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患者78例临床效果观察

刘瑞浩

关键词:红花黄色素, 步长稳心颗粒, 冠心病
摘要: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对冠心病有效率治疗组为94.9%,对照组为76.6%,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心肌缺血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为92.3%,对照组为79.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浆黏度均有改善.结论:红花黄色素联合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疗效.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苏丹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P 和 GP 方案治疗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P)及异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方案(NP)治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5例采用 GP 方案,38例采用NP 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GP 组与 NP 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8%、52.6%;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5和9.9个月,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的毒副反应为血液毒性.结论:GP 和 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且相似,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尹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断及定位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浅深静脉及交通静脉的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的血流特点,部分与健侧静脉对比分析。结果:126例154条大隐静脉曲张中,广泛性大隐静脉曲张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65条;局限性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2条。结论:彩超对交通静脉关闭功能不全能作出精确的定位诊断。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4月-2014年2月期间经宫腔镜诊断的96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的72例经诊断性刮宫检查的绝经后引导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终结果,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结果符合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在诊断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符合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苏小锋;林还珠;李苗;李沫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伴痉挛发作2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伴发痉挛发作的临床情况。方法:对2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伴发痉挛发作的病人的饮酒情况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痉挛发作基本发生在突然戒酒或急剧增减饮酒量时,主要表现为全身抽搐或四肢震颤抽搐。结论:痉挛发作与个体差异、饮酒量、饮酒方式及合并躯体疾病有关。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比较

    目的::对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进行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研究组进行莫西沙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8.33%),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孟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25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抢救2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所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25例,在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尽早实施血液灌流,护士认真做好灌流全过程护理,实施有效对症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结果:本组患者12例抢救成功治愈出院,占48%;10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占40%;自动退院放弃治疗3例,回访结果显示患者均死亡,占12%。结论: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加强治疗全过程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高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浅析

    目的::研究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在药物分析中的作用。方法:分析总结有关文献资料。结果: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集液相色谱对研究对象比较便捷,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方法,将在药物分析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灯盏细辛与苦碟子功效差异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的功效差异以及其制剂在临床上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我院心内科使用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进行治疗的患者,并对所有患者进行药学查房,对患者进行检查,若患者非中药临床,则需要对冠心病等患者进行辩证施治,并且需要注意其中药药性以及其差异的存在,同时需要从中药药理学方面对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辨证用药的必要性进行讨论。结果:苦碟子的注射液以及灯盏细辛的中药针剂具有不同的中药药性,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有忽视其中药药性存在的情况,无法对患者进行较好的四诊分型以及辩证施治。结论:在实际的使用灯盏细辛以及苦碟子的过程中,中药药性的存在基础为其主要的有效成分,其中药制剂除单体化合物时需要具体进行研究,中药制剂均有中药药性,因此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的选择药物,并且需要加强以及提高临床对于中药制剂的辩证施治。

    作者:刘金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的综合护理措施及对愈合的影响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是目前临床上的一种常见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10%左右,并且桡骨远端骨折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对于青壮年患者而言,主要是由于外伤暴力而造成的骨折。挠骨远端骨折主要是指发生在挠骨远端2-3cm 的骨折,并且在桡骨远端骨折发生后经常伴有桡腕关节及下齿桡关节的损坏。本文讨论了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复位后的综合护理影响。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感冒首选中医药

    中医治疗感冒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经验积累,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抗病毒、抑菌、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

    作者:姜伟;姜淑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讨论肺硬化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1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免疫组织染色切片、影像特点、临床资料与病理组织 HE 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存在着两种细胞成分,且由出血、乳头状、实性与硬化性等结构区组成,偶尔可以出现胆固醇裂隙、黄色瘤细胞区与砂砾体等结构。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其常见与女性,存在着低度恶性潜能,其中 CT 扫描与免疫表型等可以有效的对此疾病进行诊断。

    作者:徐文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治疗焦虑症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用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对焦虑症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6例,将这些患者在随机方式之下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劳拉西泮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利用帕罗西汀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临床效果及所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两组患者之间并无十分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观察组中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为9.3%,两组患者之间所出现差异较显著.结论:以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对焦虑症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较好临床效果,所得到临床有效率均较高,能够使患者焦虑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关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护理工作在根面平整治疗成人牙周炎及细菌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讨论口腔护理工作在采取根面平整方法对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及其细菌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60例成人牙周炎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只选择根面平整方法实施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结合口腔护理工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口腔护理工作在采取根面平整方法对成人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及其细菌学研究中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在临床中值得被推广与应用.

    作者:解玉洁;滕艳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

    产科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强产科护理安全,现根据护理安全隐患来源提出了来自患者,来自新生儿,来自医护人员,来自医院设施设备等容易出现隐患的环节,同时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保护护患双方的利益。

    作者:杨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4例

    目的::分析和探讨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2年03月至2014年01月收治的12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中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9%(59/64),与对照组患者的81.25%(52/64)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率为3.13%(2/64),与对照组患者的1.56%(1/64),两组数据差异也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骨科临床上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常规中药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方法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且该方法没有显著的临床不良反应,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86例 ICU 患者评价护理关怀行为与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探讨相关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9月抽取了我院86例 ICU 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同期一般患者8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修订的?关怀行为评估量表?对我院的162名患者进行调查.随机访问、结合问卷结果分析护理关怀的措施是否有效.结果:ICU 患者认为“协助满足基本需求”维度的护理关怀行为重要性高.ICU 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评价因其婚姻状况、此次住 ICU 天数的不同而有差.结论:ICU 患者需要护理关怀,护理人员应提供给患者个体化的护理关怀行为,满足其需求.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作者:金玉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56例眼外伤所致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法与临床预后.结果:患者激光治疗后,眼压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所致继发性青光眼的致病原因复杂,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功能,准确判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改善临床预后.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良性胃肠肿瘤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胃肠肿瘤的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4例良性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顺利切除肿瘤.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15±28)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4±0.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6±0.9) 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08±49)min,术中出血量为(139±3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6.5±1.4)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7±1.5)d.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9例,对照组发生27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良性胃肠肿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施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晚期宫颈癌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腔内后装治疗,观察组采用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治疗.结果:观察组41例患者的缓解率为100%,对照组41例患者的缓解率为90.24%,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X2=4.205,P=0.04).结论:中晚期宫颈癌在 CT 引导下三维腔内后装放疗,能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且安全性与精准度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