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细胞计数和CRP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向爱军;张延熹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 白细胞计数, 诊断价值, 病例分析
摘要:急性阑尾炎是临床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进展快,属常见病,诊断看似要一定的难度。传统的诊断方法即麦氏点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升高的病例也只有不到80%的确诊率。我们对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诊断为各类急性阑尾炎并行切除术的病例分析其术前的CRP及WBC计数值,以及一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别分析了那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而CRP及WBC值都正常的病例。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人心理浅析及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和糖尿,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病程长且易并发心血管、肾、神经等慢性病变,重症常并发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目前糖尿病尚无特效药根治,疗效多不满意,临床常以饮食治疗为基础,尤其是对于年长、体胖而无并发症的轻型患者,可以不需药物而只用饮食疗法。

    作者:姜艳芹;李燕;于新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社区儿童计划免疫的现状与健康教育

    目的:探究社区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情况与健康教育措施。方法对2011年8月到2012年8月来我院内接种门诊进行免疫接种的7500名1-6岁儿童接种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在社区内大力宣传健康教育知识,让家长了解流脑、乙脑、甲肝、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结核病、水痘、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以及危害性。家长基本掌握了相关免疫接种知识,该社区7500名儿童中除了89名儿童因疾病等其它因素推迟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性腹泻病疫苗接种时间之外,其余均按时接种流脑、乙脑、甲肝、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率高达98.8%。本社区内未出现一例传染病。结论通过科学、正确的健康教育,能够让儿童家长了解更多的关于免疫接种的知识,让他们能够依照国家规定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让儿童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还能够提升广大民众的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意识,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减少传染病的发病率。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长阳中学生接受青春期健康教育

    近,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卫生计生局组织6名专家分三片到全县所有中学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共计授课60余学时,全县19所中学16417名中学生参加,覆盖率达100%。开展如此大规模的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在该县尚属首次。

    作者:李书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心和一般卫生院差别化政策研究报告--国家卫计委基层司2013年委托研究课题

    一、中心卫生院的现状(一)中心卫生院资源占有和服务能力明显高于一般乡镇卫生院截至2012年底,3省26县共有农村卫生院552所,其中中心卫生院177所,占34%;中心卫生院的院均编制数、院均在岗数、院均执业医师数分别为一般乡镇卫生院的1.89倍、2.03倍和2.1倍。院均门诊人次、院均住院人次分别为一般乡镇卫生院的1.66倍、1.72倍。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比一般乡镇卫生院低6.82个百分点,院均手术收入为一般乡镇卫生院的2.49倍。这些数据显示中心卫生院资源占有和服务能力明显高于一般乡镇卫生院。

    作者:徐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基层用药选择范围放宽之后

    国家卫生计生委不久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政策作出调整。今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等基层机构,除了基本药物外,还可从医保或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非基本药品,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落实零差率销售。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在诊断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妇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进行诊断,对照组采用单纯腹部彩超进行诊断,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可显著提高检查准确率,降低误诊、漏诊风险,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秀勤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病人的社区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我社区的123例老年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手段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社区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给予本次研究中的所有糖尿病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改善了血糖、血压等各项指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障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在医疗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对病人血糖、血压等指标的控制,有效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朱华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临床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多发性神经系统疾病[1]。患者出现脑卒中的症状与体征之后,常伴有包括卒中后抑郁障碍、卒中后认知障碍等精神障碍,这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形成巨大的威胁。近年来,脑卒中后引起的精神障碍已引起临床医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不仅导致患者心理生理残疾,对患者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也有较大的伤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步认识到脑卒中患者存在着各种心理障碍,我科于2010年8月~2013年10月间,共收治脑卒中患者(出昏迷外)242例,对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包晓娜;姜连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用于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将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用于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评价其对终止妊娠预防大出血的应用疗效。方法将15例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要求引产的患者,先给予米非司酮口服,再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然后给予米索前列醇阴道用药诱发宫缩。结果15例患者分娩出血量多150ml,少60ml,平均出血量80ml,长26小时娩出胎儿,短1.5小时娩出胎儿,平均10.5小时,12例自行娩出胎儿,3例因对米索前列醇不敏感于宫颈放置导尿管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9例胎盘娩出完整,6例胎盘娩出不完整,所有病例胎儿胎盘娩出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均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转入病房给予抗感染、加强子宫收缩等治疗,3天后在B超下常规清宫,过程均顺利,无1例发生大出血。结论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用于孕12~16周伴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术是一种能有效预防大出血、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艳;邓春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情系妇幼爱洒万家--利川市妇保计生服务中心科学发展纪实

