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陈霞;刘振德;蒙元劲;陈素兰;黄贤相;王湘东;卢建华

关键词:芬太尼咪唑安定镇痛病人自控静脉
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术后病人按日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溶液(A组)、芬太尼-氟哌啶溶液(B组)、芬太尼溶液(C组)进行病人自控镇痛48小时.记录镇痛后4h、8h、12h、24h、36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静评分,监测HR、RR、SBP、DBP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病例芬太尼用量.结果:A组、B组、C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94.8%、80.4%、72.7%,轻中度镇静率分别为93.8%、70.6%、74.7%,A组与B、C组比较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静脉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广西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氰咪胍、消炎痛治疗轮状病毒肠炎

    目的:探讨甲氰咪胍、消炎痛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8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甲氰咪胍、消炎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止泻时间为(1.81±0.9)天,有效率90.5%;对照组止泻时间为(2.49±1.3)天,有效率6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氰咪胍、消炎痛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和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严重烧伤后内分泌功能改变和防治

    严重烧伤后,机体继发性地出现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将导致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如高代谢等,并释放出多种应激性激素如:儿茶酚胺(CA)、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糖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抗利尿激素(ADH),细胞因子、NO等也有改变;而胰岛素分泌则减少等改变.同时这些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是由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一内分泌反应来调节[1].其中应激性激素的不同程度的消耗,可以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和功能受到抑制,这些改变已被证实和肯定与严重烧伤后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2].近年来,在探讨严重烧伤后的内分泌功能和多种应激性激素的改变规律,以及积极寻找防治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措施已经广泛受到重视,现就有关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梁自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止咳定喘片的薄层鉴别

    目的:对止咳定喘片中隔山香、罗汉果进行定性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结果:定性方法可行,分离效果和重复性较好.结论:建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可作为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的参考.

    作者:冯枫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医学遗传资料的统计方法及程序设计研究

    目的:将常用的科研统计方法和遗传数理统计方法编制成统计软件包.方法:将常用的数量遗传统计和基因统计方法归纳整理,结合医学科研常用的统计方法,归纳为几个结构模块.采用BASIC语言和C语言编程.结果:研制成医学遗传统计软件包,包括七个功能菜单,一百多种统计方法.结论:本研究成果值得在医学研究,尤其在医学遗传学领域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高明;李波;梁秋萍;黄志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面颈联合野照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面颈联合野照射长期疗效.方法:从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经CT诊断咽旁间隙侵犯,实行面颈联合野照射的鼻咽癌病人49例,按临床分期分层随机抽取同时期非面颈联合野照射49例病人为对照组.5年局控率、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Log-rank作显著性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面颈联合野组生存率、局控率曲线图明显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5);茎突后区受侵面颈联野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35).两组病人急性放射性反应以及放疗后遗症未见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采用面颈联合野照射能提高生存率,急慢性放射性损伤未见增加.

    作者:卢晓宁;陈甲信;陆合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创伤性休克的护理进展

    近年来,意外伤害频增,创伤性休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发生率与创伤部位、程度密切相关.其中以出血性损伤为高(1~3)(48.7~80.18%不等).据统计,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死于创伤者占首位(4),而创伤性休克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创伤性休克是一类极其常见的危急综合征.其病情凶险,变化快,抢救稍不及时或措施不力,极易导致死亡.因此,争分夺秒,抓住时机,为抢救做好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现将有关创伤性休克护理中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陈小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影响Steffee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Steffee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疗效的原因.方法:通过对46例术前术后X线片进行Cobb's角、钉杆角及X线片和CT片椎管矢径的测量.结果:38例椎体后凸Cobb's角矫正良好.全部病人经手术固定椎管容积增大,骨折脱位复位满意.结论:螺钉的位置和钉杆角是椎体复位的关键,α角+β角≥180°对后凸畸形Cobb角矫正明显(P<0.01).对骨折椎体前柱的复位单靠器械杠杆的力量是不足的,还应依靠术中俯卧位胸腰椎段背伸牵引力量.Steffee手术固定可使椎管容积增大.术中有效植骨对维持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汝专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海马在神经免疫调控中的作用

    近20年来,人们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neuroendocrinoimmune network),认为该网络功能的完整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统一协调的防御功能起重要作用.有报道:免疫调节存在条件反射,而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均参与了条件反射,说明后二者可能参与了免疫调节,而且大脑皮层对免疫反应存在分区管理,药理学和形态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海马作为边缘系统的结构之一,以前的研究支持海马与记忆、情绪情感和行为等有关,但近十年来,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尤引人关注,人们在海马调控免疫方面做了大量实验工作证实:海马作为免疫调节的高级中枢之一,广泛参与了包括心理免疫在内的各种免疫调节,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社兰;许德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GraveS病患者四种血清酶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16例Graves病患者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结果:甲亢未控制组ALT、AST、ALP、GG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甲亢控制组(P<0.01);但甲亢控制组ALP、GGT仍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且甲亢患者ALT、AST、ALP、GGT与FT3、FT4的增高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有血清酶的增高,并随着病情的控制而恢复.

