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显微有限清创加静脉吻合修复手部逆行皮肤撕脱伤

张万强;尤利亨

关键词:显微, 静脉吻合, 手部, 逆行撕脱伤, 治疗, 吻合静脉, 皮肤, 静脉回流, 选择, 方法, 剥离, 病例
摘要: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是一个难题.我们从1996~2003年选择远端皮肤未完全剥离并有静脉回流的病例,采用显微有限清创加吻合静脉的方法治疗,效果较佳,报道如下.
实用手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针头挑拨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

    我院从2001年8月~2003年7月,采用针头挑拨法治疗手部狭窄性腱鞘炎,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张卫国;李洪敬;曲巍;何大为;程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掌长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2例报告

    我院应用掌长肌腱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游朝勇;徐连胜;张振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单纯AO自身攻丝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

    目的探讨单纯AO自身攻丝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例23处掌、指骨骨折,行切开复位,2~3枚AO自身攻丝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个月.结果根据TAM评分,全部达优,骨折全部愈合.结论采用AO自身攻丝螺钉内固定为手部骨折提供了一种理想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传煌;宫云霞;杨涛;王利;邵明;李文庆;欧迪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外固定支架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69例98处骨折,均采用手法或切开复位,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指骨钻孔使用克氏针钻孔.结果本组骨折全部愈合,随访3~12月,骨折无移位,无断钉,外固定稳固,关节稳定,活动范围佳,无感染.其中1例病理性骨折大块骨移植用支架固定,疗效满意.结论固定器具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用范围广,使用无螺纹的克氏针钻孔对软组织损伤轻微,避免了用螺纹钻头钻孔时对肌腱、神经等的缠绕损伤,对指远端血运干扰小,针孔无感染,利于支架下护理及早期功能训练,术后关节功能佳.

    作者:刘云江;戚剑;李智勇;邱旭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伤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目的介绍以伤指指背筋膜为蒂,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在手指近、中节背侧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行方向设计并切取筋膜蒂皮瓣,切取皮瓣时蒂部带一矩形皮瓣,以减轻转位后皮瓣蒂部的张力.皮瓣顺行转移不需缝合神经,逆行转移时与受区神经缝合.皮瓣切取范围不超过手指侧中线,切取面在腱周浅层,皮瓣转移轴线沿指固有神经背侧支走向.结果本组17例22指皮瓣全部成活.结论采用伤指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指腹或指背皮肤缺损是一种简单安全,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作者:李世民;胡溱;周艳玲;彭桂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显微有限清创加静脉吻合修复手部逆行皮肤撕脱伤

    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是一个难题.我们从1996~2003年选择远端皮肤未完全剥离并有静脉回流的病例,采用显微有限清创加吻合静脉的方法治疗,效果较佳,报道如下.

    作者:张万强;尤利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小儿断指再植12例报告

    我科于2000年~2003年6月共收治小儿断指病人12例,行断指再植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耿昌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拇指尺背侧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应用解剖及临床应用该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6只成人红色乳胶灌注手标本,观察拇指腕掌关节、掌指关节尺背侧区动脉的来源、走行及其分布.5只新鲜尸体手标本,直视下解剖观察动脉来源、走行及其与桡神经浅支的关系.本组对19例拇指指腹缺损及2例拇指指背软组织缺损应用该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拇指尺背侧动脉为桡动脉穿第一骨间背侧肌两头之前发出,或为拇主要动脉穿出第一骨间背侧肌后发出;伴桡神经浅支的拇指尺背侧支走行,与指掌弓和指背动脉弓形成吻合.临床应用21例修复拇指指腹及指背软组织缺损全部获得成功.结论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管恒定,血运丰富,切取简单,不牺牲主要动脉,易于临床应用.

    作者:李军;徐永清;汪新民;徐小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甲模板在甲床损伤中的应用

    在指端损伤中,大部分是指端组织的复合性损伤,包括皮肤、软组织及甲床的裂伤,指骨骨折,甲体脱落.在这类损伤中,由于甲体的脱落,修复后的甲床按常规用凡士林油纱覆盖,造成甲床组织术后畸形愈合的比例大,影响再生甲体的美观及手指的功能.我院于2000年1月~2002年5月,对急诊收治甲床损伤、甲体脱落的指端复合性损伤的病人,应用输血器上莫非氏管的管壁制成的甲模板覆盖甲床,通过术后5个月~1年的随访,再生甲体外观与健甲体比较无明显区别,现总结如下.

