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强卫生检验能力的建设加快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

韩杰

关键词:加强, 卫生检验能力, 建设, 疾病控制事业, 发展
摘要:近几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速率愈加迅速,正在无形中推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其中又以医疗卫生监察领域表现得为突出.本次研究将重点对象定位为卫生检验和疾病控制方面,首先介绍加强卫生检验活动整体重视力度的具体实践程序,再重点介绍优化检验专业人员整体素养的基本方案,期待通过有效加强卫生检验能力的建设,实现加快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目标,对今后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卫生院传染病报告漏报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院传染病报告漏报的原因,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方法:对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34份门诊病例以及病房传染病报告进行回顾性检查,统计漏报情况,分析发生漏报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针对漏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以及防治措施,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漏报率为18.8%,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漏报率为11.1%,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要求基层卫生院完善传染病报告管理体制,加强管理力度.卫生院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提升自身的传染病防控能力的意识,提高工作能力.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七氟醚与七氟醚-丙泊酚复合麻醉在临床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探索七氟醚、七氟醚-丙泊酚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有效性.方法:选择12年1月-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气道误吸异物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和七氟醚-丙泊酚组(S-P),每组30例.全程监测体征,呼吸循环等参数,记录不良反应、并发症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等.结果:所有患儿异物被成功取出,S-P组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明显低于S组(P<0.05),并发症少于S组(P<0.05),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短于S组(P<0.05).结论:相比而言,七氟醚-丙泊酚复合使用效果更好,减少并发症,患儿术后清醒速度较快,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陈三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回首两年奋斗路,展望汉方新征程——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成立两周年侧记

    自2014年1月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来,两年多时间,700多个日日夜夜,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事业版图不断扩大,合作医生不断增加,中华汉方声誉日隆.2016年即将到来,中华汉方疑难病专家委员会又站在新的起点,朝着更高的目标迈步向前.

    作者:东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人工成本核算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工成本核算存在的实际意义.将选取本地区医院中近五年的人工成本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各项数据的占比分析.结论可以得出在今后医院的管理过程中,优化人力资源、降低无效人工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另外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冀龙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脑电同步化磁震荡治疗药效不佳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脑电同步化磁震荡治疗药效不佳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脑电同步化磁震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症状.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AMD总分和CGI-S值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同步化磁震荡治疗药效不佳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学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划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三联疗法,观察组为四联疗法,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Hp清除率为80.0%,低于观察组97.1%,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张淑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顺产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顺产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静滴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索前列醇直肠塞肛预防产后出血,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24h出血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24h出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塞肛联合缩宫素预防顺产产后出血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增强子宫收缩力度,值得推广.

    作者:汤红菊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加强卫生检验能力的建设加快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

    近几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速率愈加迅速,正在无形中推动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其中又以医疗卫生监察领域表现得为突出.本次研究将重点对象定位为卫生检验和疾病控制方面,首先介绍加强卫生检验活动整体重视力度的具体实践程序,再重点介绍优化检验专业人员整体素养的基本方案,期待通过有效加强卫生检验能力的建设,实现加快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目标,对今后疾病控制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作者:韩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抗生素配伍中成药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自2009年6月~2014年12月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内膜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5.3±0.7mm,31例患者经期恢复正常,B超检查子宫内膜充血及炎性反应患者3例,总有效率95.3%;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4.1±0.3mm,21例患者经期恢复正常,炎性反应及子宫内膜充血患者15例,总有效率76.4%.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能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袁修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现状初探

    2013年7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技术规范》,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畴.2014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每年30元提高至35元[1],2015年达到40元以上[2],用以扩大部分项目服务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增加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老年人和儿童家长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

    作者:韩晓辉;王真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浅谈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及解决对策

    目的:总结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讨论可以解决各种常见差错的重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本院2010年04月-2011年04月中药饮片调剂环节出现的差错记录10起,在对其诱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解决对策.结果:常见差错类型涉及到包装差错、审方差错、复核差错、调配差错以及发放差错等.结论:基于中药饮片调剂过程而言,必须予以全方位控制,从而有效预防各种差错情况的出现.

