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信;丁雄;郑忠欣;吉俭
目的:评价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面颈联合野照射长期疗效.方法:从1991年1月至1993年12月,经CT诊断咽旁间隙侵犯,实行面颈联合野照射的鼻咽癌病人49例,按临床分期分层随机抽取同时期非面颈联合野照射49例病人为对照组.5年局控率、生存率计算用Kaplan-Meier法,Log-rank作显著性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面颈联合野组生存率、局控率曲线图明显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5);茎突后区受侵面颈联野组生存率明显高于非面颈联合野组(P=0.035).两组病人急性放射性反应以及放疗后遗症未见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咽旁间隙受侵采用面颈联合野照射能提高生存率,急慢性放射性损伤未见增加.
作者:卢晓宁;陈甲信;陆合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搏与Q-T离散度(Q-Td)之间关系.方法:对比2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和26例正常人的Q-Td值.结果:室性早搏组的Q-Td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Q-Td增加有助于预测室性早搏的发生.
作者:杨苏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血清酶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116例Graves病患者进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测定.结果:甲亢未控制组ALT、AST、ALP、GG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甲亢控制组(P<0.01);但甲亢控制组ALP、GGT仍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且甲亢患者ALT、AST、ALP、GGT与FT3、FT4的增高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有血清酶的增高,并随着病情的控制而恢复.
作者:韦莉;欧阳玲莉;冼苏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院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及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越来越引起医院管理者的普遍重视.作为知识拥有和创造者,人和由其形成的人力资源将成为现代经济持续发展关键,成为超出物质之上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和创造力必然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力量.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学科带头人与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努力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尤其是中青年人才能脱颖而出.培养学科带头人问题,不仅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而且已确实成为医院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
作者:李祀松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恶性血管内皮瘤临床少见,多好发头颅、面部、乳房和大腿深部肌肉等处,我院则遇到一例发生于鼻腔者,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33岁.因持续左鼻腔少量出血7个月,于1999年01月12日住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左下鼻甲上缘前段见一绿豆大,紫红色,结节状,有韧性,表面少许暗红色血性分泌物附着肿物.
作者:姜洪;张丽英;陈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前,全国各医院的病案管理都在统一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9)(1)进行疾病分类编码,统一了以往在疾病分类编码工作中所采用的不同的疾病分类方法.有些医院为了方便工作,在1CD-9原编码的类目和亚目基础上扩展到六位数细目,大部分疾病的编码符合临床要求,且易于从计算机中调阅病历.我院也采用一些医院扩展的六位细亚目,但一些专科性较强的临床分类未能细分.为此,我们在1CD-9原编码的基础上,将口腔专科的一些常见疾病按临床分类编成一组编码.方法举例如下.
作者:黄素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
近20年来,人们对神经、内分泌及免疫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并提出了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neuroendocrinoimmune network),认为该网络功能的完整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统一协调的防御功能起重要作用.有报道:免疫调节存在条件反射,而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均参与了条件反射,说明后二者可能参与了免疫调节,而且大脑皮层对免疫反应存在分区管理,药理学和形态学证据支持这一观点.海马作为边缘系统的结构之一,以前的研究支持海马与记忆、情绪情感和行为等有关,但近十年来,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尤引人关注,人们在海马调控免疫方面做了大量实验工作证实:海马作为免疫调节的高级中枢之一,广泛参与了包括心理免疫在内的各种免疫调节,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社兰;许德义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用GcFuji Ⅱ型玻璃离子(日本产)修复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牙体龋坏,以了解其性能.方法:对126例门诊病人的304个牙用GIC充填,观察时间1个月~24个月.结果:1个月成功率100%,3个月成功率98.8%,6个月成功率94.1%,1年成功率88.2%,2年成功率88.7%.结论:此型玻璃离子性能良好,在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由于其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易于患者接受,尤其适用于小儿乳牙,年轻恒牙的面龋,后牙的颊侧腭侧龋,对于残冠,Ⅱ类洞适宜的方法是,用玻璃离子补后做冠套修复.前牙及牙颈部楔状缺损因涉及美观问题,好用光固化树脂修复.
作者:曾晓娟;卢国泽;吴卫;梁自民;黄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帕金森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尤其以中老年多见.笔者在华西医科大学进修期间参与了帕金森氏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将我们在1998年12月~1999年2月期间,对总人口36835人群中进行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覃林敏;王立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应用彩色多谱勒成像(CDI)技术对正常人眼部血流动力学研究.方法:用美国400AU全身多谱勒血流图诊断仪,测量53例(106眼)正常人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参数,经统计学处理取得其正常值范围,并对相关影响因数进行分析.结果:CRA、PCA、OA收缩期峰值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阻力指数(RI)分别为:11.50±4.69,4.30±1.34,0.63±0.12;19.92±8.82,7.97±3.96,0.59±0.06;34.12±8.19;11.68±3.34,0.66±0.05.各血流参数与性别、眼别及正常范围眼压无显著差异(P>0.05),OA及PCA的PSV与年龄负相关,CRA的RI与年龄正相关.结论:应用CDI可了解眼血流力学情况,为临床一些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麦丹;陆华文;朱伟强;徐燕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唇裂(Cleft lip)和腭裂(Cleft patate)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据鬼冢氏统计,黄种人约1:500;白种人约1:1000;黑人约1:2000,可见其发病率较高(1-3).目前,国内外学者比较公认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一上下(2).以此发病率来统计,在我国13亿人口中就有130万唇腭裂患者,因此,唇腭裂畸形的整复是整形外科的重要任务.
