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服务呈明显增长趋势

建伟

关键词:中医药机构, 医疗服务量, 中医药发展, 增长趋势, 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科学院, 总量, 中国, 医改, 显示, 媒体
摘要:9月下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向媒体公布的新研究成果显示,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中医药机构家底增厚,中医医疗服务量及占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份额,都显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

    目的:探讨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与胎儿畸形检出率的关系。方法:对2013年度来我院检查的403例中孕期孕妇进行检查、记录、跟踪随访,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中孕期胎儿超声系统检查切面与胎儿畸形检出率的关系。检查采用临床上常用的9个标准切面进行检查,保存胎儿所检查的每个切面的影响资料,记录胎儿的检验结果,跟踪随访并记录胎儿的出生或者是引产所证实的畸形率。结果:经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37例,后经引产或者是生产后证实畸形胎儿43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86%。结论:规范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可以有效的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

    作者:马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社区的123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手段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给予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了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障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医疗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对病人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控制,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华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临床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1]。患者出现脑卒中的症状与体征之后,常伴有包括卒中后抑郁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等精神障碍,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脑卒中后引起的精神障碍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导致患者心理生理残疾,对患者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也有较大的伤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步认识到脑卒中患者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我科于2010年8月~2013年10月间,共收治脑卒中患者(出昏迷外)242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包晓娜;姜连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解放军八六医院架起一座拥政爱民“连心桥”

    解放军八六医院驻守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已有60年。该院在为部队官兵进行医疗服务的同时,想方设法缓解驻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用真情和爱心架起一座拥政爱民的“连心桥”。

    作者:伍传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人长期照顾问题的探讨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长期照顾问题亟待解决。从提倡老年人自助、互助;以家庭支助为基础,统筹安排机构照护、社区照护和居家照护,政府政策制度建立等角度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黄嘉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夜班对ICU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及分析

    目的:分析夜班对ICU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促进ICU夜班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ICU夜班护士4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ICU护士2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子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对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詹丹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石柱县人民医院托管一周年

    近日,重庆市石柱县人民医院召开托管一周年工作总结会。自2013年石柱县人民医院以托管合作的方式成为重医附二院非直管分院以来,在派驻专家团队为期一年的帮扶指导下,医院门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16.37%,药占比下降至34.2%,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达标,两院之间双向转诊人次增幅达52.77%。医院医疗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三甲”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作者:邓治涛;郭远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医服务呈明显增长趋势

    9月下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向媒体公布的新研究成果显示,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中医药机构家底增厚,中医医疗服务量及占全国医疗服务总量的份额,都显现明显的增长趋势。

    作者:建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用药选择范围放宽之后

    国家卫生计生委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政策作出调整。今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除了基本药物外,还可从医保或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非基本药品,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落实零差率销售。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联疗法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运用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分析研究。方法:用78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并分别给予观察组替硝唑、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加甘草酸铋散的四联疗法临床治疗观察;给予对照组替硝唑、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观察。通过比较两个组别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溃疡愈合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39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结论:四联疗法在临床治疗上有助于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并且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宏;何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构建新农合信用等级管理

    四川省安岳县是162万人口大县,参合率高,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达1508个。其基金管理事关民生大计,工作要求高,时间跨度长,涉及环节多,群众特别关注,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易出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该县出现了“新农合”报帐金额月月上升的趋势,让管理者意识到,只有加强源头管理,才能进一步确保新农合制度稳步推行,真正实现惠及于民的目标。2011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被赋予了源头治理的重大使命。

    作者:熊伟;贾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念好“五字经”,为推进医改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关系群众身体健康,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在十八大和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如何推进新医改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医务工作者身上。总结近几年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归纳出抓好党建的“五字经”,这能有效地推进农村卫生院的各项改革。

    作者:玉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西药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探讨

