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宁
目的::分析和探讨耳鼻喉科临床上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喉科和眼科,2013年0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17例患者采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17/1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14/16),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1/17),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2/16),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耳鼻喉科临床上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维忠;陈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延续护理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诊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除生理职能、驱动疼痛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外,其他代表生存质量的项目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具有明显效果,此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丁艳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我神经内科收治一名因脑出血而卧床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肩部抖动并发热等症状,我科住院医师经治后,有若干疑问,笔者一一作答,现将具体情况撰写成文,望能给临床工作者以帮助。
作者:赵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食管癌手术中使用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使用单纯全麻,观察组31例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全麻药物用量要明显多于观察组,苏醒时间与气管插管拔除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要优于单纯全麻,且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缩短术后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现象,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85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皮肾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止痛药物停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宋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抢救2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抢救室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所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25例,在内科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尽早实施血液灌流,护士认真做好灌流全过程护理,实施有效对症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结果:本组患者12例抢救成功治愈出院,占48%;10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占40%;自动退院放弃治疗3例,回访结果显示患者均死亡,占12%。结论:血液灌流抢救百草枯中毒,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加强治疗全过程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高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小腿及足部严重创伤合并软组织损伤处理的方法及预后,以期对临床治疗类似病例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通过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例较严重小腿及足踝部创伤病例的手术处理及预后的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腿及足踝部严重创伤患者临床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供同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借鉴。结果:全部26例患者中2例截肢,其余病例均得到满意的功能恢复。结论:在小腿及足部创伤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中,详细的术前检查及评估,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对手术的顺利实施及患者的顺利康复是必需的,同时,在处理此类患者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显微外科及组织瓣移植技术对提高治疗的质量是必要的。
作者:孙旭东;刘松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胸腺瘤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6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护理,除1例患者术后死亡外,其余1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3.7%.结论:临床上在对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病情,运用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分析微创手术在胆结石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胆结石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本次探究,通过奇偶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采取对照手术治疗模式,期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疗效与相关指标,从而对不同手术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估。结果:经过对照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结论:采取微创手术治疗胆结石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孙洋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标本质量是影响检验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大批量标本进行 HBsAg 的筛查发现溶血标本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弱阳性结果更为明显.ELISA 法检测 HBsAg 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标记的酶结合物的试剂检测 HBsAg 时,溶血标本可导致假阳性结果,从而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精神负担.通过试验来观察不同程度溶血标本对 ELISA 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的影响.溶血血清在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出现假阳性结果,乳糜血清的结果改变不大.方法:用50例健康人(HBsAg 阴性)的血液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再进行检测,通过对结果的观察来分析溶血对 ELISA 法检测HBsAg 的干扰程度.结果:当溶血程度≥10g/L 时,50%以上的标本 OD 值均大于 cutoff.结论:当 溶 血程度≥10g/L 时,对ELISA 检测 HBsAg 有影响,可造成标本假阳性.
作者:程晓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诱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对56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黄体囊肿破裂与腹腔压力骤增有关,常见症状为急性下腹痛。诊断时需注意其与不全流产。宫内早早孕。异位妊娠合并时不易及时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可选保守与手术治疗。结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多发于外力作用后,偶为无诱因,需与盆腔炎症,异位妊娠等鉴别,早期妊娠流产后合并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易误诊为异位妊娠,尤需注意鉴别。
作者: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以侵袭性凸面脑膜瘤为例,分析其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8例侵袭性凸面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方式和治疗效果.结果:脑膜侵袭型患者 Simpson 分级、治疗后1—4年复发情况与颅骨侵袭型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4年死亡率为17.05%.结论:在显微镜条件下行侵袭性凸面脑膜瘤切除术可减轻患者的载瘤负荷,术后行放疗治疗可抑制残留肿瘤细胞的增殖,以减少复发率.手术切除程度、术后是否放疗影响着肿瘤的复发率.
作者:薛柏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对比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有效率(RR)、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以及毒性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3.5%和40.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 TTP 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与8.9个月和5.8与7.8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4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中位 TTP 和生存时间及 1年生存率均相似,但实验组耐受性及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培美曲塞联卡铂治疗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郑波;刘君;金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手术效果,以提高临床上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满意率.方法:研究来我院就诊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选择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即传统中医中药疗法,设为对照组;43例患者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为实验组.比较其术前和术后的症状、体征消退情况,并随访观察复发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根据其临床类型和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相增;李延茂;陈思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为老年 AP 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5例老年 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胆道疾病33例,饮食因素9例,不明原因 3例。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由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实际不对称等原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及时救治老年 AP 的前提,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圣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苏丹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讨论肺硬化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10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免疫组织染色切片、影像特点、临床资料与病理组织 HE 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存在着两种细胞成分,且由出血、乳头状、实性与硬化性等结构区组成,偶尔可以出现胆固醇裂隙、黄色瘤细胞区与砂砾体等结构。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肿瘤,其常见与女性,存在着低度恶性潜能,其中 CT 扫描与免疫表型等可以有效的对此疾病进行诊断。
作者:徐文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贫血的病因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10~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7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共10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分析的患者中冠心病合并贫血常见的病因为营养不良性贫血48例(47.1%),其中缺铁性贫血26例(25.5%),巨幼细胞性贫血22例(21.6%),其次为肾性贫血24例(23.5%),之后为恶性肿瘤19例(18.6%),血液系统疾病7例(6.9%),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4例(3.9%).治疗以针对病因及缓解症状为主.结论:营养不良性贫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肾性贫血.轻、中度贫血以针对病因补充造血原料治疗为主,重度贫血以输血为主.
作者:许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方法:对医院采用数字化管理前(对照组)和数字化管理后(实验组)各一年中的门诊西药房药品盘点时间、报损率和账实相符率进行总结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门诊西药房管理项目数据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管理可以让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西药报损率高和账实相符率低的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可以让各种失误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徐洁平;陈文彬;彭大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发病因素,探讨恰当的处理方法,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改善预后。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8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28~35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5+1~36+6周者。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的期待疗法,尽可能将孕周延至35周以上,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宋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