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目的:分析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探讨临床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方法、效果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方法:入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就诊治疗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个对比小组,治疗组采用抗生素和中药方剂联合治疗方法,而对比组只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情况都有所改善。其中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2%,而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结论:抗生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明显优于仅用抗生素治疗。
作者:钱宇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和利福平在压疮换药中的护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即以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对压疮部位进行清洗之后,用无菌敷料做好感染的预防。研究组则根据每6cm2用4U胰岛素的量,使用注射器将其均匀滴在压疮的创面上,此外,还需根据每6cm2用1粒的标准将利福平胶囊内的粉末均匀的撒到压疮的创面直至覆盖为止,用药之外,还要进行护理。结果: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研究组的20例患者有5例(25%)治愈,获得显著效果的有9例(45%),获得良好效果的有5例(25%),无效的患者有1例(5%)。对照组20例患者有1例(5%)治愈,获得显著效果的有3(15%)例,获得良好效果的有7例(35%),无效的患者有9例(45%)。结论:胰岛素和利福平在压疮换药中的应用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于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输卵管不孕症对预后的影响,并总结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24例输卵管不孕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输卵管通液治疗,治疗组则采用中医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24例,有效2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0.9%;治疗组治愈41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9%,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治疗可以活血化瘀,帮助患者疏通输卵管,提高受孕几率,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徐筱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并发症、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高血压病的治疗对减少和避免患者重要脏器的损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丽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比较宫腔声学造影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提示考虑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行宫腔造影术,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3例诊断为粘膜下肌瘤,3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例不典型性增生。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正确符合率(96.30%、92.3%),明显高于阴道超声造影(74.07%、76.92%),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于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方法较宫腔镜简便、易行且无创,但部分准确性较宫腔镜有明显差异,故两者联合应用产生较好的互补效应,优于单一检查,是准确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作者:翟科一;朱丽萍;尹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六西格码管理法在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制产科护管理质量控制表,在应用六西格码管理之前对产科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和实施六西格码管理一年后再次对产科护理质量水平进行评估,观察项目实施前后两组数据指标,并统计与分析。结果:在施行六西格码管理前后的产科护管理质量数据有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西格码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质量控制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莉;邓月桂;蒙朝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状况及体外药敏情况。方法:对患者的标本用支原体培养试剂盒进行检测,并对分离出的支原体做9种抗生素的药敏分析。结果:3907例患者中,共培养出单纯U U感染1198例,阳性率为30.69%;单纯M H感染76例,U U和M H混合感染147例,女性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组(P<0.05)。9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性高,而红霉素、来诺沙星的耐药性较高。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测,在使用抗生素前,应先作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提高疗效。
作者:戴欧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输血对提高人类的医疗技术无疑起了一定的帮助,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输血的同时,对人类本身也带来一定的危害,特别是现代已确认的丙肝、乙肝、HIV等传染病,使人们惊恐不安。所以,输血的弊端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审慎和关注。为防止输全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保障受血者的安全,输血前质量控制是保证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是血液质量全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引起血站和医院每位输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尽管生物技术的发展能够生产更多、更安全的血液成分,但目前所能提供的品种仍然有限,临床用血应尽量采取成分输血或自身输血。
作者:邓杰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救体会以及防御的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站献血的50例出现献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献血反应的临床表现、急救体会以及防御措施。结果:本研究中选取的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50例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通过我站给予的补充血容量、提供糖水以及及时进行心理辅导等急救方式后都恢复了正常,并顺利完成采血工作。结论:在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时,医务人员及时为患者提供糖水、补充血容量以及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等能够帮助献血者的状态恢复正常,从而使得采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作者:王喜英;张卫东;常彩业;王立雄;尹小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加强医院行风建设对医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医院管理及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卫生行业的整体形象,行风建设力度的大小与医院的形象和信誉密切相关,也是医院适应市场竞争,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通过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树立求真务实的群众观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提升医务人员的为民意识,培养群众的监督意识等举措,使医院的行风有一个根本性的好转。