    目的:对西药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对西药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处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存档的250份病历及150份西药处方统计分析其西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此次统计分析中发现,共有36份对西药的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为总数的9.0%,其中主要的问题为用药方法和途径不合理、选用的药物不合理及无明显的特征用药。结论:我国现在的医药法规已经对西药合理应用做出了较为完善规定,但因西药种类繁多,某些临床医师由于缺乏经验、对于某些西药的了解不够及其它原因,不合理应用西药的案例还是存在,医院应加规范管理,对患者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于有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清镇市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宣传教育工作

    如今,悬挂在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大楼的健康风险卡通广告宣传警示牌总是能吸引住就诊病人及家属的目光,每个人只要往警示牌的对应位置一站,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就能得到相对应的健康风险提示。院长周建国介绍,这是(左图)该院特意从新加坡引进的健康风险警示牌,在医院大厅、走廊等显著位置都广泛设置了类似的健康宣传栏和广告提示牌,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促进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殷蓉艳;黄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心血管病人的危险因素及自我保健

    心血管疾病三大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清总胆固醇和吸烟与心血管疾病有明显因果关系,目前对心血管致病机理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在我国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史、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运动缺乏、肥胖和精神压力等10种。除了前三项无法改变的因素外,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可以降低其他危险因素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作者:姜连玉;包晓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乡村卫生室的嬗变

    近日,笔者走进湖北省利川市忠路镇杨家坡村,新建的村卫生室在和煦的阳光下格外醒目,具有土苗民族特色的两层小楼宽敞明亮,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健康体检室等一应俱全,各种标志标牌规范整齐……

    作者:何德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尿病人心理浅析及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和糖尿,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病程长且易并发心血管、肾、神经等慢性病变,重症常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目前糖尿病尚无特效药根治,疗效多不满意,临床常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尤其是对于年长、体胖而无并发症的轻型患者,可以不需药物而只用饮食疗法。

    作者:姜艳芹;李燕;于新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谈谈乡镇卫生院的管理

    笔者在乡镇卫生院从事管理工作十余年,历经农村医改大潮洗礼,感慨良多,这里谈谈个人的体会,与大家共勉。卫生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方方面面的人。在日常管理中,经常遇到事与人纠缠到一块的时候。其实也难怪,人要做事,事靠人做,“人事”怎能分得清呢?我认为,乡镇卫生院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在做“得罪人”的事,因此管理就不要怕得罪人,当然也不要得罪大多数人。要注意,所谓制度化就是对事不对人,而对人则要讲究人性化。

    作者:曾国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用于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将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用于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评价其对终止妊娠预防大出血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5例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要求引产的患者,先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再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然后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诱发宫缩。结果15例患者分娩出血量多150ml,少60ml,平均出血量80ml,长26小时娩出胎儿,短1.5小时娩出胎儿,平均10.5小时,12例自行娩出胎儿,3例因对米索前列醇不敏感于宫颈放置导尿管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9例胎盘娩出完整,6例胎盘娩出不完整,所有病例胎儿胎盘娩出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均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转入病房给予抗感染、加强子宫收缩等治疗,3天后在B超下常规清宫,过程均顺利,无1例发生大出血。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用于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是一种能有效预防大出血、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艳;邓春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瑶医传人李珍清

    在苍莽连绵的萌渚山脉北麓,在峻峰峭立、沟壑纵横的江华千里大瑶山,瑶胞们热情地传颂着一位“尤勉侬芒伻”(瑶人的好医生)李珍清的事迹。痴心无悔求学路功成名就创佳绩李珍清,今年57岁,中共党员,1957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花江乡黄石村一个贫穷的农户家庭,祖辈从医,父母务农。李诊清8岁开始跟随祖母、伯父上山识药、采药,天资聪慧、勤奋好学的小珍清倍受祖辈们的喜爱。“文化大革命”时期,家境贫穷的他只读了四年小学,9岁半的他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12岁时,受祖父的托付,外出拜师学习民间中草药医术,15岁时被选送到县赤脚医生培训班学习,1973年16岁的他被推选担任黄石村的赤脚医生。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整整40年。

    作者:许红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