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江华;张美艳;乐承艺;曾思恩
目的:了解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优点.方法:采用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58例(试验组)及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术50例(对照组)相互比较.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169.14±82.38)及手术时间(111.41±20.02)ml明显低于对照组(284.60±204.54)ml及(151.16±35.22)ml,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惠冰;袁曼虹;蒋连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肺癌的预后因素较复杂,传统的肺癌预后因素已不能准确地预测治疗结果和生存情况,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发现了许多更能反映肺癌生物学本质的因素,这些分子生物学因素在肺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肺癌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某些因素,包括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肺癌相关抗原和肿瘤增殖因子等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海洪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9例随机分为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在黄疸消退时间、光疗后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一致.
作者:段捷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十年来人们对情感性精神障碍不断深入的实验室研究,揭示出胺类、胆碱能、肽能系统递质及内分泌改变在发病、转归的关键作用.从而为更好地认识、防治该病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和寻找更好的突破口.尽管对其机理阐明不完全,结论不尽相同,但各研究者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就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赵玮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手术室护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过程,根源可追溯到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中配合医生修复病人受伤的组织.手术室护理至今已有133年的历史,在这期间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手术室护士已不再只是局限于手术的配合工作,而是延伸到以现代护理观为核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目的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1).为病人解决手术前、中、后的生理及心理需要,使病人安全、满意渡过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2).
作者:顾超琼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本地段托幼机构儿童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我们采用美国国家统计中心(NCHS)制定的WHO标准对1998年南宁市部分托幼机构儿童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儿童身高达标率为30.75%,体重达标率为37.79%,体重低下,生长迟缓及消瘦的患病率分别为5.76%、3.63%、1.92%,肥胖的发生率为5.19%.提示托幼儿童的营养不良发病率仍然较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作者:肖静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自1953年John Gibon第一次应用人工心肺机成功地为一名女孩进行了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至今已40年(1).由于人工心肺机不断完善和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改进,使得心脏外科的治疗领域不断扩大,手术疗效亦明显提高.70年代以来,Gray和Bretschneider等先后采用了低温体外循环冷停搏液心肌保护法(2),至今已广泛应用于临床.80年代末Lichtenstein在临床上实施并倡用常温体外循环温血含钾心停搏液灌注法,取得满意的心肌保护效果.1993年以来,我们(5,6)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心内直视手术,由于术中不阻断主动脉,温度在33℃~35℃,体外循环时间缩短,术后低心排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温仁祝;傅乾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巨大薄壁滤过泡常见于青光眼滤过手术后.随着抗代谢药物如5-Fu,MMC等在青光眼滤过手术中的应用,虽然明显提高了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成功率,但也增加了薄壁滤过泡(Thin walled Filtering Blebs)或薄壁囊泡(Thin-walled cystic-Blebs)的发生率,这些薄壁滤过泡对外伤的抵抗力差,易导致滤过泡发生渗漏甚至破裂,增加了细菌性眼炎发生的机会,另外一些眼滤过过强及渗漏作用,可导致慢性低眼压,引起持续性脉胳膜脱离,浅前房、白内障,前粘连,低眼压性黄斑病变而使视力下降.
作者:罗涣涣;王宁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第二代天成金芝的抗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实验对象,用第二代天成金芝1.5ml/kg、15.0ml/kg、30.0ml/kg喂养昆明种小白鼠30天.采用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的含量变化等指标,观察第二代天成金芝的抗疲劳功效.结果:服用第二代天成金芝的小鼠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P<0.01),减少疲劳小鼠BUN的产生,降低血液中BUN水平,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含量.结论:提示第二代天成金芝有增强机体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和加速消除疲劳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作者:李凤文;刘荣珍;李裕生;杨俊峰;何启君;黄超培;杨玉英;梁坚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AMI患者分别给予UK溶栓治疗,观察2小时内、2~4小时、4~6小时、6~12小时溶栓再通率、急性期死亡率(35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2小时内81.08%、2~4小时77.27%、4~6小时65.52%、6~12小时48.28%;急性期死亡率2小时内5.41%、2~4小时9.09%、4~6小时3.45%、6~12小时2.69%;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出血2小时内0%,上消化道出血0%,脑出血0%;2~4小时轻度出血0%,上消化道出血6.82%,脑出血0%;4~6小时轻度出血3.45%,上消化道出血0%,脑出血3.45%;6~12小时轻度出血0.81%,上消化道出血0.81%,脑出血0.81%.结论: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时间越早,再通率越高(P<0.001),好6小时以内.死亡率明显降低,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林潮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为了了解南宁地区Uu的耐药情况,对本地区支原体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南宁地区NGU患者分离出的35株Uu,采用肉汤倍比稀释法测定4种抗生素的MIC值.结果:克拉霉素的MIC≤1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1μg/ml、16μg/ml;阿奇霉素的MIC≤4μg/ml有17株Uu(71%),MIC50、MIC90分别为4μg/ml、16μg/ml.美满霉素的MIC≤4μg/m1有11株Uu(占45%),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32μg/ml.氟罗沙星的MIC≤2μg/ml仅有6株Uu(25%)MIC≥8μg/ml的有23株Uu,MIC50、MIC90分别为8μg/ml、16μg/ml.结论:南宁地区的Uu对大环内酯类药物较为敏感,其中克拉霉素优于阿奇霉素.四环素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喹诺酮类药的敏感性差.对四环素类药物高度耐药者,71%菌株对其它药物的MIC值较低(17/24).提示临床应警惕三类药物均耐药的情况.
