香加皮、桂枝组成.用于治疗各种心脏病引起的慢性心力衰竭取得明显效果,是经过严格、科学、客观的临床试验评价的中药复方之一[1-2].现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研究综述如下.1 治法慢性心力衰竭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大汗淋漓,喘促明显,活动及平卧时加剧,夜间端坐呼吸,胸脘痞满,小便短少,双下肢水肿明显等症状.王叔和《脉经》是早记录“心衰”的古代医学文献[3],《脉经·脾胃部第三》,日:“心衰则伏,肝微则沉,故令脉伏而沉.……利其溲便,遂通水道……喘息则微,汗出正流……肺气亭亭,喘息则安”.现代把慢性心力衰竭分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水泛证等[4].芪苈强心胶囊主治阳虚水泛证,主要病机为心阳虚乏、络瘀水停[5],其主要病位在心,涉及心、脾、肺、肾四脏.为本虚标实之证,以心气阳虚为本,以瘀血内阻、水湿内停为标.治当温阳益气、通络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作者:贾晓雅;石立鹏;劳闻文;刘明怀;赵凤林;彭方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乳腺炎扩大切除术联合置管冲洗围术期护理总结

    慢性乳腺炎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起病慢,病程长,不易痊愈,经久难消的临床特点,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乳房内出现可触及肿块,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1].以往临床中主要采用常规的中医联合切开引流治疗,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然而此种方式将无法有效的彻底清除病灶,导致患者承受额外病痛[2].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目前临床中主要使用扩大切除术联合置管冲洗的方式进行治疗将会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3].然而若想有效的降低疾病复发率,提升预后质量,需要对患者予以围术期护理[4].我们对慢性乳腺炎扩大切除术联合置管冲洗围术期进行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献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微创介入疗法,观察组予以微创介入疗法加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ms评分、VAS评分及血清脂联素、TNF-α、CRP指标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微创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提高疗效,降低机体炎症.

    作者:崔立兴;李明;朱智敏;杨国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眼睑下垂1例

    眼睑下垂属中医“睑废”、“雎目”范畴.西医认为本病是因第3对脑神经麻痹所致,是由于提上升睑肌和米勒氏平滑肌功能受损导致的功能缺失[1].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胞睑,病机为脾肾亏虚,脉络失养,邪客于胞睑所致眼肌松弛无力上举,轻者部分视线受影响,重者瞳孔完全被遮.病案:患者,女,75岁,2017年5月来我科门诊就诊.21天前突然左眼睑不能完全上抬,遂来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肌电图示神经性受损,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异常,RNS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能示葡萄糖12.2mmol/L,总胆固醇5.3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2.08%.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住院期间予以溴斯的明、强的松抗肌无力,阿卡波糖降血糖.

    作者:余弯;刘建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柴枳平肝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2.68%、对照组70.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候积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李林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医治疗卵巢早衰研究进展

    卵巢早衰(pren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指40岁之前妇女出现持续性闭经,并伴有促卵泡生成素和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雌激素(E2)降低的综合征,是以闭经、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可导致月经失调、不孕、性功能降低、更年期综合征等,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POF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黄爱萍[1]肾阳虚弱型予以二仙汤加减治疗,肝郁肾虚型予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血虚火旺型予以二至丸合柴胡四物汤加减,疗效确切.王翠平[2]用左归饮加味治疗肝肾阴虚型,右归丸合二仙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均取得良好效果.钱海墨等[3]分为肝肾亏虚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肾虚型,分别治以补肝益肾之养血填精调冲汤、健脾益气之养血健脾调冲汤和益肾填精、疏肝理气之养血疏肝调冲汤.结果各项激素水平恢复正常水平,卵巢的形态和功能也明显改善.

    作者:董娟;徐文彬;刘琼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用西药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眩晕效果较好.

    作者:吴运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抗交感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交感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的疗效.方法:5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用抗交感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交感汤治疗肝郁血虚型不寐效果较好.

    作者:黄科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机分析及治法探讨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即骨密度低于正常成人骨峰值减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症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3种,其中以原发性骨质疏松多见,占全部骨质疏松症的90%左右.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是一种骨骼自身的生理性、退行性改变.近年来,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

    作者:谭可;朱怀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异位活血方辅助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异位活血方辅助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35例在与对照组治疗相同的基础上用异位活血方.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显效率51.52%,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效率8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β-hCG降至正常时间、附件包块消失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位活血方辅助治疗异位妊娠能提高治愈率,减轻不适症状,加速β-hCG下降,促进附件包块吸收,安全而有效.

