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春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选择同期单纯酒精性肝病患者和单纯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各50例作为对照组,对组间疾病程度进行比较,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对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发病类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合并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升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四周的治疗,合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差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知,平均每天饮酒量、HB-DNA 定量、饮酒年限、吸烟以及年龄是发病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病毒感染会导致酒精性肝病患者的病情加重,让治疗效果降低.每天饮酒量、HB-DNA 定量、饮酒年限、吸烟以及年龄是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所以要想对酒精性肝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改善,就需要戒酒,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者:隋玉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探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3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案,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案.结果:经过一周治疗护理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方法比常规护理方法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张慧;赵作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肛周湿疹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7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玻特利软膏处理,而研究组采取中医外治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则为77.1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肛周湿疹患者采取中医外治法出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李世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多少年来,“病从口入”的说法已深入人心,人们大多理解为食入不洁的食物而导致传染病。据资料显示,国人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即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很多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从口入的,也就是说,不少慢性病是“食”惹的祸。
作者:柴双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本院接诊的90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及观察组(n=45);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额使用锁定加压钢板(LC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远端骨折采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骨折愈合速度,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建军;张全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临床检验 AB0血型的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间的326名健康人员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血型.结果:两种方法检验326名健康人员的血型结果是一致的,其中 O 型人数少,B 型人数多,其次为 A 型和 AB 型;而两种检验方法下仅 O 型人数相同,而 A 型、B 型和 AB 型人数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确检验血型时输血安全的前提,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检验 ABO 血型经济便捷,检验质量效果较好,但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
作者:孙种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中应用硫酸镁,能让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陈国洪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使用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观察幼儿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年龄2周岁—5周岁,其中男29例,女24例,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在皮疹粘膜处外擦治疗。结果:应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3例患儿2~3天体温趋于正常,3~5天全部糜烂面干燥。脱屑,5~7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蒲地蓝口服液外用治疗幼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缩短病程,加快溃疡愈合,疗效明显。
作者:郭丽娟;武振河;孟迎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院是人群密集的场所,病房更是人来人往的地方。因此,病房内的病人比较容易产生交叉感染。作为医生更要注意病房的环境卫生,以防造成感染。而对于病房微生物的检测是掌控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是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的。医院的感染是由传播源、传播载体以及易感染人群这三个环节构成的。医院应该相当重视这三个环节,因为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现了偏差都会造成严重的医院感染。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病房微生物的检测对于医院感染的作用而展开的。
作者:徐东明;张驰;张希泉;赵洪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哮喘治疗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35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儿则给予健康教育.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小儿哮喘治疗与护理中,可以有效的对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其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使用.
作者:杨巧玲;杨柳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到2013年6月份收治80例肝胆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实验组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肠内营养治疗,对实验和对照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等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肝胆病患者外科手术后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治疗不仅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身体状况,也促使胃肠功能更好的恢复,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孟庆国;常绪祥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护士长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措施,能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优化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为患者营造安全的护理环境。本研究主要从护理安全、护理操作和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对细节管理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以提升我院的总体护理品质。
作者:张秀珍;龚玉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针对临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 影像进行诊断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对其高死亡率原因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提供重要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关资料,采用16层螺旋 C进行影像检查,对其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都采取 CT 扫描,其中有3例患者血肿位置位于脑叶,没有死亡病例;有22例患者位于壳核,由2例死亡(占9.1%);有3例患者位于丘脑,1例死亡(占33.3%);2例患者位于小脑,1例死亡(占50%).结论:临床诊断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 CT 影像诊断技术,比较快捷、精确,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在新时期下,统计文化也被赋予新的内涵,包括在物质方面统计工作者长期的统计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在统计工作中形成的文化氛围,包括价值观、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等等。在新时期,统计文化对医院统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统计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它可以反映出医院的现状,为医院的管理者制定相应的政策成为了为有利的依据。
作者:钟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并探讨优质护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基于此条件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98,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其创口较小,且对其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素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方法:在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接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选50例,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的综合分析。结果:5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发热,X 线表现及支原体抗体阳性。予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予以大环内酯类及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作者:曲萍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2006年我县406名1-59岁人群进行了乙肝免疫史调查,血清学抗原、抗体水平监测,通过 HBsAb 阳性率和HBsAg 携带率评价我县乙肝纳入免疫规划后的效果,为制定科学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静脉血2-4ml,用 ELISE 酶标法对样本进行检测.结果:HBsAb 阳性率为67.49%,HBsAg 携带率为8.37%.小于全国已报告9.75的感染率(1).结论:我县乙肝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实施效果较好,达到卫生部工作要求.
作者:李胜东;代天祥;曾翠菊 刊期: 2015年第10期
肺炎是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并随年龄增加发病率上升,老年肺炎的死亡率居老年人所有疾病死亡原因的第四位,居老年感染性疾病死亡率的首位[1]。现将本院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以来收治的96例老年肺炎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有效的防治方法。
作者:颜克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针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采用彩超进行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术前对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超声影像检查,术后结合病理结果研究对其超声的良恶性征象,对比病灶内彩超血流信号具有不同的分布可分为三种类型.结果:76例患者中有43例为良性,共131个结节,有33例为恶性,共55个结节.甲状腺结节单发或多发情况与发生恶性比例没有关系,超声影像显示恶性患者主要有模糊边界,不低回声实性结构,规整形态,周边没有声晕,内见较小钙化等结果,与良性结节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彩超结果表明,恶性病灶内血流信号主要是Ⅲ型分布,良性病灶内血流信号主要是Ⅰ、Ⅱ型分布(P<0.05).结论:超声对于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综合分析其彩超影像能够使其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作者:江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洛赛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并将其进行对比,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例,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洛赛克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基础治疗后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不良反应的研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埃索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疾病临床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幸敏;李民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