作者:李永振;覃善列;赵秀梅;梁月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室内出血在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为30%~38%(1~3).本病的病因以高血压常见,其次为动静脉畸形、烟雾病、动脉瘤、外伤、脑瘤卒中和血液病,个别病例原因不明(4).据文献报道(1,2,5~8),脑室内出血病死率为26.9%~83.3%.本文就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吴全理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超声检查乳腺肿块已成为临床必不可少的重要影像检查方法,它对鉴别肿块的物理性质,即囊性或实质性肿块,已得到临床公认(1,2).如果严格按照囊肿的诊断条件,一般超声诊断单纯性囊肿的准确率可达96%~100%(3),但是乳腺囊肿在所有可触诊的乳腺肿块中只占25%(4),这样就留下了大量不易确诊的实质性肿块需要鉴别.过去由于仪器分辨率低,使用低频探头,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表现有所交叉重叠,以致肿块的性质鉴别较困难,使超声诊断工作者对鉴别良恶性肿块失去信心,故一些文献认为(5,6),只要是实质肿块,一律建议做针吸细胞学或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但是穿刺的阳性率(以穿刺证实为恶性肿瘤者)是10%~31%(7,8).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求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新方法.方法:分两组患者,每组40例.A组:用平阳霉素行血管瘤腔内注射.B组:用鱼肝油酸钠行血管瘤腔内注射.结果:平阳霉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5%和97.5%.鱼肝油酸钠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5%和70%.两组相比有差异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效果明显优于鱼肝油酸钠,为血管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陈宏宇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广西部分市县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试点调查,为全省范围的调查及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横县、钦州抽取24个乡(镇)为样本区,由通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统一诊断标准,对样本区1~6岁小儿进行脑性瘫痪的患病状况调查.结果:共调查114952人,脑瘫152例,脑瘫患病率为1.33‰,其中男性111例,占73%,女性41例占27%.结论:广西两县11万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与国内报道接近,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能与该地区高危新生儿存活率低及当地卫生保健服务状况等因素有关.
作者:梁友玲;郭先鸣;刘艳玲;丁浩平;颜秀梅;李小丽;兰东平;李淑先;王勇;杨广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CT表现特征判断中晚期甲癌的病理类型,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比分析36例不同病理类型中晚期甲癌的原发灶CT表现类型、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灶等的CT表现特点.结果:(1)原发灶CT表现属局限型者多为滤泡癌;CT表现属混合型者多为混合癌及未分化癌.(2)易侵犯腺外结构者属未分化癌,其次是滤泡癌和混合癌;外侵比例少者为乳头状癌.(3)不同病理类型甲癌淋巴结转移灶亦具有不同CT表现特点;甲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灶内钙化特点与甲癌的病理类型无明确关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甲癌的原发灶CT分型、周围结构侵犯、淋巴结转移灶等的CT表现特点均有所不同;掌握其CT特点,有助于判断中晚期甲癌的病理类型,为临床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苏丹柯;谢东;刘剑仑;韦长元;黄臣养;李强;陈茂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对医疗服务要求的提高,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也提出了新的概念,即幼年一期修复、尿道正位开口于阴茎头尖、有完美的外观、良好的排尿功能及成年后有性生活能力(1).
作者:刘瑞祥;顾超琼;韦华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P53、癌基因C-erbB-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和子宫内膜癌中的存在状况及意义.方法:用p53、C-erbB-2和PCNA抗体对50例子宫内膜癌和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手术标本进行S-P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P53、C-erbB-2和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中的表达分别为54%、56%和72%,均高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p53、C-erbB-2和PCNA均随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增高而呈增高趋势,P53和PCNA的Ⅲ级表达明显高于Ⅰ级(P<0.01).研究结果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P53和C-erbB-2基因蛋白的过度表达或突变及PCNA的过度表达有关;P53、C-erbB-2和PCNA之间可能有相互协同作用;P53、C-erbB-2和PCNA表达反映了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增殖情况,因而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作者:乐江华;张美艳;乐承艺;曾思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外伤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关系及诊治.方法:应用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进行早期预测及动态观察.应用机械通气(MV)治疗及综合治疗.结果:本组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1值为-26.00±10.00.平均MV时间为6.5天.死亡率19.23%.结论: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作为早期预测ARDS及动态观察的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及判断其治疗转归.机械通气是治疗ARDS的有效方法,根据病情可以选用不同的呼吸机及通气方式.同时应注意处理原发伤、抗休克及预防感染.
作者:董保国;梁驰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脑动静脉畸形(Avm)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组成,动脉直接与静脉交通,其间无毛细血管.病变在颅内各部位均可发生,病变血管粗细不等,形状不规则.根据史氏观察Avm分为三种类型,即曲张形,树枝型和动静脉瘤型(1);又按血液动力学的阻力病变分为低阻力,中阻力及高阻力三型,多数属于低阻力,而高阻力少见(2).
作者:陈秀权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