    作者:杜国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清骨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中风阴虚盗汗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骨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中风阴虚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用清骨散加减治疗,治疗组加用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显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骨散加减配合针刺治疗中风阴虚盗汗可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曾令先;陈润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Epley手法复位法辅以中医干预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Epley手法复位辅以中医干预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采取Epley手法复位,A组为手法复位后辅药物治疗;B组为手法复位后辅以中医干预治疗.结果:治疗1周后,治愈率B组高于A组(P<0.05).结论:Epley手法复位辅以中医干预治疗单纯Pc-BPPV早期效果更好.

    作者:邓冈;孙小红;张波;张俊;文芙容;刘婵;方正权;陈平;李大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临证应用体会

    血府逐瘀汤为王清任《医林改错》方,“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1]”,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效.笔者临床遇多种疑难病证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每多效验,举例如下.1 失眠朱某,女,57岁,2016年3月1日初诊.失眠10余年,伴心悸怔忡、食欲不佳、乏力.起病时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情绪不畅,遂出现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再入眠,睡眠时间每日2~5h,甚则彻夜不眠.伴自觉心动过速、乏力.每每心有所思或情绪起伏较大时病情必加重.曾于当地人民医院就诊,心电图检查大致正常心电图,确诊为“神经衰弱”、“失眠”,口服安定片治疗效不佳.

    作者:王力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桑寄生、槲寄生与扁枝槲寄生的区别

    笔者近年发现,川渝地区不少医疗机构槲寄生与桑寄生没有区分使用,更有将扁枝槲寄生作桑寄生使用.虽旧时将槲寄生与桑寄生混用,但按现行药品管理法属销售假药,也违反了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故应予以纠正.现将三者的区别简述如下.1 桑寄生来源:为桑寄生科桑寄生Taxillus chinensis(DC.)Danser的干燥带叶茎枝.性状:茎枝呈圆柱形,长3~4cm、直径0.2~1cm;表面红褐色或灰褐色,具细纵纹,并有多数细小突起的棕色皮孔.叶具短柄,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长3~8cm,宽2~5cm;表面黄褐色,全缘,革质,气微,味涩.显微: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窄,老茎有石细胞群.韧皮部窄,木质部占大部分,射线散有石细胞.束内形成层明显.髓部有石细胞群.有的石细胞含草酸钙方晶或棕色物.

    作者:刘志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杨德钱从瘀论治盗汗验案一则

    杨德钱教授目前就职于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是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专家,从事临床工作30余载.现将杨教授从瘀论治盗汗验案介绍如下.墙某,男,74岁,2017年12月7日初诊.近2年来每晚入睡则盗汗不已,轻时偶见头部及胸背部汗出,重则周身大汗淋漓,伴有手足心发热汗出.曾服用多种中药、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有高血压病史5年余.症见面容憔悴,精神较差,口唇紫绀,时有气喘,夜间休息差,舌质紫暗、舌边可见齿痕、舌下脉络瘀紫、舌苔薄白,脉细涩.诊断为气虚血瘀化热蒸迫津液外泄之盗汗证.治以活血化瘀,固表止汗.方用加味桃红四物汤.药用桃仁15g,红花12g,生地黄30g,赤芍12g,当归20g,川芎12g,地龙20g,三七20g,地骨皮30g,鸡血藤30g,黄芪30g.日1剂,水煎400mL,早晚分服.连服12剂后盗汗症状明显缓解,手足心已无明显热象,其他症状亦有减轻.原方去地骨皮,继服10剂后诸恙悉平.

    作者:何少华;石立鹏;杨德钱;赵凤林;刘斌;任逸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40例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用天麻钩藤饮治疗.结果:舒张压、收缩压、眩晕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高血压眩晕效果较好.

    作者:秦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推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针刺疗法,观察组加用推拿手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疗效,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作者:李光春;佟恒博;黄永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黄连温胆汤治疗失眠症体会

    失眠症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的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是常见的睡眠障碍疾患之一.随着生活节奏增快,生活压力增大,失眠患者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笔者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病案举例王某,女,40岁,已婚,2017年1月10日初诊.3个月前因和家人生气后,睡眠逐渐减少,每晚可睡1-2h,入睡困难,严重时彻夜难以入睡,眠浅易醒,平素烦躁易怒,口中黏腻,纳差,舌质偏红苔黄腻,脉弦滑.证属痰热内蕴.治以清热化痰,和胃利胆.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10g,陈皮15g,半夏9g,枳实15g,茯苓30g,竹茹15g,炙甘草6g,胆南星9g,莲子心9g,柴胡12g,黄芩9g,瓜蒌20g,大枣6个,生姜2片.日1剂,服药5剂后,烦躁易怒、口中黏腻大减,能人睡5h.上方减莲子心,加香附12g,日1剂.继服5剂,夜间入睡可,时有多梦.上方减胆南星加合欢皮30g、夜交藤30g.继服5剂诸症治愈.

    作者:晁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实用中医药杂志

实用中医药杂志

主管: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