    作者:韦莉;欧阳玲莉;冼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脑星形细胞瘤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3例不同分化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进行MVD和VEGF检测.结果:VEGF在Ⅰ级、Ⅱ级、Ⅲ-Ⅳ级星形细胞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1%、48.6%、74.1%,阳性率伴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递增(P<0.01);MVD分布,Ⅱ级、Ⅲ-Ⅳ级较Ⅰ级明显增加(P<0.01、P<0.01).结论:VEGF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指标,为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增锋;李德进;邱小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与Q-T离散度关系的探讨

    目的:为探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与Q-T离散度(Q-Td)之间关系.方法:对比2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和26例正常人的Q-Td值.结果:室性早搏组的Q-T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Q-Td增加有助于预测室性早搏的发生.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硫酸镁氯胺酮麻醉在开胸手术的应用

    目的:观察硫酸镁(MS)配合氯胺酮(Ket)麻醉(MK麻醉)在开胸手术麻醉中对病人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218例开胸手术病人分为150例MSKet麻醉(MK组)为观察组,68例芬太尼(F)等和氨氟醚(E)静脉麻醉(FE组)为对照组.于术前5min(T1),诱导后气管插管前1min(T2)、气管插管即时(T3)、切皮时(T4)、手术开始40min(T5)、术毕前10min(T6)等时点取SP、MAP、HR、RPP等循环指标.结果:MK组各时点的SP、MAP、HR平稳,应激反应小,而FE组各时点的SP、MAP、HR波动范围较大,应激反应明显,两组的多项指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K麻醉用于开胸手术能较好维持病人循环稳定,有效保护心肌.

    作者:张炳东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现状

    医学的发展使脑卒中的诊断和抢救水平明显提高,但致残率仍很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使患者大限度地恢复各部位的功能,生活自理或重返社会,早期诊断治疗是基础,做好各时期的康复护理是关键,后遗症者的康复需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三位一体,才能使康复的效果处于佳水平.在语言和肢体训练中,耐心是基础,鼓励、诱导树立信心是关键,训练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制定训练方案,由简到繁,活动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反复进行(2).

    作者:韦旭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单肺通气犬呼气末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单肺通气(OLV)期间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相关关系.方法:以5只成年犬为实验动物,制造单肺通气模型,连续监测9种单肺通气模式下的PetCO2和PaCO2.结果:PetCO2和PaCO2之间采用简单相关分析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而用多元相关方法分析两者间无显著相关性(P>0.1).结论:认为在OLV期间,PetCO2受诸多因素影响,单纯测定PetCO2不能准确反映PaCO2.

    作者:吴荣信;丁雄;郑忠欣;吉俭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术对正常人眼血流力学研究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CDI)技术对正常人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用美国400AU全身多谱勒血流图诊断仪,测量53例(106眼)正常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取得其正常值范围,并对相关影响因数进行分析.结果:CRA、PCA、OA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50±4.69,4.30±1.34,0.63±0.12;19.92±8.82,7.97±3.96,0.59±0.06;34.12±8.19;11.68±3.34,0.66±0.05.各血流参数与性别、眼别及正常范围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OA及PCA的PSV与年龄负相关,CRA的RI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应用CDI可了解眼血流力学情况,为临床一些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麦丹;陆华文;朱伟强;徐燕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应用MED(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美国的MED椎间盘镜系统治疗,术后3~10个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MED椎间盘镜治疗平均观察5个月近期效果满意.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MED椎间盘镜治疗是一种现代微创技术与内窥镜治疗,技术先进,损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方法.

    作者:韦绍仁;李荣祝;韦建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足月妊娠各期与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各时期对母婴的影响,以决定终止妊娠的时间和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对过期妊娠13例(过期组)、超期妊娠72例(超期组)和正常足月妊娠128例(对照组)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过期组及超期组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25);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新生儿体重无差异(P>0.05);胎盘重量减轻,钙化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均<0.025).结论:过期及超期妊娠使胎盘功能下降,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减少、羊水混浊的发生率升高,剖宫产率上升,应在妊娠40周后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终止妊娠.

    作者:苏芳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总结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传统后路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0~32月,平均21月,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在具有再次开放手术适应症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初次手术行单节段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和开窗术者中一侧单间隙膨隆型、后外侧突出型和滑动脱出型均可采用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进行治疗.

    作者:林兆华;杨安礼;黄强;樊天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中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是省级综合性大医院之一,在编床位1015张,在册职工近2000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的严峻现实,各级各类人员思想问题较以往任何时候都多.为了解医务人员对这次改革的心理状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自行设计印发了310份调查问卷,经统计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意见.

    作者:黄荣健;李书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 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临床预测

    目的:本文为提高临床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对101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死亡进行临床预测;方法:采用回顾性记录统计进行年龄、意识状态、发病的血压、出血量及死亡率测算;结果:年龄越大,意识状态越差,发病时血压越高,出血量越大,死亡率越高(P<0.01);结论:以上指标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预测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振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广西医学杂志

广西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