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仁祝;傅乾昌
目的:为了验证圣母乳宝口服液对缺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按临床拟定剂量早、晚各服1次,连服3天.用记分法评定治疗效果并作统计分析.结论:圣母乳宝口服液具有补气血、通乳、催乳之功效.本组120例,总有效率为100%,其中,显效率达95.83%,疗效明显优于贵阳中医学院药厂生产的乳母乐冲剂.本品安全可靠,无明显毒副反应,剂型合理,服用方便,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梁东红;王惠明;周文光;覃秀珍;李启金;李秀群;江秀珍;马烈;胡伟;陈汉宏;卓春长;蓝鸣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为了观察新生儿窒息缺氧程度与黄疸的关系,我们随机选择近五年本院分娩138例足月新生儿做回顾性分析,分无窒息组(对照组)、重度窒息组及轻度窒息组,经股静脉采血J-G法测血清胆红素,结果三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25.50%、25.00%、32.76%,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x2=5.4251,P>0.05),结论是窒息缺氧程度可能与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无关,氧自由基的产生增加可能使黄疸减轻.
作者:袁政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为了了解南宁地区Uu的耐药情况,对本地区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南宁地区NGU患者分离出的35株Uu,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MIC值.结果:克拉霉素的MIC≤1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1μg/ml、16μg/ml;阿奇霉素的MIC≤4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4μg/ml、16μg/ml.美满霉素的MIC≤4μg/m1有11株Uu(占45%),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32μg/ml.氟罗沙星的MIC≤2μg/ml仅有6株Uu(25%)MIC≥8μg/ml的有23株Uu,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16μg/ml.结论:南宁地区的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较为敏感,其中克拉霉素优于阿奇霉素.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喹诺酮类药的敏感性差.对四环素类药物高度耐药者,71%菌株对其它药物的MIC值较低(17/24).提示临床应警惕三类药物均耐药的情况.
作者:李永振;覃善列;赵秀梅;梁月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黄斑裂孔系指由于各种因素使黄斑部视网膜内膜至感光细胞层发生组织缺损,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黄斑是视觉敏锐区,患病后视力一般不到0.1,少数达0.2.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在我国占视网膜脱离5.4%~14.4%较欧美0.5%~4.3%和日本4.29%~11%为高(1).常规手术方法为黄斑部电凝、冷凝封闭裂孔,巩膜外垫压或兜带术,由于黄斑部位于眼球后极部,手术时要暴露后极部巩膜极为困难,手术难度大,操作复杂,手术耗时长,病人痛苦,且手术时采用凝固黄斑部,对视细胞损害大,术后网膜虽复位,但视力提高不理想.
作者:李敏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增龄对人血清中甲状腺激素(T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脱氢表雄酮(DHEA)变化及用高健美治疗老年人后甲状腺功能(甲功)、IGF-1、DHEA和肾虚衰老症状的改变.方法:从健康体检的人群中,选择50例属于肾虚衰老的老年人作为治疗组,选择老年前期及青壮年期各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甲功(TT3、TT4、FT3、FT4),IGF-1、DHEA、肝功能及心电图;对治疗组用小剂量高健美治疗,每日3片,3个月为一疗程,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复查以上指标,并对治疗前后的肾虚衰老积分值进行记分,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增龄,青壮年组、老年前组及老年组血清TT3、FT3、FT4、IGF-1及DHEA水平逐渐下降,各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TT4改变不显著(P>0.05),高健美治疗,可使其下降的水平升高,3个月后,可达老年前组水平,治疗6个月与3个月比较,无明显性差异(P>0.05),治疗后,衰老积分值降低,肾虚衰老的症状得到显著改善,高健美治疗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增龄可使血液循环中TH、IGF-1及DHEA的浓度呈进行性下降,高健美治疗可提高其浓度,使其达到老年前组的水平,并可改善老年人肾虚衰老的症状.
作者:刘广钊;何飞屏;冼苏;罗佐杰;王爱坚;黄李平;黎有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为探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对重症哮喘的作用;方法:对14例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了低潮气量、低频率的容许性高碳酸血症机械通气(PHCV)治疗.结果:PHCV可迅速改善动脉血的氧合,逐渐降低PaCO2,提高pH值.未发现并发症.结论:说明采用PHCV治疗重症哮喘安全有效.
作者:何报宁;梁永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梗塞前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塞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五年来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患者138例,其中梗塞前有明确心绞痛病史者103例,占76.3%,无明确心绞痛病史者35例,占25.4%,两组对照其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有心绞痛病史组其室性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心绞痛病史组(P<0.01).结论:提示梗塞前心绞痛严重影响急性心肌梗塞的近期预后,这可能与心肌缺血预处理有关.
