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症状性癫痫病例报道

赵健

关键词:症状性癫痫, 脑出血, 肩部抖动
摘要:我神经内科收治一名因脑出血而卧床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肩部抖动并发热等症状,我科住院医师经治后,有若干疑问,笔者一一作答,现将具体情况撰写成文,望能给临床工作者以帮助。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夏季防治哮喘病58例疗效分析

    目的::;运用针灸及卡介苗多糖核酸防治哮喘病,方法:通过对58例哮喘病患者采用穴位针刺,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的双项作用,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防治结合。结果:治愈28例、显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达89%。结论:针灸配合卡介苗多糖核酸,副反应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寒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培美曲塞对比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对比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晚期 NSCLC 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吉他西滨联合卡铂方案治疗.对比评价两组有效率(RR)、肿瘤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1年生存率以及毒性反应.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3.5%和40.9%,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 TTP 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6.2与8.9个月和5.8与7.8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47.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中位 TTP 和生存时间及 1年生存率均相似,但实验组耐受性及毒性反应低于对照组.培美曲塞联卡铂治疗方案可作为老年晚期NSCLC有效的化疗方案.

    作者:郑波;刘君;金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4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为老年 AP 患者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5例老年 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中,胆道疾病33例,饮食因素9例,不明原因 3例。患者经积极内科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由于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实际不对称等原因,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及时救治老年 AP 的前提,同时积极防治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圣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方法:对医院采用数字化管理前(对照组)和数字化管理后(实验组)各一年中的门诊西药房药品盘点时间、报损率和账实相符率进行总结比较.结果:实验组各项门诊西药房管理项目数据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管理可以让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对西药报损率高和账实相符率低的情况进行有效改善,同时可以让各种失误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提升.

    作者:徐洁平;陈文彬;彭大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肾囊肿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及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患者实施短期病房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体会

    骨性关节炎是膝关节炎中常见的病因.膝骨性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男女均可发病.由于目前全社会人群整体寿命的延长,在20世纪内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现在更加突出,尤其在肥胖的老年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中,50%人群在 x 线片上有骨性关节炎表现,其中35%~50%有临床表现:75%以上人群中,80%有骨性关节炎症状.

    作者:王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治疗良性胃肠肿瘤问题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胃肠肿瘤的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54例良性胃肠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顺利切除肿瘤.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12±43)min,术中出血量为(115±28)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2.4±0.3)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6±0.9) d;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08±49)min,术中出血量为(139±32)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6.5±1.4)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7±1.5)d.其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9例,对照组发生27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良性胃肠肿瘤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作者:施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产胎膜早破7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胎膜早破(PPROM)的相关发病因素,探讨恰当的处理方法,以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提高产科质量,改善预后。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78例早产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28~35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5+1~36+6周者。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进行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的期待疗法,尽可能将孕周延至35周以上,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宋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口腔溃疡治疗采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与西咪替丁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对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进行使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口腔溃疡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云南白药、维生素 C 联合西咪替丁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云南白药进行治疗,记录患者一周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恢复情况好,(P<0.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超声检查在评价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超声检查在评价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效果.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02月01日至2014年02月 01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分成甲组、乙组、丙组,评价不同 QRS 波时限和心脏同步运动的关系.结果:三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Ts2、Ts1、SPWMD、LRVPEI、左室舒张充盈时间/R-R 间期等各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用超声检查在评价心脏非同步化运动的效果良好,通过超声心电图相关指标和 QRS波时限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总体评估效果.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交通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断及定位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浅深静脉及交通静脉的二维、彩色及频谱多普勒的血流特点,部分与健侧静脉对比分析。结果:126例154条大隐静脉曲张中,广泛性大隐静脉曲张伴有交通静脉功能不全65条;局限性大隐静脉曲张伴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2条。结论:彩超对交通静脉关闭功能不全能作出精确的定位诊断。

    作者:刘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内科治疗结核性脓胸的临床效果

    目的::重点探索内科治疗应用于治疗结核性脓胸的有效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将结核性脓胸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应用于38例参考组,常规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应用于38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结核性脓胸的影响.结果:参考组的治疗效果稍差,有效率仅仅达到78.9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率高达94.74%.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参考组.两组结核性脓胸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常规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应用于结核性脓胸的疗效良好,有效减少了外科手术对患者的伤害.

