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胜;于君
心血管疾病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明显因果关系,目前对心血管致病机理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史、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缺乏、肥胖和精神压力等10种。除了前三项无法改变的因素外,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姜连玉;包晓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电生理变化特点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共收集60例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先对患者的神经传输速度和F波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年以后,根据患者有无后遗症,将其划分为完全恢复组与后遗症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1年前的电生理检测结果,并再次进行电生理检测。结果经观察与分析,格林-巴利综合症的电生理变化特点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潜伏期延长及波幅下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缓、F波潜伏期延长且出现率下降。研究结果显示,运动电位波幅降低者或感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者大多预后效果差,而远端潜伏期延长者、感觉传导速度减慢者或运动速度传导速度减慢者,预后效果大多良好。结论格林-巴利综合症患者的电生理变化与其预后有着明显的关系,通过电生理检测不仅可以准确的诊断该病,更能对该病的预后做出判断,值得在临床上加大应用力度。
作者:姜桂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厄贝沙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84.6%,观察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厄贝沙旦治疗,两种药物协同作用明显,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近日,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召开托管一周年工作总结会。自2013年石柱县人民医院以托管合作的方式成为重医附二院非直管分院以来,在派驻专家团队为期一年的帮扶指导下,医院门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16.37%,药占比下降至34.2%,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达标,两院之间双向转诊人次增幅达52.77%。医院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三甲”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作者:邓治涛;郭远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12年以来,三明市开展了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引起中央有关部委和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2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来三明视察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予以充分肯定。6月和7月,全国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全国药品采购政策培训班分别在三明市召开。现结合我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基层医改实践,就如何坚持城乡联动,推进综合改革,谈两部分内容。
作者:包著彬 刊期: 2014年第12期
9月下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向媒体公布的新研究成果显示,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中医药机构家底增厚,中医医疗服务量及占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份额,都显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作者: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监测指标与代谢综合征各指标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控制代谢综合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随机抽取600名18周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调查对象FPG、2hPG和HbA1c平均水平分别为5.58±0.95mmol/L、6.24±2.50 mmol/L和5.60±0.65%。FPG、2hPG、HbA1c较高组的SBP、DBP、WC、BMI、TC、TG均分别显著高于FPG、2hPG、HbA1c较低组,FPG、HbA1c较高组的HDL-C则分别显著低于FPG、HbA1c较低组。结论三种血糖监测指标均与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指标均存在紧密联系。
作者:强德仁;许敏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和糖尿,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病程长且易并发心血管、肾、神经等慢性病变,重症常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目前糖尿病尚无特效药根治,疗效多不满意,临床常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尤其是对于年长、体胖而无并发症的轻型患者,可以不需药物而只用饮食疗法。
作者:姜艳芹;李燕;于新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内科急诊中常会遇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如果救治不及时,处置不恰当,将会引起严重后果。急诊洗胃是常用的一种抢救措施,本文简要探讨急诊洗胃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张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通道法(TURP)是临床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高危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近期疗效较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由于创伤小,恢复快,且疗效确切,已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金标准”。如何应用TURP治疗高危BPH患者已经逐渐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采用通道法TURP治疗高危BPH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义胜;于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属常见病,诊断看似要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诊断方法即麦氏点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升高的病例也只有不到80%的确诊率。我们对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诊断为各类急性阑尾炎并行切除术的病例分析其术前的CRP及WBC计数值,以及一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分析了那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CRP及WBC值都正常的病例。
作者:向爱军;张延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解放军八六医院驻守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已有60年。该院在为部队官兵进行医疗服务的同时,想方设法缓解驻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用真情和爱心架起一座拥政爱民的“连心桥”。
作者:伍传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可使骨折术中能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可使骨折早期愈合。方法:笔者回顾性总结分析10多年来,选用钢板、螺钉、钢丝、外固定支架、髓内针等固定器材对192例胫腓骨骨折实施手术治疗。结果:只要选择择适当的固定的器材治疗胫腓骨骨折,都可以达到骨折固定的目的;但坚强的固定可使骨折达到愈合快、肢体能早期功能锻炼,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合理选择佳的手术固定治疗方案,才能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结论:正确掌握、选择手术固定器材的方法,是提高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选用手术固定器材,可以达到骨折固定、骨折愈合快、手术时间短、手术风险低、手术成功率高的目的。
作者:梁鸣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长期照顾问题亟待解决。从提倡老年人自助、互助;以家庭支助为基础,统筹安排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政府政策制度建立等角度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黄嘉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与胎儿畸形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度来我院检查的403例中孕期孕妇进行检查、记录、跟踪随访,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中孕期胎儿超声系统检查切面与胎儿畸形检出率的关系。检查采用临床上常用的9个标准切面进行检查,保存胎儿所检查的每个切面的影响资料,记录胎儿的检验结果,跟踪随访并记录胎儿的出生或者是引产所证实的畸形率。结果:经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37例,后经引产或者是生产后证实畸形胎儿43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86%。结论:规范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可以有效的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作者:马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为使参合群众得到更大实惠,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经对2014年1—8月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云南省腾冲县合管委经研究决定,对新农合补偿政策进行部分调整。
作者:张玉蓉;孙桃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在医疗卫生执法日常监督检查中,笔者发现有些常见细节极易引发系列院感问题,在此简单梳理归纳,希望医务人员引以为戒。一、损伤性医疗废物利器盒的使用问题一是利器盒废置,某医院耳鼻喉科一损伤性利器盒外表积灰,内置损伤性废物半盒,据科室负责人口述,此利器盒放置一年余;二是利器盒重复使用,个别医院将盒盖打开,把损伤性废物倒入硬纸箱后,继续盛装损伤性医废;三是利器盒挪作他用,如盛装水、消毒液等;四是利器盒放置不规范,如某检验科采血桌面放置损伤性废物利器盒,与采血止血带、垫巾、负压管等清洁物品紧挨,极易引起感染。
作者:张素芬;张长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一、中心卫生院的现状(一)中心卫生院资源占有和服务能力明显高于一般乡镇卫生院截至2012年底,3省26县共有农村卫生院552所,其中中心卫生院177所,占34%;中心卫生院的院均编制数、院均在岗数、院均执业医师数分别为一般乡镇卫生院的1.89倍、2.03倍和2.1倍。院均门诊人次、院均住院人次分别为一般乡镇卫生院的1.66倍、1.72倍。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比一般乡镇卫生院低6.82个百分点,院均手术收入为一般乡镇卫生院的2.49倍。这些数据显示中心卫生院资源占有和服务能力明显高于一般乡镇卫生院。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与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对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来我院内接种门诊进行免疫接种的7500名1-6岁儿童接种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在社区内大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让家长了解流脑、乙脑、甲肝、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结核病、水痘、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危害性。家长基本掌握了相关免疫接种知识,该社区7500名儿童中除了89名儿童因疾病等其它因素推迟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泻病疫苗接种时间之外,其余均按时接种流脑、乙脑、甲肝、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高达98.8%。本社区内未出现一例传染病。结论通过科学、正确的健康教育,能够让儿童家长了解更多的关于免疫接种的知识,让他们能够依照国家规定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让儿童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还能够提升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意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社区的123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手段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给予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了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障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医疗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对病人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控制,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华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