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僖峰;姜涛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囊肿破裂的诱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治疗方案。方法:对56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黄体囊肿破裂与腹腔压力骤增有关,常见症状为急性下腹痛。诊断时需注意其与不全流产。宫内早早孕。异位妊娠合并时不易及时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可选保守与手术治疗。结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多发于外力作用后,偶为无诱因,需与盆腔炎症,异位妊娠等鉴别,早期妊娠流产后合并卵巢黄体囊肿破裂易误诊为异位妊娠,尤需注意鉴别。
作者:于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寻找适合肾衰患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本院检验科接受诊治的肾衰患者46例,将其设置为实验组,再同期选择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给予两组研究对象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并对其测定值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实际含量方面的对比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肾衰患者中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的价值较为显著,其测定值呈现出异常表达状态,随着机体病情不断加重,其实际血清含量也会随之迅速增加,因此测定血清肌钙蛋白 I 和肌酸激酶同工酶 II 可以成为诊断肾衰患者时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连喜;刘佳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贫血的病因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10~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70岁以上冠心病合并贫血的患者共10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分析的患者中冠心病合并贫血常见的病因为营养不良性贫血48例(47.1%),其中缺铁性贫血26例(25.5%),巨幼细胞性贫血22例(21.6%),其次为肾性贫血24例(23.5%),之后为恶性肿瘤19例(18.6%),血液系统疾病7例(6.9%),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4例(3.9%).治疗以针对病因及缓解症状为主.结论:营养不良性贫血是老年冠心病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其次为肾性贫血.轻、中度贫血以针对病因补充造血原料治疗为主,重度贫血以输血为主.
作者:许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出现情况已经较为普遍。胃十二指肠溃疡极易发展成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因此需要时的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手术治疗疗效确切显著,因此得到了较多医务工作者以及患者的青睐。但在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而言也十分重要。文章主要讨论了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急性穿孔后的术后护理方法。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利用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对焦虑症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焦虑症患者86例,将这些患者在随机方式之下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且分别利用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选择劳拉西泮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利用帕罗西汀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所取得临床效果及所出现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中患者所得到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两组患者之间并无十分显著差异存在;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观察组中患者所出现不良反应为9.3%,两组患者之间所出现差异较显著.结论:以帕罗西汀与劳拉西泮对焦虑症进行治疗均能够得到较好临床效果,所得到临床有效率均较高,能够使患者焦虑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帕罗西汀的不良反应比较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关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伴发痉挛发作的临床情况。方法:对2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伴发痉挛发作的病人的饮酒情况症状等进行分析。结果:痉挛发作基本发生在突然戒酒或急剧增减饮酒量时,主要表现为全身抽搐或四肢震颤抽搐。结论:痉挛发作与个体差异、饮酒量、饮酒方式及合并躯体疾病有关。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目前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冠脉造影,是可以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并可据此指导进一步治疗。经挠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近几年采取的新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易止血、局部并发症少、疗程短。回顾我们对65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全面、系统观察,规范的护理干预、健康指导,对患者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柏桦;文薏;刘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急诊护士遭受继发性创伤压力的现状.方法:采用继发性创伤压力评估表中文版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19名在职急诊、重症监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调查中发现8.40%无继发性创伤压力症状;27.7%存在轻度症状;19.3%存在中度症状;19.3%存在重度症状;25.2%存在极重症状.2.继发性创伤压力评分与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岗位性质及血型因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士大多存在继发性创伤压力症状.
作者:丁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院管理工作是医院发展的关键,而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越来越受到医院与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与现代科技的进步,目前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已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医疗、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医院事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医院档案管理的体系与理念应依据发展要求进行及时的改进与更新。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新医改下医院档案管理的相应改进方法,以期为医院档案管理的规范提供参考,从而推动医院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爱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CT 诊断技术对于脑肿瘤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本文的调查对象选用的是我院神经外科中的脑肿瘤患者,共48例.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的48例脑肿瘤患者 CT 影像学特点,根据 CT 显像结果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诊断,随后经病理及随访诊断证实后,分析 CT 诊断技术对脑肿瘤疾病诊断的价值.结果:CT 诊断技术对脑胶质瘤、脑转移瘤及脑膜瘤等脑肿瘤疾病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94.74%、88.24%及91.67%.CT 诊断技术对脑肿瘤疾病诊断的正确率与病理诊断证实结果间比较时无明显差异.结论:CT 可快速、准确诊断出脑肿瘤疾病,其准确率超过90%,因此 CT 对于脑肿瘤患者的初步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早期诊断出脑肿瘤疾病,并使此类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脑肿瘤患者的痛苦.
