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应用级推广。
作者:荣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肾囊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肾衰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检验科接受诊治的肾衰患者46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同期选择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并对其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实际含量方面的对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较为显著,其测定值呈现出异常表达状态,随着机体病情不断加重,其实际血清含量也会随之迅速增加,因此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可以成为诊断肾衰患者时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连喜;刘佳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成效.方法:以32例2013.6.1.~2014.6.1.之间在我院接受救治的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确诊时期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4周确诊)和观察组(早期确诊),每组人数分别为15例和1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基于观察组得以早期确诊,因此及时进行了抗结核治疗,故而在胸片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上具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受该疾病非特异性和非典型因素的影响,临床上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早期漏诊和误诊率较高,不利于患者的治疗.
作者:李运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小腿及足部严重创伤合并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方法及预后,以期对临床治疗类似病例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较严重小腿及足踝部创伤病例的手术处理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腿及足踝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供同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借鉴。结果:全部26例患者中2例截肢,其余病例均得到满意的功能恢复。结论:在小腿及足部创伤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详细的术前检查及评估,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的顺利康复是必需的,同时,在处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显微外科及组织瓣移植技术对提高治疗的质量是必要的。
作者:孙旭东;刘松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2月期间经宫腔镜诊断的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72例经诊断性刮宫检查的绝经后引导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终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苏小锋;林还珠;李苗;李沫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到2014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26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治疗1-3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其使用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进行1个月的治疗后随访显示有33例患者转为阴性,占94.28%,治疗2个月随访显示有34例患者转为阴性,占97.14%,治疗后 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复查可见所有患者均转阴,转阴率为100%.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 凝胶对重度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疗效不显著,但是可以通过增加外用干扰素治疗疗程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贾立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对冠心病有效率治疗组为94.9%,对照组为7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心肌缺血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79.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均有改善.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瑞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使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一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好,(P<0.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屈指肌腱腱鞘炎外固定阶段治疗的疗效。方法:从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对采用石膏和小夹板外固定阶段治疗的32例屈指肌腱腱鞘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30例,有效 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石膏和夹板外固定阶段治疗小儿屈指肌腱腱鞘炎是一种无痛、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强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部所表现的综合症。其症状多是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对健康影响严重且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纠正日常生活工作的不良习惯,加强腰背肌锻炼是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关键。
作者:王嘉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遭受继发性创伤压力的现状.方法:采用继发性创伤压力评估表中文版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9名在职急诊、重症监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中发现8.40%无继发性创伤压力症状;27.7%存在轻度症状;19.3%存在中度症状;19.3%存在重度症状;25.2%存在极重症状.2.继发性创伤压力评分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岗位性质及血型因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士大多存在继发性创伤压力症状.
作者:丁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情况已经较为普遍。胃十二指肠溃疡极易发展成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因此需要时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显著,因此得到了较多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的青睐。但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而言也十分重要。文章主要讨论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急性穿孔后的术后护理方法。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一定的指导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2年8月临床检验标本150例和2012年9月~2013年9月进行临床检验标本150例,作为检验标本按照标本的类型不同进行分类,并且按照标本类型不同分别检验其阳性率.结果:两组标本的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可以了解流行性疾病的状况,通过分类检测可以很好的确定患者的病情,对于确诊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春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应用胺碘酮治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150mg),而后以1.0mg/min 速度静脉滴注6h,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胺碘酮用量.结果:60例患者中,共54例患者治疗总有效,总有效率为90.0%;4例患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所有患者中均无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胺碘酮在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俊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重要原因。以往的保守治疗病人长期卧床,并发症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十年来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有效地解决了疼痛及患椎稳定的问题,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临床,随着大量病例的逐渐开展,并发症出现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特别是术中骨水泥渗漏是常见并发症,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
作者:李绪华;杨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总结我国当前医疗技术应用管理的现状,并为提升管理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方法:探讨分析我国的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中的不足,并分析其中原因,就提升医疗技术应用管理提出相关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医疗技术应用管理仍然存在不足,法规建设与执行机制不够完善,人才与机构不能完全符合管理要求,各部门间沟通协作有待提高等问题。
作者:肖艳;李艳;冯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科85例(116眼)青光眼患者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 C 及可调节缝线),并在巩膜瓣下植入生物羊膜.观察术后前房形成情况、眼压、滤过泡、视力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6月眼压(12.63±4.26)mmHg,较术前眼压(31.02±6.23)mm Hg 明显降低(P<0.01),长期保持功能性滤泡93只眼(80%).随访期间,患者眼压、视力维持良好,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生物羊膜植入术能有效、平稳、充分降低眼压,并可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青光眼手术治疗的理想术式.
作者:尹成建;温明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6例眼外伤所致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与临床预后.结果:患者激光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致病原因复杂,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准确判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针对临床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特点,分析其病因、电生理及其核磁共振的表现。方法:分析患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电生理、核磁共振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全部都存在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侧索、后索损害的有8例(占80%),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损害有2例(占20%),同时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有3例(占30%)。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因缺乏维生素B12后主要表现出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损害的一种临床疾病,降低血清维生素 B12利于对该疾病的准确诊断,但其指标不够可靠。脊髓核磁共振检查利于客观诊断该疾病。
作者:徐静;李双英;徐海燕;刘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