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源征;张敏;刘恒方;王建平
目的:探讨外伤性泪小管断裂需行置管+断端吻合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47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结果:47例(47眼)患者拔管后随访3~6个月,治愈45例,好转2例;47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入院心理安抚、积极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相关护理与诊疗措施,以及饮食、健康宣教等均是提高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陈静;孟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血清 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30例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清D -二聚体的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前两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D-二聚体的水平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奥曲肽对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降低血清D -二聚体的水平有关。
作者:杨莹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肌张力增高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肌张力增高的治疗是脑卒中康复的关键,中医中药治疗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优势明显。本文是就近年有关中医治疗本病发表在相关医学杂志、学术期刊中的文献资料加以归纳综述,提出见解。
作者:李嫚;陈泽林;赵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该地区剖宫产的流行病学分布,分析两所医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应对策,为降低剖宫产率、优化分娩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的方式,调查两所医院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布,了解剖宫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对象为2013.5-2013.8期间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000例孕产妇及其主管医生。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初中及以下组的孕妇发生心理症状阳性的危险性低于大学及以上组的孕妇(OR=5.817);与公婆关系差的孕妇发生心理症状阳性的危险性高于关系好的(OR=3.134);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疾病史(OR=2.256);此次妊娠前流产次数(OR=0.652);对分娩的感觉可怕与否(OR=0.863);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担忧(OR=0.815)。结论:1.临产孕妇的焦虑水平较高,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受教育程度、与公婆的关系、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疾病史、此次妊娠前流产次数、对分娩的感觉可怕与否、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担忧为临产孕妇焦虑的影响因素。
作者:解晓玉;辛倩;邓晓蕾;程道静;李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普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来普外科进行手术的病患,将这些病患进行随机均分,分别为34例实验组和34例对照组。对对照组实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对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营造舒适病房环境和使用镇痛药等。结果:本次治疗的病患对护理均表示满意,对两组病患的疼痛感进行对比,实验组病患的疼痛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普外科手术病患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病患术后出现的疼痛不适感,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赵足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肛肠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30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130例肛肠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术后各项指标均良好,而且其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结论:针对肛肠手术围手术期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上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术后住院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1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低频电刺激联合间歇性气压治疗,4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及显效率73.3﹪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0.0﹪及显效率43.3﹪,肩手疼痛减轻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气压治疗肩手综合征1期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肩手疼痛、肿胀,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作者:靳宏举;沈慧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早期露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救治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且均于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完成,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并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昏迷和预后评分[(12.68±2.79)分、(6.02±0.9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0%)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早期给予颅脑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离救治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军;范益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分析6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然后采取相关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等都会导致产后出血,本研究中的患者经积极的预防及护理后,均抢救成功。结论:产后出血会对产妇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对其加强预防及护理,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毛恩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2013年5月21日,泰山区邱家店发生一起集体就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是由餐馆从业人员正常携带沙门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本次中毒症状以消化道表现为主。从餐馆的生墩、熟墩,从业人员大便和患者大便中均检出革兰氏阴性菌小杆菌,经检验鉴定为C2群纽波特沙门氏菌。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中医辨治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7月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疾病类型不同,给予中医辨证施治,将其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气滞血瘀型56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2.1%;脾肾阳虚型32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81.3%;温热蕴结型7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57.1%;肝肾阴虚型5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率为40.0%。结论:将中医辩证施治理论应用于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肝脏功能,加快腹水消退速度,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石全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各64例,监测新生儿生后30min内的血糖值。结果: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20.3%,阴道分娩儿低血糖发生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阴道分娩儿高,产前要重视产妇术前禁食情况,及时纠正产妇低血糖,产后加强新生儿保暖,尽早喂养,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
作者:姚郁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总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月治疗的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运动指导等。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2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疗效:显效13例,显效率为46.4%,有效13例,有效率为46.4%,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糖尿病疗效:显效13例,显效率为46.4%,有效14例,有效率为50.0%,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加强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和运动指导可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血压和血糖。
作者:胡淑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它的发病率极高,已经成为老年人的主要杀手之一。由于病人往往年龄较大,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全身性疾患,因此病人常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并发症的出现不仅增加处理的复杂性,也是加重病情或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采取措施,实行有计划的超前护理,可减少和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并促进疾病的转归和早日康复。现就我科自2011年至2013年3月收治的病例护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彦娟;庄洪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品管圈是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连的人员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圈员自愿、自发的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性从事各种事物的完善活动[1]。我科“爱心圈”,以“增加妇科患者阴道灌洗的舒适度”为题,运用“品管圈”PDCA程序,实施持续改进,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方兰巧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50例手足口病的小儿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A、B、C组,每组50例,A组患儿采用干扰素治疗,B组患儿采用炎琥宁治疗,C组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C组患儿在总有效率的比较上优于A、B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临床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疗效优于单一用药,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静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体型较瘦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静止期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30分钟,中位时间20分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住院3-5d出院。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手术,比传统手术效果更好,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贵兴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到我院进行分娩且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90例,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宫缩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缩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平均出血量、产后24h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例数、第三产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产后出血,获得效果较为理想,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瑞娟;司金花;曹咏梅;杨慧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他汀类药物具有肯定的降血脂作用,已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用药。大量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除降脂作用外,还有多效的非调脂作皮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恢复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抗氧化作用。近年来很很多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有益,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进展,改善心功能,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病死率、致残率。但同时也有一些潜在的不利影响,他汀类药物能衰竭的治疗还有待循证医学证实。
作者:唐黎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心脏科室,承担着医院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和发放工作。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与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否密切相关。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持续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地防范风险的发生,确保各类物品达到消毒灭菌的要求。
作者:范轶钊;杨秀珍;于君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