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陈希迅;王淑华

关键词: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 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延伸农村的策略探讨

    农村居民对无偿献血相关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农村是一个存在着较大潜力的献血市场。在实际工作中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延伸农村的环节还比较薄弱,因此采取有效的策略将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更好的延伸至农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对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延伸农村的策略进行探讨研究。

    作者:冯小如;田志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二仙汤联合米菲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米菲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米菲司酮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二仙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米菲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改善卫生院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乡镇卫生院在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中起着枢纽作用,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主力军。但其基础差、底子薄、服务能力低的状况仍普遍存在,因此引进有能力、素质高的医护人员,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是卫生院发展的必备条件。

    作者:秦大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发挥绩效考核作用实现公卫服务多赢

    自2009年启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来,青岛市黄岛区不断探索和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管理办法,通过发挥绩效考核与资金分配的指挥棒作用,积极引导基层单位树立起“质量为先”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了补助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提升了项目服务质量,取得了“群众得实惠、政府得形象、机构得发展”的多赢预期效果。

    作者:王怀杰;郭常战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患者122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生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陈希迅;王淑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出血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失血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按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中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静脉输入氨甲环酸(15mg/kg,大剂量不超过1.2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氨甲环酸。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引流量、血红蛋白、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以及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总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以及术后DVT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术前静脉输入氨甲环酸可明显的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减少患者输血量,且并无增加患者DVT的风险。

    作者:武永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的幅度更加明显;在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护理中使用优质护理这一方式进行干预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姚黎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状的分析

    目的:研究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现状的调查分析。方法:本文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在我市乡镇医院工作的138名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得出,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的危害认识相对全面,在对COPD诊断时能够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但有15.9%的医生没有注意到稳定期治疗的重要性,对于不同程度的COPD患者治疗前规范,过多的应用祛痰药物。结论:乡镇医院内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认知水平相对较高,但治疗上还不是非常规范,相比于长期防控干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肺功能方面相关专业的教育工作。

    作者:张爱荣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效性

    目的:探究针对脑梗塞的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以及丹红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脑梗塞患者共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39例及对照组39例,给予对照组基础药物以及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丹红注射液,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梗塞的治疗中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以及丹红注射液的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晓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从血液循环角度看人老腿先老现象

    人到老年,因多器官功能储备减少,内环境稳定下降,脑和手臂功能正常时,其腿脚活动已退化,民间称“人老腿先老”。为什么会有此现象,能否有效预防,尚未见明确解释,本文从生理学角度初步探讨。从生理角度看,人体各器官是否旺盛主要依赖其旺盛的物质代谢,前提是旺盛的血循环。心脏是血循环主要动力,而心脏位于身体上半部,据实测:身长1.75米的人站立时,心脏中部至头顶约45厘米,心脏中部至足底约130厘米,两者比为1:2.9,不同身高的人差异不大。此差异对心脏以上及以下血循环有无影响值得研究。查1978年至2011年各版生理学,未见明确说法,但有相关数据,据此做如下分析。

    作者:张改玲;张树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对比需吸入激素的哮喘患者全科治疗与专科治疗临床安全性观察

    目的:对比需吸入激素的哮喘患者全科治疗与专科治疗临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采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全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专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采用激素治疗的哮喘患者采用专科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病情的好转率,治疗安全性高;对患者采用全科治疗则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利于治疗后病情后的控制。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病毒性肝炎的控制传播与预防措施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的防控手段,分析其防控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本院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研究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诱发原因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法,分析疫苗在病毒性肝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趋势和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属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占总研究人数的48.5%,比例高,接下来是肝性病毒性肝炎,在总研究人数中占据的比例为39.8%,乙型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结论:采用疫苗接种的办法能够有效预防病毒性肝炎疾病,避免病毒性肝炎疾病的大范围出现,应用效果明显,工作中必须要注意保证疫苗接种的准时性,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通过其他有效方法进行病毒性肝炎防控。

    作者:金锦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后,市、县两级按照要求,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为核心,以构建分级诊疗机制为抓手,着力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占比达到60%,住院人次同比增加15%,市内就诊比例达到89%。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黔东南合医:门诊补偿600元封顶

    贵州省黔东南州卫计委制定印发的《合医统筹补偿实施方案》,推行“门诊统筹+住院统筹+大病统筹”补偿模式,即从2015年4月1日起,合医住院补偿每人每年高封顶线为20万元,门诊补偿600元封顶,并以当年内实际获得补偿金额累计计算。

    作者:周锋;黄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有关卫生监督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

    卫生监督执法是将法律与卫生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执法体系,具有很深的卫生技术和多学科的专业卫生法律关系相结合特点,在新形势下采用相适宜的绩效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模式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本文主要根据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在运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绩效管理的策略,以期促进卫生监督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刘明辉;范伟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美好年华献海岛--记长岛县黑山乡卫生院大夫赵美华

    她不是海岛人,却扎根海岛30个春秋,她把一生中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黑山乡的医疗卫生事业。如今两鬓斑白、年过半百的她,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在乡镇卫生院平凡的岗位上。

    作者:刘福华;骆淑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柳州市肿瘤专家下乡义诊

    “想不到在乡下也能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待遇,得到教授级别的主任医生看病。”广西鹿寨县平山镇芝山村的陶代芳高兴地说。8月4日,平山镇卫生院邀请柳州市肿瘤医院的专家到该镇开展义诊活动。来自柳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乳腺科、中医科、胸外科等8位主任医师,热情接待了前来义诊的群众,为群众提供有关易发肿瘤疾病诊疗、预防、保健等相关咨询服务。专家们共为群众答疑解惑500多人次,免费义诊200多人,让村民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专家的服务。

    作者:张誉宝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贵州获赠20辆救护车

    “2015年思源救护中国行”暨芭莎公益慈善基金联合卡枚连与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示范项目捐赠救护车(贵州)接收仪式近日在贵阳市举行,该省20所县级医院获得了20辆捐赠救护车。

    作者:黄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不同通气模式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血气的影响

    后腹腔镜与经腹腹腔镜相比CO2吸收更多更快[1],常导致术中出现不同程度的CO2蓄积。本文旨在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全麻后腹腔镜患者血流动力学与血气的影响,找出相对合理的通气方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25-60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作者:马友田;李晓萍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应用电子支气管镜吸痰的体会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例患者接受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观察吸痰术前、术后临床症状、经皮血氧饱和度以及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结果:经电子支气管镜吸痰后,心率、呼吸、PaCO2、PaO2及SaO2均有改善(P均<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支气管镜吸痰能有效地改善通气状况,降低通气阻力,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疗效较好。

    作者:张昆;郑江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