作者:沈宏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禄丰县2010-2013年HIV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方式等,为进一步找出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禄丰县2010-2013年 HIV职业暴露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3年共报告发生HIV职业暴露6例,女性5例,男性1例;发生暴露的科室为传染科3例、门诊2例、手术室1例;其中护士3人,内科医生2人,外科医生1人。暴露途径为输液拔针时针头刺伤手指3例;病人股动脉破裂出血,为病人压迫止血,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1例;为病人做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污染破损的皮肤1例;搬运病人时病人的体液污染眼睛粘膜1例。6例均在发生暴露后立即进行了局部处理。暴露后均在2小时内进行了首次服药,5人使用基本用药程序,有1人服药5天后因胃肠道反应严重停药。6例职业暴露人员用药后按规定进行了随访和 H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发生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对 HIV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识不够,在医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安全防护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和技能,在工作中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造成。因此,各医疗卫生单位应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传播途径及自我防护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及自我防护意识。正确掌握 HIV职业暴露防控知识,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成立职业暴露防护管理委员会,健全职业暴露上报制度,并把各项制度及措施落到实处。在医疗、护理等操作过程中要制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学习,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普遍防护原则,在接触每一例患者的体液时都做好严格防护,是减少和避免 HIV职业暴露发生的关键。
作者:李吉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因此对老年病的防治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欧阳少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度洛西汀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对照组予以舍曲林疗法,实验组给予度洛西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同期总分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 HAMD、HAMA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舍曲林在老年期抑郁症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前者起效更快,能显著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李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 -8)、肿瘤坏死因子(TNF-α)、IgE、EOS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66例婴幼儿肺炎患者分为毛细支气管炎组36例,普通肺炎组30例,与同期健康查体儿30例,用ELISA法测定其血清IL -8、TNF-α、TIgE以及外周血EOS水平。同时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肺炎患儿血清IL -8、T N 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的IL -8、TNF-α、TIgE均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外周血EOS计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毛细支气管炎中不同病程和病情的 TNF-α水平不同。结论:IL -8、TNF-α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中起着重要作用;TNF-α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程和病情相关;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TIgE较高;RSV是毛细支气管炎的常见病因。
作者:寇立青;王丽;陈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比较有创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重度 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治疗的重度II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有创呼吸机治疗组(有创组)与无创呼吸机治疗组(无创组),每组40例,无创组采用经鼻或口鼻面罩辅助通气治疗,有创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及神志状态。结果:经过2h的通气后,有创组患者氧分压显著提高,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酸中毒明显减轻,平均持续通气时间为6.2±2.5d ,顺利拔管37例,死亡3例,死亡率7.5%,;无创组有21例氧分压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明显降低,避免了有创通气,免创率52.5%,有12例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平均通气时长10.7±3.3d ,死亡7例,死亡率17.5%。两组死亡率及救治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通气能迅速、显著的改善重度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无创通气以高死亡率来换取免创率是不可行的。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护理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只有1例输液反应和1例摔伤,风险发生率为4%,明显好于对照组的36%,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红恩;杨丽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政府为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其组织体系、筹资机制、基金管理和监管手段逐步完善。但在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问题突出。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徐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噻托溴铵和舒利迭应用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舒利迭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FEV1、FEV1/FVC以及FEV1%预测值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珍;何润文;黄景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专生对乙肝的防治知识知晓率和态度。方法:选择某中专学校在校生,以自设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86份,有效回收率100%。对于乙肝是病毒性疾病回答正确率是91.89%,知道乙肝是不能彻底治愈的仅为48.11%;认为通过血液、性接触、怀孕和哺乳、医疗器械和用具途径感染乙肝的知晓率较高,依次为87.02%、81.04%、80.28%、78.12%,对蚊虫叮咬、日常饮食和学习用品感染的知晓率较低,分别为39.19%、54.96%和58.02%;已经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学生为83.84%;认为注射乙肝疫苗、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提高自身免疫力及拒绝共用牙具和餐具知晓率较高,分别为95.04%、87.28%、85.62%和82.95%;对怎样判断乙肝疫苗注射成功和阻断母婴传播方式知晓率低,分别为23.03%、29.90%;愿意了解乙肝防治知识及主动要求家人注射疫苗的学生多,分别为97.84%、97.33%;认为乙肝患者必须戒酒的低53.69%。结论:尽管中专生对乙肝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是,在某些方面尚有不足,学校应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身免疫力。
作者:吕启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咳嗽的临床病因、诊断程序及治疗方法的现状。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本站全科门诊就诊的48例慢性咳嗽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病因治疗,咳嗽症状完全消失者21例,明显减轻者22例,无明显改善者5例,总有效率为89%。结论:慢性咳嗽病因复杂,社区医师应对咳嗽的病因有正确的认识,在诊治慢性咳嗽的过程中常规激素和抗生素无效时应拓宽思路,积极查找病因,针对病因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董丽荣;胡昌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