    作者:卢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贵州开展农村特岗教师心理健康监测

    为全面了解农村特岗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2013年以来,贵州省教育厅对全省农村特岗教师的心理健康和教学状况进行了监测.主要对个人的基本情况、幸福指数、工作压力、生活与工作状况等4个因子共100个项目进行网上问卷监测,就各地特岗教师的占有率、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对各校及当地教育事业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实地走访、问卷监测和座谈等.采集了除贵阳市以外的8个市(州)4290名特岗教师的网上问卷数据、22名县(区)教育局长和1866名中小学校长的纸质问卷数据.

    作者:黄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多一些到位,少一些风险

    众所周知,医疗卫生行业是高风险性行业,有许多不确定性,加上基层医生在技术水平和设施设备等软、硬件方面又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因而在日常诊疗中医疗风险无时不在,医疗意外随时可能发生.对于我们基层医生来说,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又要不湿鞋,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惟有靠平时练就一身过硬的功夫,工作中多一些到位,才能少一些风险.

    作者:宋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现状分析

    乡镇卫生院在我国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发展伊始便成为了公共卫生体系中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公共卫生职能的基层医疗机构及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前沿地.通过对农村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为保障基层农民的身体健康,加大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在农村卫生事业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及意义.

    作者:徐传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细节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临床和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细节优质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98.3%,对照组为:88.3%、81.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实施细节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雾化吸入凝血酶用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研究与观察雾化吸入凝血酶用于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治60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B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A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联合雾化吸入凝血酶,观察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A组疗效高于B组;A组有效率高于B组;A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短于B组.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取得治疗效果,但第一种方案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更佳,应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诊断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行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比较有、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T段压低、缺血持续时间、心率;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诱发因素、昼夜节律、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87.21% vs 72.09%)(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压低明显低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48±0.36 vs 1.64±0.45)mm (P<0.05),缺血持续时间、ST段压低时心率明显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10.56±1.68 vs 8.52±1.36)min, (81.45±8.63 vs 75.36±8.12)次/min(P<0.05);适当运动、脑力劳动或情绪变化是主要诱发因素(31.52%,21.74%);6:00-11:59时间段占53.26%,心率加快占58.42%,发生心律失常40例(53.33%).结论 动态心电图能较准确反应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血程度,分析诱发因素、昼夜节律、心率变化、心律失常等,提高诊断效果.

    作者:战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以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30份手术护理记录单,依据相关标准均予以检查.结果:23份手术室护理记录检查为不合格,护理记录常见问题主要有空项、项目填写不全、代签名、有涂改、记录内容不一致等.结论: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记录单上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其原因,并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予以规范化,以此改善手术室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

    作者:李亚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分析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体会

    目的:对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2月-2013年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选择其中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例,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与机械通气治疗,同时观察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出现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8例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械通气治疗30min后,所有患者的呼吸困难、血压、心动过速、发绀等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脉搏的饱和度在40min后高达90%;呼吸困难的频率、PaCO2、心率在治疗后有明显的改善;其PaO2也比治疗之前升高不少[1].所以患者的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分析指标等情况都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控制,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患者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时要及时进行机械通气,为治疗原发病,抢救患者提供足够的时间,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袁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幼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短小手术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组(S)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K),每组35例,全程监测生理参数,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用药量等,以作比较分析.结果:S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 <0.05), 躁动、恶心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K组(P<0.05),S组麻醉前后MAP、HR变化幅度明显小于K组.结论:两组均能顺利完成手术,但患儿更易接受七氟烷麻醉,其效果明显优于氯胺酮组,麻醉并发症少、苏醒快.结论:七氟烷组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手术室停留时间短,易于推广.

    作者:陈夜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