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二仙汤联合米菲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春艳

关键词:二仙汤, 更年期, 功能性子宫出血
摘要:目的:探讨二仙汤联合米菲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米菲司酮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二仙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仙汤联合米菲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无瘤技术的应用体会

    1987年世界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成功实施成为外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以腹腔镜技术为代表的微创外科新时代[1]。自1991年Jacobs等[2]报道世界首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1993年上海瑞金医院开展了我国首例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3],1994年Kitano等[4]实施了首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等以来,短短数年内,胃肠肿瘤的各种术式迅速在世界各地成功开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技术已渐趋成熟[5]。因其安全可行,疗效确切,在国内外大型医院已成普及之势[6]。随着国家对基层医院扶持力量加大,基层医院条件逐渐改善,大部分已具备开展腹腔镜肿瘤手术的硬件和人才。我们医院自2012年5月~2015年5月已成功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32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恶性肿瘤根治术除了遵循一般外科技术的基本原则外,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无瘤技术”。严格的无瘤技术,可以大程度地减少或防止癌细胞的医源性播散,对于保证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7]。

    作者:严天卿;陈振国;马本龙;邢国权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出血量影响的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应用氨甲环酸减少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对失血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我科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00例拟行单侧TKA手术的患者按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术中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静脉输入氨甲环酸(15mg/kg,大剂量不超过1.2g);对照组术中不使用氨甲环酸。两组患者术后对比引流量、血红蛋白、总失血量、总输血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以及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总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红蛋白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以及术后DVT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术前静脉输入氨甲环酸可明显的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减少患者输血量,且并无增加患者DVT的风险。

    作者:武永庆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有关卫生监督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

    卫生监督执法是将法律与卫生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执法体系,具有很深的卫生技术和多学科的专业卫生法律关系相结合特点,在新形势下采用相适宜的绩效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模式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队伍建设和执法能力。本文主要根据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在运用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完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绩效管理的策略,以期促进卫生监督机构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刘明辉;范伟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

    我市被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后,市、县两级按照要求,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为核心,以构建分级诊疗机制为抓手,着力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占比达到60%,住院人次同比增加15%,市内就诊比例达到89%。

    作者: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突出能力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浙江省平湖市新埭镇位于杭嘉湖平原东北部,东邻上海市,南濒杭州湾,为上海、杭州、苏州金三角的中心区域。全镇陆地面积77.8平方公里,是平湖市地域面积大的乡镇,全镇总人口5.09万人,人口密度为654人/平方公里。下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2007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浙江省中心小城镇。

    作者:毛茂王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浅析有色标志在急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救药品管理中使用有色标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2个护理单元划分为两组,对照组11个单元采用传统急救药品管理方法,观察组11个单元采用有色标志管理法,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取药时间为(17.4±3.2) min,明显高于观察组(1.5±0.3)min,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急救药品管理中使用有色标志可提升抢救效率,减少药品浪费现象,有推广价值。

    作者:王丽嵘;杨治国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在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取30例联合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行颈前路融合术的颈椎病患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JOA 评分、VAS评分。结果:患者颈椎功能JOA评分从治疗前的(8.2±1.5)分提高到(15.2±2.3)分,VAS评分从治疗前的(7.2±1.1)分下降至(1.5±0.8)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零切迹颈前路椎间融合固定系统应用于颈前路融合术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丁一;杨震;赵伟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有效性观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手术患者46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方案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量表和焦虑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抑郁量表评分情况和焦虑量表评分情况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的评分情况虽然均有所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结论: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术前不良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屈芝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安丘市农村寄宿制学校1000名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安丘市小学生和高中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对1000名HbSAg和抗-HBS阴性的学生接种重组乙肝疫苗,免疫结束5个月后抽取静脉血4ml,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BS抗体。结果:小学生抗-HBS阳转率93.4%(467/500),高中学生抗-HBS阳转率88.6%(443/500),小学生与高中学生的抗-HBS阳转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好,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免疫效果有下。

    作者:郑奎英;于世成;王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缺铁性贫血诊断中血常规检测的应用效果探析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临床治疗差异大,尤其是对铁元素进行处理的方法更是完全相反[1]。本文应用血常规检测方法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作者:张树义;张改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柳州市肿瘤专家下乡义诊

    “想不到在乡下也能享受到市级医院的待遇,得到教授级别的主任医生看病。”广西鹿寨县平山镇芝山村的陶代芳高兴地说。8月4日,平山镇卫生院邀请柳州市肿瘤医院的专家到该镇开展义诊活动。来自柳州市肿瘤医院肿瘤科、乳腺科、中医科、胸外科等8位主任医师,热情接待了前来义诊的群众,为群众提供有关易发肿瘤疾病诊疗、预防、保健等相关咨询服务。专家们共为群众答疑解惑500多人次,免费义诊200多人,让村民不出乡镇就能享受到专家的服务。

    作者:张誉宝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酒精性肝硬化治疗56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用于酒精性肝硬化治疗56例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对5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进行了治疗研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8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T 明显低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治疗后的PT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谭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浅析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与监管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自然环境不同程度的受到破坏,作为重要资源的饮用水也受到严重威胁,尤其是较为落后的农村,在饮用水方面的安全问题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的方法,使群众在饮用水方面的安全可以引起更高的重视。

    作者:刘明辉;范伟峰;陈建琳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析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冠状动脉TIMI 血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将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判定无复流者48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及盐酸替罗非班10μg)25例和维拉帕米组(冠状动脉内注射维拉帕米200μg)23例。观察给药后30minTIMI血流分级及校正的TIMI 计帧数(CTFC),7天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出血并发症及30天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TIMI Ⅲ级血流获得率(64.0%)高于维拉帕米组(34.8%)(P<0.05);CTFC显示替罗非班组血流快于维拉帕米组(P<0.01);替罗非班组7天后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维拉帕米组(P<0.01);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30天内MACE 发生率与维拉帕米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国产盐酸替罗非班治疗ACS介入术后无复流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王淑华;陈希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研究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在盆腔炎62例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究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到本院治疗盆腔炎的62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进行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生素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使用了不同的治疗方案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0.6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77%;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盆腔炎患者进行抗生素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能更有效的提高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辛琛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社会权利的重要体现

    8月2日,国务院发布大病保险实施意见,得了大病,特别是遇到巨额医疗费的单子,自身的负担可能明显减轻。这是为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国家在重特大疾病保障与救助机制建设上的又一大动作。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黔东南合医:门诊补偿600元封顶

    贵州省黔东南州卫计委制定印发的《合医统筹补偿实施方案》,推行“门诊统筹+住院统筹+大病统筹”补偿模式,即从2015年4月1日起,合医住院补偿每人每年高封顶线为20万元,门诊补偿600元封顶,并以当年内实际获得补偿金额累计计算。

    作者:周锋;黄岚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三权”下放,激发活力

    面对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历史机遇,长汀县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三权”(人事权、经营权、分配权)下放,为基层卫生改革注入强大动力。

    作者:邱道尊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倍受群众好评的深山卫生院

    在当今医疗服务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所位于湖南省南端的瑶山腹地卫生院,在短短3年里,新任院长与全院职工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硬是将一所濒临绝境的卫生院建设成为技术力量雄厚、服务功能健全的中心卫生院,倍受当地群众的好评,它就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白芒营中心卫生院。

    作者:许红亮;黄生宏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我们是这样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

    2006年原卫生部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向转诊制度,鼓励社区医院实行首诊制,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2012年我院从实施家庭医生制度入手,实行区、乡、村双向转诊,对实行分级诊疗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靳朝平;杨成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