作者:王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药物保守治疗异体妊娠寻找新的方法.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非破裂型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单用甲氨喋呤治疗38例为对照组,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治疗38例为治疗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于治疗后2周血β- HCG显明下降,包块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2.1%,73.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甲氨喋呤联合治疗非破裂型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单用甲晏喋呤,且有疗效高的优点.
作者:杨秀飞;吴春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促进骨不连患者恢复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骨科就诊骨不连患者102例,随机分为51例观察组和5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结束时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评价以及患者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家属满意程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等评价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短.以上各项对比,P<0.05.结论:心理护理方法在骨科中骨不连患者的护理中的效果比常规的护理方法显著,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减少了护患之间矛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玉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临床外科手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安全隐患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3%),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对临床外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苏丹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检查中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应用支气管镜检查的3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3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以常规的支气管镜检查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检查方法基础上增加操作的预防措施,将两组患者支气管镜检查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现严重并发症有4例,对照组出现严重并发症有13例,对照组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镜检查只有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以熟练技术操作,做好术中的监测,才能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治疗得到安全保障.
作者:丁海虹;姜心成;尹向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耳鼻喉科临床上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喉科和眼科,2013年0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3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常规的临床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17例患者采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17/1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50%(14/16),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1/17),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2/16),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耳鼻喉科临床上对于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经鼻腔进路鼻内窥镜下泪囊造孔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且有效改善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维忠;陈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护理过程中实行护理三级质控体系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有效应用。方法:第一,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第二,构建从主管护士到护士长到护理部专职质量督导员组成的三级质控体系,通过各级责任明确执行,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第三,反馈控制,不断完善。结果:我院的护理质量检测过程中,评分达到了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护理纠纷率明显降低,护士的临床护理知识和水平明显提高,护士技能考核全部通过。结论:通过构建护理三级质控体系,能够在全院内部实现良好的管理,从而不断地提高我院的护理质量。
作者:吴英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和总结内科临床上急性腹痛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对我院77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伴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将其分成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膜炎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诊断,研究组患者的腹膜炎体征的阳性率为82.93%(34/41),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87.80%(36/41),对照组患者的腹膜炎体征的阳性率为13.89%(5/36),影像学检查的阳性率19.44%(7/36),两组患者在以上数据方面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腹痛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上治疗的效果比单纯急性腹痛患者要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析肺栓塞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20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例高危组患者,9例好转,1例无效,3例死亡;6例中危组患者,2例好转,2例无效,2例死亡,1例低危组患者显效。结论:通过标准化的危险分层和临床评估,给予患者针对性溶栓和抗凝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于会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并发症、复发率.方法:收集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患者99例.用随机表法分为4组,A 组29例行宫腔镜定位后行息肉摘除加全面刮宫术;B 组3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C 组28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术后服用黄体酮治疗3个周期.D 组10例(围绝经期患者)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子宫内膜电凝术.四组均随诊2年,记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情况、月经量情况及再次宫腔镜检查结果等,并作组间比较.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行宫腔镜手术的18例患者中,术后成功妊娠10例,结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疗效优于宫腔镜定位后行息肉摘除加全面刮宫术,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并术后应用孕激素治疗更有助于治疗及预防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绝经患者行内膜滚球电凝术,无异常阴道流血及复发,宫腔镜手术对息肉引起的不孕有一定治疗作用.所以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选择适宜的宫腔镜手术方式.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中医治疗感冒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经验积累,不仅疗效确切、耐药性低、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还有抗病毒、抑菌、解热镇痛、免疫调节等标本兼治的综合功效。
作者:姜伟;姜淑富 刊期: 2015年第06期