作者:殷国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温固化瘤苗诱发的抗肿瘤效应,为其治疗肿瘤患者提供依据.方法:用65℃/15min处理S180肿瘤细胞并制备成固化瘤苗,应用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TCR-STV(固化瘤苗)-MHC三分子复合体实验,观察其在体外诱导淋巴细胞杀伤活性;通过免疫预防接种和免疫治疗荷瘤实验,观察其在小鼠体内诱发的抗瘤效应.结果:固化瘤苗体外诱发淋巴细胞杀伤活性为78.8%;用其免疫小鼠可使小鼠获得对随后接种同源细胞攻击,有免疫保护作用(免疫保护率达80%),并产生免疫记忆;对照组小鼠未产生免疫保护作用,用其治疗荷瘤小鼠时,也明显抑制肿瘤生长(抑制率为86.02%,P<0.001).结论:65℃/15min处理S180肿瘤细胞制成瘤苗能激活宿主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有希望成为一种辅助的生物治疗方法.
作者:张康;郭伟鹏;李俊云;林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效果.方法:采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网状支架治疗BPH63例.结果:随访4~24个月,能正常排尿59例(93.65%),总有效率为98.41%.结论:认为本疗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操作简便,是治疗BPH引起排尿困难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作者:傅国;谢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减少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42例(42眼)青光眼施行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同期进行的常规小梁切除术76例对照.结果:经6~36月随访,眼压控制率达94.74%,对照组眼压控制率77.4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X2=4.05,0.05>P>0.01).结论:无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青光眼手术.
作者:吴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83例不同分化的脑星形细胞瘤组织进行MVD和VEGF检测.结果:VEGF在Ⅰ级、Ⅱ级、Ⅲ-Ⅳ级星形细胞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1%、48.6%、74.1%,阳性率伴随恶性程度增加而递增(P<0.01);MVD分布,Ⅱ级、Ⅲ-Ⅳ级较Ⅰ级明显增加(P<0.01、P<0.01).结论:VEGF参与肿瘤新生血管形成,VEGF和MVD可作为判断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指标,为抗肿瘤血管形成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张增锋;李德进;邱小芬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手术病例共115例117只眼进行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除外儿童、复杂白内障及不合作者.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视力对照等.结果:117只眼表麻成功率97.4%,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Phaco参数等均与常规麻醉无大差异.结论:表麻是白内障手术一大进步,其优点是安全性高、操作简便、适应症广、手术快捷、视力恢复快等.娴熟的手术技巧以及因人而异选择病例是表麻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张家麟;雷进民;唐彦慧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性溃疡常见的危重并发症,国内发病率14%~67%不等.在上消化道大出血中,溃疡病是出血病因中的首位,占48.7%~53.8%,其病死率8%~10%,其中胃溃疡出血病死率5%~6%,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病死率2%~4%(1~2).近年来,由于采取强有力的抑酸治疗,使溃疡病大出血治愈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本文就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抑酸的研究及治疗现况综述如下.
作者:刘达云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高征母亲早产儿的IL-6和GM-CSF变化.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1例妊高征母亲娩出早产儿的IL-6和GM-CSF并与11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结果:妊高征母亲早产儿的IL-6(1084±113pg/m1)和GM-CSF(144士20.1pg/ml)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结论:IL-6和GM-CSF可能在妊高征及早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刘悠南;刘义;李幕军;陈悦;秦雪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含洛赛克的二联疗法对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62例小儿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洛赛克10mg~20mg,每日1次,对照组服用法莫替丁0.4~0.8mg@kg-1@d-1,分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在疗程前2周均加用羟氨苄青霉素50~100mg@kg-1@d-1,分2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1.4%,高于对照组的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1、3、7天内疼痛缓解率治疗组分别为45.7%、94.3%、100%,高于对照组的18.5%、66.7%、88.9%,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洛赛克联用羟氨苄青霉素,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是治疗小儿十二指肠溃疡的有效药物.
作者:莫晓荣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静脉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在术后病人自控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98例术后病人按日期随机分成三组,分别经静脉注射芬太尼-咪唑安定溶液(A组)、芬太尼-氟哌啶溶液(B组)、芬太尼溶液(C组)进行病人自控镇痛48小时.记录镇痛后4h、8h、12h、24h、36h、48h各时间点的疼痛及镇静评分,监测HR、RR、SBP、DBP及SpO2,记录不良反应并计算各病例芬太尼用量.结果:A组、B组、C组镇痛优良率分别为94.8%、80.4%、72.7%,轻中度镇静率分别为93.8%、70.6%、74.7%,A组与B、C组比较P<0.05;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搔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肛门排气时间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静脉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用量,镇痛、镇静效果良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霞;刘振德;蒙元劲;陈素兰;黄贤相;王湘东;卢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