    作者: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良性肿瘤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来我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手术效果,以提高临床上甲状腺肿瘤治疗的满意率.方法:研究来我院就诊的8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43例患者选择保守方式进行治疗,即传统中医中药疗法,设为对照组;43例患者选择外科手术治疗,为实验组.比较其术前和术后的症状、体征消退情况,并随访观察复发率、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根据其临床类型和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相增;李延茂;陈思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研究

    目的::探析异位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剖腹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腹腔镜手术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术中出血量少、不良反应小,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曾荣春;周后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应用320排动态容积 CT 全脑灌注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320排动态容积 CT 全脑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脑梗死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和320排动态容积 CT 全脑灌注成像的诊断资料,观察患者的脑梗死区与对侧健侧脑区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等各项参数值.结果:观察50例患者的 CT 脑灌注成像情况均可见明显的脑灌注异常区,梗死区脑血容量与脑血流量均显著下降,达峰时间延长,大部分患者(45例)的平均通过时间缩短,与对侧健侧脑区各项指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20排动态容积 CT 全脑灌注成像能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病变位置、范围、梗死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状态及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情况,快捷有效、信息全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松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维生素 D 联合阿胶牡蛎治疗喉喘鸣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治疗剂量维生素 D3与阿胶牡蛎的临床疗效.方法:134例喉喘鸣患儿随机分为治疗量维生素 D3+钙剂治疗组50例(Ⅰ),治疗量维生素 D3+阿胶牡蛎治疗组34例(Ⅱ),预防量维生素 D3+钙剂治疗30例(Ⅲ),预防量维生素 D3+阿胶牡蛎治疗20例(Ⅳ).四组患儿治15天、30天、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5天后,Ⅰ组与Ⅱ组比较,治疗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与Ⅲ进行比较分析,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Ⅲ组,差异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Ⅳ组比较明显优于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喘鸣治疗在一个月内选择治疗量维生素 D3+阿娇牡蛎治疗效果更佳;在30天已改为预防量+阿胶牡蛎治疗效果为佳.

    作者:王顺利;张瑞华;蔺小娟;余艳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ipo 技术结合锁定钛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

    目的::研究胫骨下段骨折采用 Mipo 技术与锁定钛板相结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2012年之间的34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有关资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患者采用 Mipo 技术与锁定钛板相结合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伤口愈合、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时间都明显缩短,以及术后关节功能及发生并发症情况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术后关节功能及产生的并发症都不存在明显差别,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利臣;吴志国;安欣;张博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至2013年,通过对7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诊断与治疗,定位取材送病理,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78例中子宫内膜息肉23例,子宫内膜增生症34例,粘膜下子宫肌瘤6例,子宫内膜炎10例,妊娠组织物残留2例,节育器嵌顿1例,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内膜癌1例,总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89.7%,其中对内膜息肉及粘膜下肌瘤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宫腔镜检查在直视下检查宫腔及内膜形态,放大局部病变,定位准确,诊断符合率高,检查无创,治疗微创.对子宫及内膜疾病可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作者:宋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临床分析

    目的::针对临床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特点,分析其病因、电生理及其核磁共振的表现。方法:分析患有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1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电生理、核磁共振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患者全部都存在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侧索、后索损害的有8例(占80%),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损害有2例(占20%),同时伴有精神症状的患者有3例(占30%)。结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因缺乏维生素B12后主要表现出侧索、后索及周围神经损害的一种临床疾病,降低血清维生素 B12利于对该疾病的准确诊断,但其指标不够可靠。脊髓核磁共振检查利于客观诊断该疾病。

    作者:徐静;李双英;徐海燕;刘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3.4月-2014.6月入院的100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分为 A 组(29例,行小梁切除手术)、B 组(48例,单纯药物治疗)、C 组(23例,诊断未经治疗),经过 SLT 治疗,对患者的眼压、视力、视野等改变进行随诊观察.结果:100例患者的总体眼压在术后1d,1wk,1,3,6mo分别为(17.0±2.9)(18.9±3.2)(19.0±3.1)(18.7±3.0)(20.1±3.5)mmHg,眼压与术前相比均发生明显下降.结论:SLT 对不同条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治疗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安全有效,但其长期疗效仍然需要进一步随诊观察.

    作者:陈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