    作者:管同勋;潘希贵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带感觉或重建感觉的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我院自1994年5月应用带感觉或重建感觉的三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永军;朴光国;路新民;郝丽丽;梁盾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游离皮瓣及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我院于1999年1月~2002年8月,应用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21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彭忠;白庆发;刘海涛;曹如贝;杜卫华;杜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腕部损伤诊断和治疗的几个重要方面

    腕部损伤在手外科临床中较常见且处理较困难,这是由于腕部不但骨性结构极为复杂,而且还富有韧带等功能重要的软组织结构.腕部连接前肢和手掌、手指,起到协调、稳定、支撑手发挥功能的作用.

    作者:汤锦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湖南省第四次手外科、第六次显微外科、第六次修复重建外科会议胜利闭幕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周围神经陈旧性损伤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需再次手术的周围神经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3例周围神经损伤第一次手术效果差的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再次手术治疗.结果本组获得随访30例,共41条神经,随访时间为9个月~6年,平均为27个月,优良率为73.2%.结论对周围神经损伤初次手术效果差的患者,应尽早再次手术探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疗效.

    作者:张开刚;王军;范启申;周详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手外科杂志(美国卷)近期部分文章摘要译文

    1.由屈肌腱滑膜脂肪瘤引发扳机腕及腕管综合征一例报告本文译自<手外科杂志>(美国卷)2002年第27卷第6期,作者:Hironori Sonoda,Mitsuhiro Takasita,Hirofumi Taira, Tsutomu Higashi and Hiroshi Tsumura. 文题:Carpaltunnel syndrome and trigger wrist caused by a lipoma arisingfrom flexor tenosynovium a case report

    作者:马世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掌背皮瓣和邻指动脉皮瓣修复单个全手指脱套伤

    我科自1998~2003年采用掌背皮瓣和邻指动脉皮瓣对2~4指皮肤脱套伤行一期修复53例,不但恢复了良好的功能,而且感觉及外形恢复较好.

    作者:刘勇;张成进;李忠;范启申;曲联军;王成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探讨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于1999年4月~2003年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技术,辅以前臂石膏托短期外固定治疗.结果随访5~25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且无感染.采用改良Gartland and Werley(GW)评分系统对腕部进行功能评定,疗效优59例,良11例,可4例,差2例,总优良率92.1%.结论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闫合德;高伟阳;李志杰;洪建军;历智;陈星隆;李晓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指腹缺损是手部的一种常见损伤,对于指腹缺损的修复方法较多.我院于2000年2月~2003年3月应用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邻指背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尚绪山;刘建永;殷长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急性大段肱动脉栓塞1例

    1病例资料患者,男,44岁.右前臂和手突然出现麻木疼痛,手部厥冷,无明显外伤史,于出现症状后12小时就诊.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前臂中部至手指皮肤苍白,并出现散在的青紫斑块.自肘部向远端皮温明显低于肘上部位及健侧,手部尤为明显.手部呈袜套样感觉丧失,前臂感觉明显减退.尺桡动脉搏动消失,手部毛细血管充盈明显减慢,手背浅表静脉萎瘪.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示:右肱动脉无血流信号.既往曾有风心病伴房颤史3年.诊断:急性右肱动脉栓塞.

    作者:乔永平;王晨霖;丛海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改良的尺神经桥接健侧C7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

    目的探讨肘上段尺神经桥接健侧C7神经修复正中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的可行性.方法尺神经在进入肘管前切断,然后将近端分离至内侧束,将尺神经经胸大肌的深面穿出,经胸前及颈部皮下隧道牵至健侧颈部切口与C7神经根缝合,二期修复正中神经.术中观察尺神经远端的血供并测量长度.结果本组全臂丛神经撕脱伤13例,中、下干撕脱伤2例,均为男性,年龄14~ 45岁,平均27岁;受伤时间:1.5~11个月,平均5个月.肘上段尺神经翻转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12例;肘上段尺神经及前臂内侧皮神经一起翻转与健侧C7神经根缝合3例.肘上段尺神经的长度21cm~27cm,平均24.7cm,15例尺神经远端血供均良好.尺神经自穿出胸大肌处至健侧C7的距离15cm~22cm,平均17.8cm.结论肘上段尺神经桥接健侧C7神经修复正中神经治疗臂丛神经撕脱伤较传统的手术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王树锋;潘勇卫;朱谨;李玉成;栗鹏程;贺继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实用手外科杂志

实用手外科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