    46岁的柏杨坝镇响水村万女士在去年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中查出患有宫颈“癌前轻度病变”,因家庭困难,加之她还患有血小板减少等多种疾病,万某放弃治疗并产生轻生念头。湖北省利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获悉后,带着慰问品多次登门,向她及她的家人苦口婆心做工作,讲解治疗的必要性和新农合政策的保障,终于得到其家人的支持同意接受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调养,目前情况良好。

    作者:熊超;邓学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医改,风景这边独好

    基层医改已经走过5个年头,回首几年来的路程,我心潮激荡,十分感慨。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我经历了医改的洗礼,对农村卫生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亲历医改,我从开始的焦虑观望、敷衍应付到欣然接受、主动参与、积极作为,从我的身上反映了一名乡村医生在医改中的变化。

    作者:张春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夜班对ICU护士心理健康影响及分析

    目的:分析夜班对ICU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探索促进ICU夜班护士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我院ICU夜班护士4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ICU护士2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观察组躯体化、强迫、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因子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班对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詹丹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构建新农合信用等级管理

    四川省安岳县是162万人口大县,参合率高,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达1508个。其基金管理事关民生大计,工作要求高,时间跨度长,涉及环节多,群众特别关注,特别敏感,稍有不慎,即易出问题。曾经有一段时间,该县出现了“新农合”报帐金额月月上升的趋势,让管理者意识到,只有加强源头管理,才能进一步确保新农合制度稳步推行,真正实现惠及于民的目标。2011年,“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管理办法”被赋予了源头治理的重大使命。

    作者:熊伟;贾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金沙县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日前出台的贵州省金沙县《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确定,以县中医院为龙头,全面推进中医药工作,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在基层开设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创办中医馆或中医(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医院和发展中医特色专科。

    作者:黄敏;黄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四联疗法在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运用四联疗法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分析研究。方法:用78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并分别给予观察组替硝唑、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加甘草酸铋散的四联疗法临床治疗观察;给予对照组替硝唑、克拉霉素、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的临床治疗观察。通过比较两个组别接受不同治疗方法后,在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溃疡愈合率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组的39例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和溃疡愈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结论:四联疗法在临床治疗上有助于治疗难治性消化性溃疡,并且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宏;何黎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清镇市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宣传教育工作

    如今,悬挂在贵州省清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大楼的健康风险卡通广告宣传警示牌总是能吸引住就诊病人及家属的目光,每个人只要往警示牌的对应位置一站,根据自己的身高体重,就能得到相对应的健康风险提示。院长周建国介绍,这是(左图)该院特意从新加坡引进的健康风险警示牌,在医院大厅、走廊等显著位置都广泛设置了类似的健康宣传栏和广告提示牌,以便更好地进行健康促进宣传教育工作。

    作者:殷蓉艳;黄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与恩替卡韦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乙肝与恩替卡韦的疗效。方法:资料选自2009年6月~201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慢乙肝患者9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予以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两组患者的ALT复常率,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BeAg血清转换率为3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58%,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其HBeAg血清转换率显著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

    作者:刘海莹;赵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用药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病78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厄贝沙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9%、84.6%,观察组降压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优于单独采用厄贝沙旦治疗,两种药物协同作用明显,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魏启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西药的合理应用与管理探讨

    目的:对西药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对西药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处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存档的250份病历及150份西药处方统计分析其西药的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此次统计分析中发现,共有36份对西药的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为总数的9.0%,其中主要的问题为用药方法和途径不合理、选用的药物不合理及无明显的特征用药。结论:我国现在的医药法规已经对西药合理应用做出了较为完善规定,但因西药种类繁多,某些临床医师由于缺乏经验、对于某些西药的了解不够及其它原因,不合理应用西药的案例还是存在,医院应加规范管理,对患者健康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于有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及治疗对策

    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工作不再是单纯的药物治疗,而是从社会、家庭环境及病人的精神和疾病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整体治疗,分析每个病人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措施,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心理,更好的配合治疗,是病人康复的保证。对内科住院病人采用问卷法进行心理反应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心理反应阳性率为34.33%;与病人关系密切的相关因素是关心自己的治疗、亲属探视、对病情担心、对环境感到陌生、睡眠以及陪住等,通过分析提出转变护理模式、建立心理护理登记制度、入院介绍规范化、健康教育制度化、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改进护理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等护理管理对策。

    作者:姜连玉;包晓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