作者:何劲松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本研究以注射用尿素和平阳霉素交替使用方法,经选择性动脉插管和瘤体局部注射,对62例小儿各种类型不能切除的大面积血管瘤进行治疗,经6个月~5年随访60例,血管瘤消失或基本消失56例,占93.3%.两药交替使用,利用了两药各自优点,有加快血管瘤内皮细胞发生纤维性变作用,从而达到缩短疗程,用药量少,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永兴;卢进垣;薛丽平;李权章;黄洁群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10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包括手术治疗)辅以HBO治疗作为治疗组;将60例病情大致相同用常规药物治疗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0%、总有效率92.0%,显著高于对照组45.0%和75.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HBO综合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提倡.
作者:许立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CT表现特征判断中晚期甲癌的病理类型,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36例不同病理类型中晚期甲癌的原发灶CT表现类型、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灶等的CT表现特点.结果:(1)原发灶CT表现属局限型者多为滤泡癌;CT表现属混合型者多为混合癌及未分化癌.(2)易侵犯腺外结构者属未分化癌,其次是滤泡癌和混合癌;外侵比例少者为乳头状癌.(3)不同病理类型甲癌淋巴结转移灶亦具有不同CT表现特点;甲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灶内钙化特点与甲癌的病理类型无明确关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甲癌的原发灶CT分型、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灶等的CT表现特点均有所不同;掌握其CT特点,有助于判断中晚期甲癌的病理类型,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苏丹柯;谢东;刘剑仑;韦长元;黄臣养;李强;陈茂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肺癌的预后因素较复杂,传统的肺癌预后因素已不能准确地预测治疗结果和生存情况,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发现了许多更能反映肺癌生物学本质的因素,这些分子生物学因素在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某些因素,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肺癌相关抗原和肿瘤增殖因子等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海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有学者(1)把超声探头和穿刺针头融为一体用于临床后,即出现了临床超声引导穿刺术的开端.随着介入性超声的技术进一步完善,应用该技术治疗肝癌是近年来的重大进展.本文就介入性超声在肝癌治疗中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杨伟萍;李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失败原因主要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局部复发是指根治术后在原发肿瘤所在部位肿瘤组织的再次生长.包括淋巴结复发、吻合口复发、周围脏器浸润及手术范围的局部复发等4种形式(1).复发率8.7%~33.63%(2~4).本文就近年来对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认识及诊治方法进行综述.
作者:劳日初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被认为是血压调节因子,如神经性因子、体液因子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引起自律神经系统控制的压力感受器、β-受体功能等产生变化,高血压蛋白酶-血管紧张素系统及血管舒张素-激肽-前列腺素系统调节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的三大动脉血管平滑肌弹性下降.此时,收缩期血压升高,舒张期血压相对较低,脉压差增大(1).另外,随着年龄增长,肾功能低下(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机能均降低),循环血量和电解质平衡维持能力下降,心血管功能动态表现为心输出量降低,有末梢血管阻力增加倾向.
作者:朱尚峰;金跃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动静脉畸形(Avm)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组成,动脉直接与静脉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病变在颅内各部位均可发生,病变血管粗细不等,形状不规则.根据史氏观察Avm分为三种类型,即曲张形,树枝型和动静脉瘤型(1);又按血液动力学的阻力病变分为低阻力,中阻力及高阻力三型,多数属于低阻力,而高阻力少见(2).
作者:陈秀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53、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用p53、C-erbB-2和PCNA抗体对50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手术标本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P53、C-erbB-2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分别为54%、56%和72%,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p53、C-erbB-2和PCNA均随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呈增高趋势,P53和PCNA的Ⅲ级表达明显高于Ⅰ级(P<0.01).研究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或突变及PCNA的过度表达有关;P53、C-erbB-2和PCNA之间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P53、C-erbB-2和PCNA表达反映了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增殖情况,因而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乐江华;张美艳;乐承艺;曾思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9例随机分为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在黄疸消退时间、光疗后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一致.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糖尿病(DM)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不但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且常伴有心脑肾血管等病变.糖尿病性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DM常见而难治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为DM的主要死因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47.66%(1).且与DM病程呈正相关.回顾性研究显示,10年之内Ⅰ型DM伴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患者中的80%和2型DM患者中的约20%将发展至临床DN (2),直至不可逆肾功能损害.其死亡率比蛋白正常的DM患者高1.5倍.
作者:温玉洁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对贲门胃底癌两种不同手术方式远期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全胃切除24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28例,并从淋巴转移、肿瘤大小、浆膜受累、术后并发症、生存期等比较两者疗效.结果:全胃组和近切组3、5年总生存率为41.67%、20.83%和39.29%、10.71%,两者相比,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5年生存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淋巴结阳性病例中,5年生存率全胃组和近切组分别为11.11%和4.7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胃底癌行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两者无显著差异.全胃组和近切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37.5%和21.43%,差异性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淋巴结阳性者积极行全胃切除对预后有较好的效果,但全胃切除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
作者:董世节;覃宇周;韦长元;刘剑仑;杨南武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癌冷冻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4例肝癌患者冷冻前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进行了检测,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冷冻前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冷冻治疗后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均较冷冻前显著改善,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冷冻治疗对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恢复均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剑仑;刘剑勇;韦长元;陈建思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